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3003)韩素改 王海建
血管性痴呆属老年性痴呆常见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定向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计算机能力变弱。现今血管性痴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本研究选取我院10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旨在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102例(2018年5月~2019年6月)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68~91岁,平均年龄(80.31±2.20)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83±1.32)年;观察组男25例,女26例,年龄70~90岁,平均年龄(80.37±1.40)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2.91±1.80)年;且两组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控制血压、血糖、调脂等对症治疗。
1.2.1 对照组 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4g+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或0.90%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
附表 两组ADL、MMSE评分比较(±s,分)
附表 两组ADL、MMSE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ADL MMSE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前 治疗4周后观察组 51 40.49±1.08 64.52±2.46 15.77±4.63 25.78±1.22对照组 51 40.51±1.06 55.13±2.86 15.74±4.65 20.13±2.47 t 0.094 17.775 0.032 14.646 P 0.925 <0.001 0.974 <0.001
1.2.2 观察组 联合空腹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0.2g/次,3次/d,两组持续用药1个月。
1.3 疗效评估标准 主要参照国外进行的尼莫地平疗效判定标准[1]和上海精神卫生研究所进行的安理申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制定[2]。认知能力≥50%、<85%,社会或行为能力≥50%、<85%,显效;认知能力≥20%、<50%,社会或行为能力≥20%、<50%,有效;认知能力<20%,社会或行为能力<20%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2.16%(47/51)高于对照组72.54%(37/5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ADL、MMSE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4周后ADL、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血管性痴呆是慢性进行性疾病,由脑血管疾病引起,多表现为智能损害和认知功能障碍[2]。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较复杂,一般与脑灌流量下降、神经细胞凋亡等有关,改善脑循环,促进大脑代谢速度是治疗关键。
奥拉西坦可改善脑内代谢,有利于氧和葡萄糖利用率的提高,且能修复神经受损细胞,利于记忆、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改善患者痴呆症状[3]。丁苯酞软胶囊可治疗脑部疾病,利用较强脂溶性增加脑组织血流量,减少神经细胞死亡数量,使大脑梗死面积进一步缩小,进而提高神经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2.16%高于对照组72.54%,且治疗四周后ADL、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应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效果确切,能提高患者认知、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可知,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患者自理能力提高,认知能力增强,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