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探究

2020-12-13 08:49尚改红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课堂传统

尚改红

摘 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丰富的历史文明与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在当下文化强国的体系构建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鲜明的重要性。语文是初中教学阶段重点的基础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初中生培养起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应当融入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使初中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感受文明,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下文本将围绕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展开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 语文教学 融入探究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0.007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高效的提升,同时国家开始注重对人们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漫长悠久的历史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因此,将传统文化作为重点文明建设成为社会工作者的使命。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号召同样得到了学校的响应,语文课堂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课堂。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模式和精神素养构建的阶段,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课堂形成了高效的契合,为初中生构建起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有助于初中生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纵观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过低,教师没有将传统文化进行着重教育。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开展的语文教学过于表面化,教师没有将语文的内核对学生进行传授,使学生成为应试教育模式中的被动者。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深入的贯彻落实。因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落后,教师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的必要性。同时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过于浅显,导致了无法对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课堂。通过以上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不符合于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初中语文课堂的模式需要改进,内容需要更新。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的必要性

1.使初中生感受到语文的美感

语文的美感学生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是无法得到体会的,初中生需要从内心去探寻语文的美感。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的融入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感。我国的传统文化拥有着大量优美的文章、诗词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感。教师在引导初中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时,便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文的美感。

2.使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提高

我国的传统文化覆盖面广泛,具有丰富多样的文章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将传统文化的文章等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使学生从精美的文章段落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作者的写作结构有着清晰的认知。初中生在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中,逐渐培养起了自身对写作的兴趣,同时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使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着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语文教师在将传统文化与自身语文课堂进行融入的过程中,为初中生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内容,使初中生的“三观”得到了正确的塑造,使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有效提升。初中生的道德品格和人生信念可以进行充分地培养。

4.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多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在该环境下学习,会对语文知识点的学习产生厌学的情况。而传统文化的合理渗透,能够激发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果,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可见,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可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效果。

三、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1.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初中语文教师是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之路上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应当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将传统文化进行高效的学习、传承。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首先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下来,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使传统文化可以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语文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教师需要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为学生的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后,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引导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培养起积极自主的传统文化学习态度。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观沧海》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在课前对诗人曹操的生平进行整理,同时将诗人曹操的其他著名诗词为学生进行准备。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将准备好的语文课件为学生进行展示,同时教师应发挥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对学生展开积极的发问,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诗人曹操的情感表达理解。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引导,使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得到了保障。

2.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阅读视野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开展的语文阅读内容通常为语文教材,初中生的语文视野受到了限制,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效率较低。因此,教师需要以语文教材为基础,为学生进行更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拓展,使学生的语文视野得到开阔,保障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发展。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范进中举》这一课时,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本堂课的阅读教学时,可以以《范进中举》为基础内容为学生展开阅读拓展。《范进中举》是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节选。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普及更多的《儒林外史》的文章情节,并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教师为学生拓展了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面,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

3.利用信息技术,再现情境

在传统文化融入語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的一项教学问题就是传统文化的情境再现限制,传统文化知识文章的时间距离久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距离感。因此,教师便可以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自身的课堂中,以此来将历史情境进行再现创设,为初中生构建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课堂。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出师表》这一课时。《出师表》的作者为诸葛亮,是我国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因此,教师便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为学生展示《三国演义》等优秀影视作品或者纪录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初中生再现了历史情境,初中生在视听的感受中激发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得到了保障。

4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课文有很多,如文言文、古诗词,还有一些有关于传统节日的阅读内容。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仅按照灌输式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不但兴趣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从而不利于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更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合理化渗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感,在游戏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断传承中国文化,促进国家的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于诗、词的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不断拓宽学生传统文化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历史瑰宝,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重视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初中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参考文献:

[1] 赵强国《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科学咨询》2018年第11期。

[2] 武金国《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考试周刊》2018年第74期。

[3] 解艳华《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策略》,《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初中生语文课堂传统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少年力斗传统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