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语成语的丰富性、精练性、形象性、哲理性具备了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条件。它有“两新”:材料新、方法新。也可以做到“两好”:接受好、效果好。只要抓住成语这个切入点,小成语就可以做出艺术教育的大文章。
关键词:汉语成语 传统文化 艺术教育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9.017
传统文化艺术在教育中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认为有一种方法值得一试,就是以汉语成语为切入点进行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汉语成语是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资源库,也是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创作源,更是传统文化艺术教育非常好的切入点。
一、汉语成语是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资源库
汉语成语是汉语和汉文化的精华。在成千上万条的成语中,就有许多反映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成语。
在汉语成语中,涉及传统文化艺术的类别有音乐、戏曲、舞蹈、书法、绘画等,包括了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
1.成语中的音乐
同音乐相关的成语有:五音六律、引商刻羽、黄钟大吕、八音迭奏、伯埙仲篪、滥竽充数、琴瑟和谐等等。成语“五音六律”原指古代的音律。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五音”也叫“五声”。古代指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阶。近似现代音乐的1、2、3、5、6。后来又加上了二变,即变宫、变徵。五音加二变,合起叫“七音”或“七声”。“六律”,指我国古代的律制。律,本来指用来定音的竹管。旧说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因此,十二个标准音也叫“十二律”。成语“八音迭奏”常形容器乐齐全,演奏场面大。在古代,“八音”是乐器的总称。据文献记载,西周中期中国已有近千种乐器。更值得称道的是在当时便有了乐器分类法即八音类法。古人根据乐器的不同质料分为金、石、丝、匏、土、革、木、竹等八类,从成语可溯“八音”的渊源。
2.成语中的戏曲
戏曲是一门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同戏曲相关的成语有:开台锣鼓、南腔北调、粉墨登场、字正腔圆、一板三眼等等。成语“开台锣鼓”指戏曲正式演出前的打击器乐合奏。后比喻工作或运动的开头。成语“南腔北调”原泛指各地方言。现多形容口音不纯,南北方言夹杂。但按字面意义说,“腔”指唱腔;“调”指曲调。在音乐中,“腔调”合指在戏曲、曲艺中,由某地区广泛传唱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特定的音调体系,如西皮、二黄等。
3.成语中的舞蹈
同舞蹈相关的成语有手舞足蹈、载歌载舞、轻歌曼舞、舞衫歌扇等。《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成语“手舞足蹈”即由此来。所谓舞蹈,一般指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而动作主要是“手”和“足”的动作,当然又不限于这两者。而成语“载歌载舞”,指的是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轻歌曼舞”则指轻快的歌声,柔美的舞蹈。
4.成语中的书法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造就了许多书法上的“大方之家”。这在许多成语中都有反映,如胡肥锺瘦、颜筋柳骨、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入木三分、力透纸背、龙蛇飞动、龙飞凤舞等等。成语“胡肥锺瘦”指汉末著名书法家刘德升的学生锺繇、胡昭。“胡肥锺瘦”是说胡昭的书法体态丰满,锺繇的书法则显得峻瘦。成语“颜筋柳骨”指唐代大书法家颜正卿、柳公权,“筋骨”比喻他们的书法遒劲有力,也泛指书法极佳。 成语“意在笔先”,也作“意在笔前”。“意在笔先”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原则,主要指每一幅作品,在提笔书写前,必须首先对字数的多少,字体的大小,结构的向背,章法的布局等都考虑清楚,落到实处,然后才动笔。
5.成语中的绘画
成语“画中有诗”和“诗情画意”都是讲“诗”和“画”的关系。北宋诗人,书画家苏东坡评论王维的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评论,不仅十分精辟,而且点出了我们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的特点。成语“妙手丹青”中“丹青”指绘画颜料,借指绘画艺术。“妙手丹青”常形容绘画技艺高超。中国画对色彩的运用相当讲究。古代称绘画为“丹青”,“丹”即丹砂,是红色颜料;青即青雘,是青蓝的颜料。还有一条成语叫“浓墨重彩”,指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浓墨重彩”正体现了中国艺术家对色彩的独到见解。同绘画相关的成语还有不少,如“胸有成竹”指画竹子前胸中已有完美的形象;“画龙点睛”体现了绘画中抓住主要矛盾;“用墨如金”原指作画时用墨谨慎,先淡后浓的方法,其实也反映了古人重视用墨、科学用墨的技巧。
二、汉语成语是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创作源
作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库的成语,涉及传统文化艺术的音乐、戏曲、舞蹈、书法、绘画等各个方面。这种丰富的资源,对传统文化艺术教育非常有利。不仅如此,成语还是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创作源。利用成语能创作出各种形態的有特色的文艺作品,如故事、诗歌、儿歌、相声、小品、歌曲、舞蹈、书画、雕塑、动漫等。我们以成语“高山流水”为例作一说明。
成语“高山流水”语出《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这段文字,就可以创作故事、诗歌或者儿歌、歌曲、舞蹈、书画、雕塑等多种艺术作品。
1.故事:古时候,有位记忆高超的琴师叫俞伯牙。一次,他沿江泛舟,遇到一位砍柴人,名叫锺子期。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两人成了一对好朋友。
一次,俞伯牙望着窗外的高山不知不觉弹奏了一曲描写高山的雄浑的曲子。锺子期听了,赞叹说:“哎呀,我听了你的曲调,好像看到了巍巍耸立的泰山一样。”俞伯牙有弹奏了一首描写流水的曲子,锺子期听了拍着手掌欢快地喊道:“好好好,从你弹奏的曲子中,我好像看到了流淌的江河水!”伯牙放下琴,感叹道:“你总能听懂我的琴声,真是我的知音啊!”
后来,锺子期死了,俞伯牙十分伤心。他摔掉琴,终身不再弹琴。
2.琴曲:据资料记载,现在的《高山流水》是后人根据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写的,是一首古筝曲,而不是古代文人墨客都爱赋上一曲古琴的曲子。至于古琴曲的高山流水在唐代分为两曲《高山》《流水》,到现在《高山》已经失传,《流水》传了下来。
3.书画:以高山流水为题材的书画作品也十分丰富。在百度上以“高山流水书画”来检索,有几十页的画面。比如,有一《高山流水画》留青竹刻,就十分生动、传神:画面描绘一位老者正在专心致志地弹琴,另一位长者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曲,以至于听得入神,手中的扇子掉到地上都浑然不觉。画面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的伯牙演奏“高山流水”曲,锺子期听得如痴如醉的场景,把“知音难得”的典故演绎得淋漓尽致。
以“高山流水”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还有很多。成语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这个创作源最大的是特点经典性和丰富性。
三、汉语成语是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切入点
汉语成语不仅是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资源库和创作源,还是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成语来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可以做到“两新”:材料新、方法新。也可以做到“两好”:接受好、效果好。
先说“两新”。
一是材料新。用成语作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教材,目前还是很少的,是具有新意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编写不同的教材。二是方法新。由于成语是一个创作源,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同时,可以进行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和相关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总之,可以让学生互动,可以让学生参与,可以让学生创造。
再说“两好”。
一是接受好。因为成语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和哲理性,所以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它。二是效果好。这种教育的效果主要反映再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认知的提高。二是学生通过实践,创作出一批反映传统文化艺术的作品,如创作出故事、绘画、雕刻、歌曲、舞蹈、动漫、剪纸等作品。尤其值得提倡的是,各地均有一些非物質文化遗产。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同成语结合起来,形成有特色的作品。
总之,我们认为,只要抓住成语这个切入点,小成语就可以做出大文章。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也一定能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 朱瑞玟《成语探源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2] 莫彭龄、陆华兴等《成语百科知识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莫彭龄,常州工学院教授,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会长。此文为江苏省教研室第12期重点课题《中华成语文化与中小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研究论文,项目编号:2017JK12-ZB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