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选明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社会认同与国家认同、坚定理想信念与价值引领,提升国民凝聚力、锻造国家创新力的主渠道[1]和主阵地[2]。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加强中优化改进,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与我国发展的战略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之间也有不小距离。从实践看,这种差距集中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不足。要准确把握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变量与重要节点,除研判基本形势之外,特别需要透视思想政治教育各方主体的基本情感与基本心态。
生老病死,最能体现人生情理,最能展现人生心态。放眼全球,此次战“疫”确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实践素材,特别是提供了中外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多维度、场景式、情境化的比对视阈,从而也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生动而细腻的场景体验。因此,融汇战“疫”中的情感与理性,提升“基础”课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确实是我们当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整体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怎样获得有意义的人生。它主要涉及人生价值、人生意义、人生选择、理想信念、中国精神、公共生活、道德情操、法治素养等内容,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貌似切近生活仿佛浅显易懂,实则慎思审问而达明辨笃行。因此,衡量“基础”课有效性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真信与真用”。所以,首先就要从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上谋划好战“疫”精神融入“基础”课的问题,以便顺利达到“真情共鸣、真正相信、真诚践行”。
坚持党的领导,彰显中国精神。“基础”课与其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肩负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任。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中国立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也就成为战“疫”精神融入“基础”课的首要授课理念。
遵循基本规律,紧扣关键环节。“基础”课乃至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不是一个相对单纯的智育过程,而是一个从“知道”发展为“信道”的德育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信念培育过程。因此,就要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及时而有效地提炼、表达、认同、凝聚此次抗疫中展现出来的中国精神,将其有机融入“基础”课的教育教学中。
拓展情感通道,有效促进内化。与其他思政理论课相比,“基础”课的主要内容就是直接的德育。在德育的过程中,有三对关系格外需要注意即:内化与外化、情感与理性、主动与被动[3]。一般说来,交往促进认同,认同推进主动,主动易于共鸣,共鸣拓展情感,情感孵化信念,信念建构内化。所以,讲好抗疫故事,融入抗疫精神,在基本教育教学理念上还必须突出交往认同,建立情感通道,有效促进内化。而所谓交往认同,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主体之间在展开物质交换和精神交流的过程中,就基本情感、基本价值以及特定规则等形成基本信念并达成基本共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交往认同强调的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特别是其中的基本情感与共同信念,是交往各方互相理解的心理文化基础。
在上述基本理念下,要把抗疫精神有效融入“基础”课,还需切合各方行为主体的实际状况,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适量适度,层层递推,以情育信。“基础”课直接担当的就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培育问题。理想信念的培育中固然也有一个重复原则或重复规律,但这种重复既是一种递进性与连续性的重复,更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的适度重复。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则适得其反。低水平的过量重复会引发受教育者的心理反感与情绪抵触,反而不利于理想信念的培育、基本价值的认同和“四个自信”的建立。因此,首先就要遵循适量适度、层层递推,在师生就有关事件的情感共鸣和理性共识中,促进理想信念的涵养培育。
创新视角,自然渗透,激发主动。把握了抗疫精神融入“基础”课的“量”与“度”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把握抗疫精神融入“基础”课的“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自然地考虑师生双方已有的抗疫心态、抗疫知识、地理位置、家庭关系、朋辈影响、网络生活、社会环境、社会认知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教学目的,切合具体教学内容,创新讲好抗疫故事的分析视角、言说方式、比较层次、内涵阐释等等,自然而然地把抗疫精神融入“基础”课的相关具体内容,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自己讲解、自己比较、自己感悟。
情理共鸣,内外转化,知行互推。生老病死,最能体现人生情理,最能展现人生心态。激发出了学生主动的理解、比较与感悟,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可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离散、分歧甚至争执,在德育由“知”向“信”真正的发展过程中,这其实最正常不过,也是德育有效性的一个主要表现。因此,这里的问题是要抓好时机,引导学生以一个中国人的基本自我认定身份,在古今中外的多维比较中,以更广阔的视野与心胸,体验人生常态,体察基本情感,达成理性共识,达到同向同行而非异口同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家国情怀,推进有关战“疫”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而完成内化。再进一步,结合本校本地、大学生活、社区服务、社会公益等实践场域,引导或者与学生一起践履内心的这种道德信念。由此,知与行相互推进,真正把抗疫精神融入“基础”课的教育教学,融进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
此次战“疫”中,有“傲慢”与“偏见”,有“担当”与“旁观”,有“真相”与“谣言”,有“精致利己”与“大爱奉献”,有“知”与“行”的困惑,有“情”与“理”的纠缠…… 涉及生命与价值、目的与手段、自由与安全、贡献与索取、良善与虚伪、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私德与公德、民主与法治、权利与义务等诸多话题,可结合各章节内容自然融入其中。
在绪论部分,主要是融入抗疫话题提出新问题。可结合新时代历史方位尤其是面临新的“伟大斗争”、以及大学与大学生的责任使命、个人与社会对良好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的迫切需要等主要教学内容,以抗击疫情为素材或话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建构意义。如新的公共危机与伟大斗争中要不要责任担当?谁来担当责任?凭什么担当责任?担当责任意味着什么?①真与善如何有机协调?知识与德行要不要统一?科学研究有没有或要不要界限?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依托基础是什么?我们会不会因一场重大的世界性疫情而去审视价值评判的标准及其导向并对其有所变革?等等。
在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中,主要切合人生价值、人生态度、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等具体内容,教师选取一个点重点融入,引导启发,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参与空间自主提炼、表达交流、形成共识。具体来讲,可融入战“疫”中的闪亮青春、“平凡人生”、典型心态、热点事件、公共舆论、网络谣言等鲜活案例,最终要聚焦在重审生命意义、重申人生价值这一主题。
在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中,主要结合理想信念形成的一般过程,以我们的抗疫故事为生活素材,阐述并体会情感因素或家国情怀在理想信念建构过程中的独特作用,特别是“崇高感”的基本来源问题。同时,可结合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来融入抗疫精神。重点阐发抗疫中那么多“标签化”和“不靠谱”的90 后、00 后在战“疫”一线实现青春“蝶变”②的基本动力是什么?重大公共危机中共同理想和共有信念的重要性?如何在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相互激发中实现理想?也可适当延伸到我们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价值与显著优势等。
在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中,主要是以多种视角和多种方式融入战“疫”故事、阐释战“疫”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具象化、生活化地体验感知中国力量、多维比较中国精神的过程中,把这些具体感知和多维比较提升到文明与价值的层面,在中华文明的独特优势、民族精神的独到价值、中国道路的显著优势等方面产生自觉的价值整合与文化自信,形成自觉的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进而淬炼中国精神。比较中特别要注意把握好情感与理性、自由与约束、个体与全局、人与自然这四对辩证关系,要注意涵养社会心态、引导社会情绪、凝聚社会情感,比较的目的不是沾沾自喜与暗自庆幸,也不是盲目指责与情绪宣泄,而要聚焦于“五个认同”。具体可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如和衷共济美美与共等)、中国时代精神(如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等)的要义、爱国担当与国际义务、做忠诚的爱国者、做创新的生力军等内容,由战“疫”故事引发,进而讨论交流、讲解阐述、形成共鸣、达成共识,自然地导向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具体切实的使命担当。
在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些具体内容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主要选取其中两个左右,剖析此次战“疫”中的鲜活案例。如那个被骂“无事居美贡税,有事回国治病”的黎女士等,既要适当地释放公众情绪,更要及时地凝聚理性共识:“国家有保护你们的责任,但没有惯着你们的义务!” 引导学生对这些抽象的价值观产生情境化、具象化的体认理解。
在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融入战“疫”故事,主要把战“疫”精神的理解认同转化为切合日常生活的实践履行。可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中华美德、革命道德、道德模范、志愿服务、社会风尚”等具体内容中多点开花,点面结合,激发主动,做实行动。
在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中,主要是紧扣抗疫案例,以案说法,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认知、法律认同与法治尊崇,特别要突出权利义务均衡意识。可认知有关抗疫的相关法规如刑法、传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可认知法律实施如打击网络诈骗、打击哄抬物价、确保依法抗疫等。也可针对一些地方也出现的切断交通、滥征物资、执法不当等违法违规行为,跟进法律解释,突出主体要合适、手段要合法、措施要适度,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执法的精细化、人性化和科学化水平等。最后要在情理、道理、法理的交织认同中,回归常态生活,突出权利与义务的均衡、索取与贡献的统一。
就战“疫”精神融入“基础”课的具体方式而言,本课程不主张过多的专题式讲授,一两个就够了,而以自然渗透、教师引导、激发学生主动体验深刻认知为基本方式,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章节内容均可自然渗透,过多的专题讲授会显得本末倒置;二是要在这次抗疫的“非常态”中,提炼日常生活前行的共识与动力,并将其落实在日常行动中。因此,还有些地方需要进一步结合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而有所拓展。
一是结合思想实际,要有适当留白。全媒体信息化时代,不仅抗疫的“真相”与“谣言”共舞,而且获取也异常便利。对于有一定认知能力、辨识能力、选择能力、践行能力的青年大学生,我们不求面面俱到,而要扭住关键,在比较认知的视野、方法、立场、价值等方面多加引导,在具体结论方面要适当留白。
二是关注舆情走向,多维互动交流。重大公共疫情激发了人们普遍具有的一些基本情感,既易于共鸣也易生争执。在全媒体时代,要紧扣主题、挖掘内涵、用好网络,适当地与学生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讨论答疑等场合,有效展开师生交流,把人机对话中累积的情绪与困惑导向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4],凝聚“最大公约数”,更好体认“四个自信”,增进中国道路的价值认同。
三是着眼生活常识,提升科学素养。公共疫情显示的公共危机,也考验了人们的常识。如何基于常识而不轻信盲从,如何相信科学而不迷信科学,也是一个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需要在“基础”课中进一步拓展。由此看来,至少以下三个方面还需引导关注:(1)在知的层面,要认识规律,掌握常识。如疫情防控常识、基本卫生常识、公共生活常识、法律法规常识等。(2)在信的层面,要理性思考,相信科学。一方面是不盲从盲信,另一方面是不我行我素。(3)在行的层面,要胸怀大局,积行成习。疫情也是对公民精神的“拉练”,其中有个人权利的让渡,有良善行为的养成。培育良好的公民素养,就是要让这些认识与习惯成为我们的“价值自觉”。由此也才能在涓涓细流中提升修养境界、淬炼中国精神。
总之,此次重大疫情,提供了师生面对面、心连心、同情共情的感性场域和共同关切,融汇其中的精神力量,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备的心理联结和共同话语,必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注释】
①这里也可进一步切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知识背景,引导学生发散思考诸如责任担当中孤军奋战还是和衷共济?面对曲解诽谤又当如何?当真相会引发巨大社会恐慌时如何讲真理?等等。
②可参照冯秀军主讲抗“疫”思政大课战“疫”里的最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