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0-12-14 11:23张兆瑞陈晓东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育人

张兆瑞 陈晓东

(沈阳化工大学,沈阳 110142)

2017年年末,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为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当前,随着资助育人工作全面推进,高校校园文化主流思想积极向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助学贷款的及时还贷率保持较高水平,受资助学生综合能力稳步提升,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现实、奋发向上、感恩社会、励志自强,积极参加社会及学校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但在资助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资助育人功能发挥作用不突出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困境及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仍面临诸多困境:偏重经济资助,忽视资助同时的育人工作;资助育人工作缺乏系统性、规范性;资助育人形式内容单调,平台搭建创新性不足;资助育人层次不高,效果不突出。同时,就部分受助学生而言,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需要高校层面有针对性的予以合理解决,具体表现为: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学习目的不明确;功利思想影响,申请资助动机不纯;进取心态不足,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校园参与有限,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其形成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重视不够

资助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高校存在资助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审查与认定、国家奖助学金评审与发放、助学贷款申请与管理等各项资助工作要求细致、规定严格,仍然在目前工作中占有很大比重,专职工作人员在此类常规基础工作中忙碌应对、难以分身。虽然工作人员机械性的统计信息、发放补助的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面对众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仍然难以做到“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很大一部分资助工作仅局限于应对日常工作,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帮扶和心理辅导着力较少,不能够把资助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校虽然一直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等方面却稍显不足,教育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教育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发展受到制约

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收入微薄,经济来源单一。由于边远地区观念较为落后、信息闭塞等多方面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再加上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外界交流较少,知识面狭窄,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稍弱。进入大学后,面对各种外部信息资讯的冲击,对比其他同学宽裕富足的生活,部分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信心不足,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无力感,遇事容易走极端,或者封闭在自己的小空间里,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常常在日常交际中受挫,性格容易抑郁孤僻,缺乏与同学交流的经验和主动性,出现人际交往困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部分学生或因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因突发意外变故致贫,短时间内经济情况发生巨大变化,个人理想实现受阻,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起伏和情绪波动较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敏感而善变,更加容易受到自卑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不同个体之间生活水平和消费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家庭经济条件、消费水平的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心理落差。他们对自身认识缺乏理性与全面性,过多的考虑和放大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往往对自我的评价较低,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较弱。特别是在社会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背景下,求职中容易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即便是一些平时表现优秀,在校内外受到各种嘉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问题。一些学生肩负着家庭的期望,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一些学生迫切想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却对自身认识不足、急于求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逐步的接触社会,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还容易产生盲目攀比心理和错误的消费理念。

二、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及工作理念

(一) 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去基本的物质资助,更需要他人的正视及尊重,需要身边人及社会的关爱。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关系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关系到校园长期稳定与文化和谐。高校学生资助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贫困家庭共享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果,提升高等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一直以来都受到来自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高度关怀和大力帮助。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有助于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强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健全健康的个体人格品质及心理素质,以正确的心态,理性面对贫困及国家救助,完善个人的品格及道德[2]。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有助于降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卑感、挫折感和无力感,自觉融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来,有效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同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效果、推动学生资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从思想上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反哺社会的意识,重塑梦想与信念,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责任感,坚定其学好本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决心。

(二) 牢固树立资助育人工作理念

1.经济资助与育人帮扶相结合

新形势下,伴随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深入,针对高校的专项资助资金投入力度空前增大,高校资助工作蓬勃开展。在物质资助投入继续加强的情况下,对资助育人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短板表现更为明显,高校未能同步开展好资助育人工作。牢固树立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要将育人帮扶贯穿到经济资助的始终。

2.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高校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服务于塑造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但二者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形式等方面却也不尽相同,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近于实践性和操作性,而思想教育则具备更加深化的理论性和思想性,二者互利互补,牢固树立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要因人而异,酌情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达成培养目标。

三、强化资助育人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 在资助工作中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前社会环境使得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存在多元化发展倾向,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标准和正确的是非观,以强大的正能量促进学生终身发展,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贯穿资助工作全过程。要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来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多元化价值观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3]高校的资助工作,应该紧密的与其它思想教育工作有效结合起来,通过专项系列课程和活动,充分发挥党、团的正能量作用,把大学生资助工作有效的延展到大学生整体的思想教育中去,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学生活动中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 在资助工作中加强诚信教育

面对诚信的缺失,高校应该在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的同时,更应该在源头上坚持抓好诚信教育,让学生养成讲诚信、重品德的优良品质。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的环节”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取消盖章证明程序,这一举措对学生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诚信教育是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具体来讲,应引导学生认知诚信,加大诚信教育宣传力度,把诚信教育融入到学生活动中去,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受到诚信思想的熏陶。通过开展“入学教育”、“学生诚信月”、“毕业生离校诚信教育”等活动,强化学生诚信意识,提醒学生按时足额还款,减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助学贷款违约行为,将高校诚信教育同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三) 在资助工作中加强励志教育

学校资助中心要联合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力量,也可以组织曾受到资助的优秀贫困学生代表现身说法,积极开展励志教育,通过宣传自强励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典型,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看待暂时困难,切实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高校应结合资助工作学生座谈会、辅导员家访、假期学生实践等活动,有目标和计划性的做好励志教育,引导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现状,杜绝“等、靠、要”思想的侵蚀,通过校内外兼职和勤工助学在经济上为家庭分担负担的同时,磨炼自己意识品质,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自强之星”、“自强自立先进个人”。为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政府、社会以及学校要拓展学生参与平台,完善奖惩机制,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崇尚独立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建设,锻炼社会生存技能,提高服务社会的本领。

(四) 在资助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

高校应重视学生的感恩教育,针对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加强学生感恩意识的熏陶。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感恩意识的引导。在教育形式上,感恩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等为载体;在教育内容上,可以深度挖掘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与合作,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建立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浓厚的感恩土壤氛围与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对感恩教育新的认识和感悟。高校要更加注重校园感恩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广大的学生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老师,要发扬“知兵爱兵、以情带兵”的情怀,与学生建立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深层次领悟感恩的内涵与意义,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通过勤工俭学让贫困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事务,体会生活的不易和教职员工的辛劳,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开展面向学生、服务社会的各类公益活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体会知恩、报恩,坚定回报社会的信念。

(五) 在资助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与治疗,强化其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意识,从而主动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及接受治疗[4]。高校应当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着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适应力、抗逆力和幸福感。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掌握其家庭情况和心理状况,密切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动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高校应配备专业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心理问题预防及疏导,及时发现并尽快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开展个体心理咨询,使心理异常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接纳自我,主动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为学生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总之,高校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育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的心理引导,提倡和鼓励他们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和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升华自己,提升精神境界,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注公益、传递爱心的热情。高校要充分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过程育人功能和作用,引导和动员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帮扶与育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更加注重育人效果,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理解、尊重体现在工作中,尽可能满足其经济需求与精神需要。高校要以深远的眼光和思索,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在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的基础上,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得到提高[5]。让广大的青年学子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促进他们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为实现青春梦想提供更加广大的平台。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选择困难症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