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2020-12-13 11:49李艳红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党员队伍学生党员入党

李艳红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沈阳 110159)

我国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把优秀学子培养成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学生党员同样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从“大党建”视角审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 着眼全面从严治党,重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问题,积极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习近平党建思想。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大学生党员是万千党员中的组成部分,是党员队伍中的新生力量。高校党组织必须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深刻理解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切实建设好大学生党员队伍。

(二) 从高校承载的重要使命来认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培养什么人”始终是教育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即使是发达自由的美国也绕不开“培养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直言:“虽然学校不能倡导官方宗教信仰,但它们应当教授主流价值观。……我们的学校必须成为抵抗这种堕落的堡垒。”[2]我国高校是社会主义大学,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高校学生党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总目标。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立足高校根本任务,围绕服务大局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大学生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政治引领和价值导向,将培养学生和发展党员有机结合起来。

(三) 从学生党员队伍发展理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加强,许多青年学子将深深的爱国情转化成对党的炽热追求,申请入党人数不断增长。截至2016 年6 月,我国在校大学生党员超过211 万人,占高校学生总数的7.7%,设学生党支部7.96 万个[3]。2018 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2018 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05.5万名,其中学生党员超过三分之一,共计70.4万名。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高校党组织要认真领会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本着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做好新形势下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二、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 发展党员标准不全面规范

发展党员要始终坚持政治标准第一,首先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和政治素质。但是,在少数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实际工作中,或过于偏重学习成绩,将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或过于侧重工作能力和实践活动,忽视了对政治素养的考察和评价,忽略了对综合素质的整体考量,往往导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生干部以及在各项活动中有专长、获得荣誉的学生被优先发展,而那些学习成绩虽普通但理想信念坚定,积极靠近党组织,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学生却没有成为发展对象。发展学生党员不能主观降低评价标准,更不能以偏概全,丢掉政治素质这个根本。

(二) 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参与度不高

伴随国家强大而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00后大学生具有许多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中的部分青年学生自我意识突出,个性张扬,追求自由,反感约束,厌烦陈旧俗套。反映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集中表现是突出个人倾向,弱化集体需要;反映在党支部活动上,小部分学生党员会根据活动形式是否新颖、内容是否丰富有趣来决定参加与否;反映在利益和责任上,个别学生重视个人自我存在和个人利益,缺乏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从学生党建工作方面看,由于小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没有深入倾听学生党员的心声,没有及时通过调查、谈话和观察了解他们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没有从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需要出发设置教育内容,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生活,机械地学习、参观、接受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和实效性受到了影响。

(三) 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缺乏系统性

今天的大学生置身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党建工作者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理论修养,提升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最终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入党。同时,更要着眼于学生党员队伍的长远教育管理和建设,把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教育管理作为一项动态、系统、复杂的工程,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觉悟以及学习和工作能力。但当前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缺乏系统长效的培养教育管理机制。如偏重入党前的教育培训,忽视入党后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个别党员入党前积极上进,入党后消极散漫;对学生党员因学习、生活、就业产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重视不够;“三会一课”实效性和创新性有待提高;考核评估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党、团、学等部门没有建立有机联系。

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一) 坚持党员标准,培养高素质学生党员

发展学生党员要坚持政治标准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4]因此,发展和培养管理学生党员,首先要考察大学生能否做到“两个维护”“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真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同时,还要坚持全面发展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高校发展和培养学生党员的根本目标。要从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学业水平、实际表现等方面考察学生党员,“坚持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注重把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相结合,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5],严把入口关,强化考核多重性,以培养高质量学生党员。

(二)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

列宁明确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要保护我们的党的巩固性、坚定性和纯洁性。”[6]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和葆有无产阶级政党鲜明的党性。在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回应他们的诉求,增加活动新颖性,提高吸引力。全面更新工作理念,将工作的立足点由管理转向服务,建立基层党组织联系学生党员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通过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让学生党员主动了解党内事务,积极参与党内问题的讨论,广泛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工程,严肃组织生活纪律,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组织在学生中间的凝聚力。

(三) 坚持创新发展原则,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面对目前少数高校存在的“重发展轻管理”的现状,要抓好入党前培训、预备期考察、转正后管理,充分发挥党委和党支部的作用,在全校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在全体师生之间形成合力,发挥正向教育管理作用。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汇报通报制度,建立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机制,提高学生党员政治觉悟,增强学生党员组织纪律观念。实现教育载体创新,坚持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党员一帮一、“我是志愿者”等活动,让学生党员在担当奉献中锻炼党性,增强党员责任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重视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良好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在“两学一做”活动中,促进高校学生党员队伍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党员队伍学生党员入党
国有企业如何切实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重温入党誓词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加强新毕业党员培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