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洋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沉淀了相当丰富的传统文化。在文化教育事业受到重视的环境下,教师逐渐意识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课堂是小学阶段重点的文化教育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传统文化的资源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将围绕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传统文化资源 核心素养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0.0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同样进行了改革。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发展和弘扬的重要性。小学生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教师应当保障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知识的关键课堂,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资源是小学教师应当开展的教学方向。然而,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着较多的限制,教师应当对其进行改善。通过传统文化资源的引入,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有助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传统文化资源的引入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将直接影响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当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小学数学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素养较差。教师的传统文化意识观念较差,小学数学教师普遍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数学课堂无关,因此教师没有为小学生开展充足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堂。
2.忽视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
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数学文化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应用能力等综合素养,使小学生成长为综合型的数学人才。然而,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忽视了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性。小学数学教师受到了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考试能力看作首要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将小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看作评定标准。教师忽视了学生综合数学能力培养的关键性,小学数学课堂逐渐形成了唯分数论的现象。
3.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化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思路缺乏创新性,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教学形式有着陈旧的弊端。比如,教师通常对学生开展着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在陈旧的教学形式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陈旧的教学形式不符合当下的教育发展趋势,并且也无法满足小学生逐渐增长的学习需求。
教师的教学思路滞后,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视野狭隘。小学数学教师通常将数学教学的内容局限在數学教材之中,教师忽视了数学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导致了当前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受到局限,无法保障小学生的数学全面发展。
二、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意义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逐渐进入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大量的外来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受到了影响和挑战。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了文化实力建设的关键性。小学数学课堂便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点场所,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师理应为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将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符合当下的时代趋势,有助于保障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其次,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着大量的数学文化知识。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存在着复杂抽象的特点,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较为吃力。将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构建更加生动的数学课堂,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最后,数学素养的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关键教学任务。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保障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有助于小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
三、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策略
1.将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故事引入数学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数学教师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凸显,使小学生在主体性发挥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时应当充分地考虑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因此小学生仍然具有喜欢听故事的特性。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其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数学文化故事。所以教师便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故事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保障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本堂课的数学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和复杂,许多小学生无法理解数学知识内容,导致了学生对数学课堂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刘徽的故事。刘徽从小便热爱数学,他思维敏捷、勤奋好学。刘徽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上提出了图形分割的理论,从而解决了多边形面积计算的难题。通过传统文化资源的引入,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得到点燃,同时发散了小学生数学思维。小学生对我国古人的智慧有着崇拜之心,有助于为小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使小学生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得到培养。
2.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引入传统文化资源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教师还应注重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在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优势,有助于营造生动、活跃的数学实践氛围,保障了小学生提升对于数学课堂的热情,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图形的运动(二)》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在本堂课中需要为学生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使小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培养数学的数学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在班级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众多的内容,其中窗花、剪纸、中国结等内容都体现了轴对称图形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在班级进行剪纸、编中国结等数学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且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3.在数学课后作业中引入传统文化资源
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数学课后作业的环节进行精心、巧妙的设计,以此来保障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得到巩固优化。教师可以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数学课后作业中。学生在完成数学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发散了自身的数学思维、巩固了自身的数学能力,还使小学生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得到提升,保障了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年月日》这一节课的内容时。为了加深小学生对年、月、日的数学概念进行深刻的记忆和学习,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实践的数学作业。在设计数学课后实践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引入。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来制作一份活动日历,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通过数学课后实践作业的完成,小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得到提升,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得到培养,有助于保障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总之,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应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波涛《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年第1期。
[2] 李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