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看王阳明经典诠释思想

2020-12-12 23:13
时代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伽达默尔天理本心

赖 晨

(赣南医学院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诠释主体与客体

在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理论体系中,“理解”被看作是历史流传物的文本的视域和诠释它的读者的视域之间的沟通交流即对话,理解视域本质上是读者基于自己的视域而创造出来的“历史视域”,因为“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伽达默尔:《诠释学I——真理与方法》,第408页)文本的理解和诠释过程实际上是作者和读者两个主体之间围绕文本而展开的“对话”过程,作为理解和诠释之结果,文本的意义不是对“作者原意”的简单复归,而是一种在作者和读者这两种主观精神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具有创生性的产品。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现象遍及人与世界的一切关系,诠释行为发生在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他把宇宙、自然、世界、社会、历史、文化等等看作“扩大了的文本”(《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第271页)。

王阳明断定“本心”或“良知”为世界的本体主体。在王阳明看来,“良知”集本心与天理于一体。《尚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王阳明是这样诠释的:“率性之谓道,便是道心,但著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无声无夹,故曰微,依着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全集》,第102页。)人心是本心活动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人心本来就固有本心的灵明,人心只是处在本然状态且“有许多不安稳处”,而本心之“良知”,就是“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人心体悟到本心便是良知的致现,主体自觉地意识到此心即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此时,良知统一“吾心”与“天理”,诠释主体与诠释客体合二为一。王阳明经典诠释思想就是将良知作为内在的理性原则和规范体系,以天理为其内容,让读者运用自己的良知,去与经典文本意义中体现出来的圣人的良知相交融,从而体悟自己的良知,以“良知”致“良知”,即诠释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吾心之良知”作为诠释主体,它融会心与天理于一体,而这种统一又是诠释主体对意义世界建构过程的理解。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强调良知对客观的万物观照、统摄与感应能力。诠释对象绝不仅限于具体的文字符号系统。“见闻知识只是良知本体的发用,‘六经者,吾心之记籍’,儒家经典只是本心发明的一种记载。只须在心上用功,做到心体发明,自能如明镜恒照一切事物,无知而无不知。”(《全集》,第71页)王阳明认为:儒家经典从记事的角度讲称之为“史”,从传承“道”的角度讲就叫作“经”,所以《春秋》亦是经,《五经》亦是史。对经典的诠释应有历史眼光,但又不能拘泥于经典文句,而是要从心中去领悟和把握历史意识中的天理良知之道。

前见与谦虚其心

伽达默尔认为,哲学诠释学强调前见、权威和传统作为理解的必要条件。“占据解释者意识的前见和前理解,并不是解释者自身可以自由支配的。解释者不可能事先就把那些使理解得以可能的生产性的前见和那些阻碍理解并导致误解的前见区分开来。”(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86.)能把这两种前见区别开的是“时间距离”。“时间距离才能使诠释学的真正批判性问题得以解决,也就是说,才能把我们得以进行理解的真前见与我们由之而产生误解的假前见区分开来。”(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84.)因为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时间距离不仅使它们相互区别,而且也使它们相互联接,时间距离因其连接着陌生性和熟悉性两极才得以成为历史和读者所生活的时代的中介,成为理解得以发生的条件。

伽达默尔提出了“时间距离”的概念,认为正确的前见可以帮助我们直接达到理解,错误的前见同样可以间接帮助我们达到理解。王阳明把诠释主体作为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指出人所具有的心性等因素对理解的影响。诠释主体由抽象向具体的转化过程中,诠释者须“谦虚其心”。王阳明说,“区区举似内重,亦欲内重谦虚其心,宏大其量,去人我之见,绝意必之私,则此大头脑处,自将卓而有见。”(《全集》,197页。)所谓“谦虚其心”,就是诠释主体克制、消除诠释者的私心、私欲与己意,心虚气平,保存“纯乎天理之心”。诠释者抛弃主观的成见、偏见,摆脱某时某地的特殊情感和欲望对理解文本的消极影响,让文本自由地以客观实在的面貌来占据、充实自己内在的心灵,如“强记之心”“于速之心”“夸多斗靡之心”和“爱惜文辞之心”,除此之外,诠释者还要有尊经的诠释态度。王阳明强调“学者读书,只要归在自己身心上”(《全集》,第1176页),主要在修养方面用力,而不只是具备一种客观公正的认识态度而己。如果诠释者不能“谦虚其心”,就会丧失诠释主体,出现“乱经”“侮经”和“贼经”三种情况。“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话,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全集》,第255页)。“谦虚其心”是诠释者能让真理不受干扰全部呈现出来的保障。在伽达默尔那里,前见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无需解除也不可解除的,是理解的前提和条件,摒除了前见也就是摒弃了理解,因而前见更多的是具有肯定的意义。在王阳明看来,诠释者的私意和私心是需要解除的,也是有办法解除的,否则就无法达到正确的理解。

伽达默尔通过阐释理解的普遍性、历史性和语言性,系统地阐发了他的诠释学理论,揭示了理解的对象、理解的框架、理解的维度、理解产生的条件等一系列问题,创建了他的成熟独立的哲学诠释学理论体系,并将他的理论体系上升为一种诠释学哲学。王阳明对儒家经典的诠释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断定“本心”或“良知”为世界的本体主体,形成了许多有意义和价值的诠释思想与方法,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理论沟通是有其可能性的。

猜你喜欢
伽达默尔天理本心
地理
跨年时 有所思
“岁月更迭·设计本心”——WAD广州设计分享会圆满举办!
本心论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新释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何以是一种新亚里士多德主义
从伽达默尔对接受美学的批评看“审美无区分”思想的理论意义
微探朱熹的理欲观对现实社会的意义
从量变与质变规律角度分析“存天理,灭人欲”
精神科学思想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