辽宁省大连市急救中心(116021)王洪芳
心脏骤停是心脏射血功能突然暂停,导致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的一种临床症状。心脏骤停可导致患者多器官缺血或者缺氧,产生严重神经细胞损伤,最终导致患者猝死。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心肺复苏,促进其心脏功能恢复,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心脏骤停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急救医务人员、政府部门、普通民众面对的公共卫生事件,虽然近年来有关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亦几经修改,但对于心脏骤停,尤其是发生在院外的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仍然很低[1]。而院前急救护理,通过急救人员采取准确而迅速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并发症,为患者院内急救赢得更多抢救时间。我中心通过积极利用新设备、强化院前急救技能、采取准确而迅速的护理措施,提高复苏成功率。本研究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目的在于为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护理提供科学建议,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2019年4月~2020年3月院前救治的88例心脏骤停患者,将44例徒手CPR、球囊面罩通气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44例实施心肺复苏机、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平均(58.6±5.2)岁。其中原发病包括:高血压5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冠心病2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3~75岁,平均(58.3±5.4)岁。其中原发病包括:高血压6例、急性心肌梗死17例、冠心病21例。纳入标准: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确定为心脏骤停。排除标准:合并重大器官功能障碍者。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徒手CPR、球囊面罩通气、常规药物复苏后转运至医院。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使用心肺复苏机、气管插管后连接呼吸机、常规药物复苏。①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第一时间通知急救小组奔赴现场。在急救车行驶过程中,与打电话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患者症状,进行简单指导,包括不要随意挪动患者,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将其衣领和过紧衣物松解,并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②急救小组到达现场后,首先对患者意识、神志、面色以及瞳孔变化等进行观察,并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实施急救措施。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患者背部放置在较硬平整的地方,立即安放心肺复苏机,调整参数,持续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厘米,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吸痰、经口气管插管,调节呼吸机参数,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观察患者胸腔回缩后,有明显的回声,表示其气管恢复畅通。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按医嘱静点、静推复苏药物。④将患者抬至救护车上进行转运,出现室颤者,立即电除颤。⑤对患者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并明确心脏骤停发生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急救过程中,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对急救过程进行记录,为院内急救提供参考,并作为解决医患纠纷的法律依据。⑥急救车赶往医院过程中,打电话通知院内急诊做好接诊准备,做好交接工作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院前急救效果,包括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以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为X2。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22.7%)高于对照组(6.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18.2%)高于对照组(4.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附表。
心脏骤停是多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各种心脏疾病、患者体内电解质、酸碱失衡、药物中毒、过敏等。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可导致多器官供氧以及供血受阻,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者衰竭。在患者发病时给予科学、有效的急救,是心脏骤停患者治疗的关键。心脏骤停发生后,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及急救,可有效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避免神经功能及器官衰竭,还可为院内急救赢得更多的时间[2]。
附表 两组院前急救效果比较[n(%)]
院前急救是在接到求救电话后,在第一时间出诊,并在救护车上与现场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可第一时间了解患者信息。在到达现场后,迅速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给予对症干预。立即应用心肺复苏机和实施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给予积极妥善的处置和精准科学的护理。在确诊病情对症处理后,迅速将患者搬抬至救护车上转运,节省院前急救时间。在救护车上对患者进行吸氧、心肺复苏、清理呼吸道、建立静脉通路等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心脏复跳,减少对患者神经功能及重要脏器的损伤[3]。
通过本研究结果来看,本研究对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及改进。加强院前急救医护培训,开展院前高级生命支持技术、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心肺复苏机、现场人员密切配合等。普及心肺复苏术,第一目击者能现场立即抢救,为后续急救争取时间。通过将院前急救护理应用在心脏骤停的急救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院前急救后,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22.7%)高于对照组(6.8%)(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18.2%)高于对照组(4.5%)(P<0.05)。采取院前急救护理的患者,其抢救效果及远期效果均比徒手心肺复苏、人工球囊面罩通气入院患者的效果要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