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岭
(银川一中,宁夏 银川 750000)
在近代以前,现宁夏境内由于地处内陆、民族杂居、战乱频仍、人口稀少且长期不属独立省级建制,故自古人文不兴,教育落后。但自1840 年之后,由于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与西方文明的巨大冲击,现代教育开始在宁夏萌芽。据地方教育志书记载,光绪三年(1877)宁夏就“将教谕训导而并废之”[1],现代学校开始缓慢出现。到“癸卯学制”(1904)颁布之后,随着“废科举,兴学堂”教育新政的实施,大批新式学校在宁夏山川大地得以创建。这些新式学校,有些是由地方政府新建的,有些则是由传统书院改建而成的。对宁夏传统书院历史存在,一些学者已有具体研究,如李小凤[2]《宁夏书院文化历史流变》、王曙明[3]《宁夏近代教育研究》等论著,都对其有着具体研究。但由于这些已有研究多从历史视角着眼,主要意在呈现宁夏境内传统书院的历史客观存在,较少涉及对这些书院与现代学校关系流变的具体考源,特别是这些传统书院办学精神对现代学校的启示缺少阐发。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将从宁夏传统书院与现代学校流变的视角来进行具体考源,并阐发传统书院办学精神对现代学校发展的历史借鉴意义。
书院作为“补官学之弊而兴办”且与官学(府学、州学与县学)相对应的最高私学形式,明代在宁夏就开始出现,清代得以大量开办并迅速发展。从《朔方道志》《乾隆宁夏府志》等古代志书与《宁夏通志·教育卷》等教育史志记载,及已有相关研究来看,宁夏境内明清时期较著名的书院有养正书院(揆文书院)、朔方书院、银川书院、应理书院、又新书院、钟灵书院、归儒书院等,且分布于现宁夏各市县(区)内,曾在一段时间内颇为兴盛,为宁夏的教育发展与文化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变法图强运动的冲击下,光绪二十九年(1904),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拉开了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序幕。至此,中国教育开始逐步迈入现代教育的轨道。伴随着光绪皇帝“改全国书院为大中小三级学堂”的一纸诏令,宁夏境内也开始改书院、社学、私塾等为新式学堂[4]。从清政府“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着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5]之规定看,书院改为学堂有着中学堂、小学堂之分。由于当时宁夏不是独立的省级建制,所以除银川、固原之外,大多数书院都改为了小学堂。依据地方史志现存资料看,宁夏境内书院改为小学堂(小学)集中反映在以下3 个方面。
第一,从宁夏境内书院改为小学堂的整体情况看,书院改成小学堂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分布较广。对书院分布较广的教育历史存在,有研究者从当时小学堂地域分布情况分析指出,“宁夏官学、书院集中分布于以府城为中心的各州县,呈点状分布。”[6]就是说,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教育基础影响,当时宁夏境内由书院改建而成的小学堂,大多呈点状分布于各县县城之中,及少数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乡镇。从宁夏地方史志记载看,在清末新政期间,由书院改为小学堂的主要有:在平罗县,又新书院改为了平罗高等小学堂,这就是现平罗县城关第一小学的前身;在中卫县,应理书院改成了中卫高等小学堂,这就是现中卫市第二小学、中卫市第三小学的前身;在灵武县,灵文书院改为了灵州高等小学堂,这就是现灵武市第一小学的前身;在固原市泾源县,归儒书院改为了化平厅两等小学堂,这就是现泾源县城关第一小学等学校的前身;在银川市,满城维新书院改为了满营两等小学堂,后又改为宁朔县第一高级小学校……这些由地方知名书院改建而成的小学堂,因为本身办学条件完善而大多被改为高等小学堂,并在民国后能够继续发展,其中一部分成为各地最早的知名小学。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地方书院改建成为初等小学堂的,由于时局混乱、官吏腐败,特别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强有力制约,加上本身办学基础差,大多陷入时办时停的境况。如海城县(今海原县)罗家山初等小学堂、海城县初等小学堂等,就由于办学资金短缺,办学条件简陋,大多难以为继,多时处于停办状态[7]。
第二,从宁夏所辖各县书院改为小学堂的流变情况看,由书院改建而成的小学堂大多成为各地现代小学教育的奠基者。由于发展基础、所处区位、民众构成等因素的差异,宁夏各地书院改为现代小学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例如在民国时期的中卫县(今中卫市),由小学堂改为的初、高级小学校,与宁夏其他州县相比较而言,不但数量最多而且教学质量也较高。对此,有研究者指出,“在民初十几年间,中卫县发展高级小学校8 所,初级小学校 46 所,成立了讲演所、劝学所、教育会”[8]。同时,中卫县“开办女子初级小学校,与‘五中八师’所创女子小学校,同开宁夏公办女子教育之先河”,这一“开创性”的举措为现代小学教育理念的改革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作用。再如在宁夏县(今贺兰县),民国初期曾“设高级小学校5 所、附设初级小学校5 所,建初级小学校 19 所”[9]。再如在平罗县,由又新书院改成的平罗高等小学堂逐步演变为平罗县城关第一小学。这表明,宁夏境内由书院改成的小学堂虽因地区教育水平滞后,整体教学条件较为简陋,发展速度慢等因素影响,但仍为宁夏现代小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环境、理念、师资等各方面的奠基作用。
第三,从宁夏所辖各县书院改为小学堂的情况来看,那些由书院改为的小学堂有一部分延续至今,并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知名学校。有据可考的与书院有着流变关系的宁夏现代知名小学,主要有以下几所。一是平罗县城关第一小学。从《平罗县志》与《朔方道志》看,又新书院就是其前身。据记载,嘉庆十三年(1808),知县王楚堂捐资筹款扩建,“营屋宇,置器具,规模一新”命名为又新书院[10]。在“癸卯学制”后,又新书院于民国四年(1915)改为“本城高等小学堂”。从那时起,又新书院正式成为新式小学,其授课内容及方式都应时代要求发生了变化。民国十一年(1922),“平罗县本城高等小学堂”又改为“本城高等小学校”。民国十三年(1924),又更名为“本城高级小学校”[11]。当时学校规模为“教室9 间、教师及学生寄宿室31 间,操场1 处,复设初级学校劝学所。校长1 人,教员3 人,学生共 110 余名”[12]。1955 年 2 月,平罗县人民政府第四次行政会议决定,将“平罗县城完全小学”改名为“县城第一完全小学”。1979 年,该校成为宁夏30 所重点小学之一。二是中卫市第二小学、中卫市第三小学。从《宁夏通志·教育卷》《中卫县教育志》及有关中卫地区教育历史研究文献看,应理书院是今中卫市第二小学、中卫市第三小学的前身。应理书院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为同知高士铎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应理书院受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影响,更名为“劝学所”。民国元年(1912)又由劝学所正式改称“应理高等小学堂”。在当时,应理高等小学堂为中卫县的第一所新学,是在旧书院和旧考棚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13]。之后,应理高等小学堂改建成为“应理小学”,而应理小学同时为今中卫市第二小学、中卫市第三小学与中卫市第二中学3 所学校的前身。对此可提供直接佐证的是地方教育史志的记载:1921 年,为鼓励女孩上学读书,由乡绅出面集资筹款,在应理小学旁另设“应理女子学校”,两校相邻并立,各自独立招生。应理小学相当于被分为“应理男校”和“应理女校”两个校区。其中,“应理男校”逐步改建为今“中卫市第二中学”。“应理女校”则为今“中卫市第二小学”的前身。而“中卫市第三小学”,同样是在应理小学的基础上新建的一所私学。1944 年春,社会各界人士集资筹办了“端甫小学”,设于应理女校旁[14],是具有相当规模的私立学校[15],与应理男校、应理女校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成为今中卫市第三小学的前身。从历史发展来看,这3 所学校均为中卫市的地方教育事业作出极大贡献。三是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学。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的前身为“朔方高等小学”,其历史可追溯至“银川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宁夏知府赵本植在光化门(光华门)内西侧修建了银川书院[16],募民垦田,以其收入为膏火费,后改为试院[17],之后又兼做“宁夏府试院”。光绪三十年(1904),知府高熙喆、赵惟熙将银川书院改为“宁夏府中学堂”,这是宁夏的第一所新学堂[18]。宁夏府中学堂在建校初期,共有教师6 员,学生51 名[19]。据《百年树人——宁夏银川一中 110 年校史(1906-2016)》记载,宁夏府中学堂创办六年后于辛亥革命中停办,至民国二年(1913),才在府中学堂旧址和旧有人员的基础上,改建了一所新式高等小学——“朔方高等小学”,而朔方高等小学就是现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的前身。1919 年,朔方高等小学改建为“甘肃第八师范附属小学”。1920 年,又改称为“宁夏省立第一师范附小”。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停办,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恢复为“宁夏师范附小”。1954 年改为“银川师范附小”。1969 年又改为“银川市七年制第一小学”。1978 年,改为现名“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学”。
基于以上由传统书院到现代小学的历史流变关系考证,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由书院改为现代高等小学堂(校)的数量较多,分布较广。根据史志记载,绝大多数传统书院在“癸卯学制”实施期间,因其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良好都改为了高等小学堂,并逐步演变为现代小学校。虽然限于资料不足,具体数据无法确定,但根据现有史料的考证可发现,宁夏有一定数量的小学是由传统书院演变而来的。第二,由书院改为现代小学的学校大多属于当地的名牌学校。可能出于办学传统、所处区位优势以及书院本身设备完善、师资完备等原因,这些由传统书院流变而来的小学大多成为地区名优学校。第三,由书院流变而来的现代小学,或多或少地承继了传统书院的一些办学风格。这些由传统书院传承而来的小学,更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及学生品德培养。因本身具备的深厚历史积淀和悠久历史文化,这些学校常常将校园文化传承以多种形式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如银川市二十一小学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举行“开笔礼”,通过正衣冠、朱砂启智、行拜师礼、击鼓鸣志等仪式,达到“尊师重教承传统,开笔启智作栋梁”的目的。
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废科举,兴学堂”历史潮流中,宁夏境内由传统书院直接改为中学堂的数量明显少于小学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近代以来宁夏教育的落后。就整体看,宁夏境内的现代中学大部分属于新建,如建于1932 年的中卫中学、建于1947 年的中宁中学、建于1954 年的银川市第二中学等。同时,从《朔方道志》《乾隆宁夏府志》《银川市志》等地方史志来看,仍有部分中学与传统书院存在着源流关系,并主要反映在以下3 个方面。
第一,由书院改为中学堂的数量明显少于小学堂。从宁夏境内书院改为中学堂整体情况来看,受经济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办学热情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书院改成中学堂的数量极少,主要分布于宁夏境内经济较为发达、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县市。其中有据可考且较为知名的,即位于现银川市,由养正书院、银川书院流变而来的“宁夏府中学堂”,也就是银川一中的前身。从地方教育史志看,银川一中的前身是“养正书院”,后更名为“揆文书院”[20]。乾隆十八年(1753),宁夏知府赵本植在光化门(光华门)内西侧修建了“银川书院”[21]。光绪三十年(1904),银川书院被改为宁夏第一所新学堂——“宁夏府中学堂”。民国二年(1913),在府中学堂旧址和旧有人员的基础上,建成了“朔方高等小学”,即前文述及的银川市二十一小学前身。二者之间的具体分化路径由于资料所限现无据可考,但《百年树人——宁夏银川一中110 年校史(1906-2016)》显示,由于朔方高等小学在学历层次方面无法满足学子求学意愿,民国七年(1918),北洋政府甘肃省政府教育厅在朔方高等小学的基础上成立“甘肃省第五中学”,并于同年和甘肃第八师范合并办学(时称“五中八师”),在20 世纪20年代的宁夏颇为辉煌。《百年树人——宁夏银川一中 110 年校史(1906-2016)》记载,1929 年,宁夏正式建省,甘肃第五中学遂改为“宁夏省立第一中学”。1933 年9 月,宁夏省立第一中学改为“宁夏省立宁夏中学”。1954 年,宁夏省建制撤销,行政划归甘肃省管理,学校遂改名为“甘肃省银川中学”。1958 年10 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中学改名为“银川市第一中学”,为宁夏文教厅直属。1996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宁夏银川一中”。
第二,由书院改为现代中学常有着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宁夏南北各市县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在人口分布及办学投入、热心程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所办学校在规模与态势上也存在较大不同。对此,有研究者指出:“在宁夏府城及周边的宁夏县、平罗县,学校分布相对密集,生源较广;而在边远偏僻、读书意识薄弱的盐池、金积及宁夏南部山区……都呈现分布稀疏,学生奇缺现象。”[22]由传统书院演变而来的现代中学,常因战乱、社会动荡等因素,大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流变过程。如应理书院在民国初期改为“应理高等小学堂”,随后改建为“应理小学”。应理小学于1951 年改名为“中卫县第一中心小学”[23]。1957 年,其校址搬迁于县城南郊,并拨款重建了新舍。“文化大革命”期间,宁夏各地教育事业均受到严重摧残,应理小学也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据记载,“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领导班子瘫痪,教师绝大多数遭到迫害,财产损失严重,大量历史文献荡然无存[24]。直至1969 年秋,应理小学才得以复课招生。1979 年夏,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改为“城郊公社初级中学”,由小学变为初级中学。1982 年,学校又更名为“中卫县第二中学”[25]且一直延续至今。其流变过程曲折而艰辛,折射出当时社会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历史特征。
第三,书院演变为中学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多重教育作用。从《宁夏通志·教育卷》《朔方道志》《固原市志》《百年一中——固原一中校史》等史料来看,在传统书院流变为现代中学的不同历史时期,其改建的学校学段、类型会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其主要原因和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地方教育的需要,以及不同历史背景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固原一中的流变历史为例,其前身为清朝的“五原书院”。清光绪十七年(1891),固原直隶州提督雷正绾在固原明昭忠祠东大兴土木,创建“五原书院”[26],开创了固原教育先河。光绪三十二年(1906),固原知州王学伊在五原书院的基础上创办了“固原州中学堂”[27],学校规模在当时较为宏大,学堂为四年制,主要以提高地区教育层次为目的。宣统二年(1910),因中学堂设置与教法标准不合,遂改为“固原州第一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固原州第一高等小学堂改为“固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历时24 个春秋,培养了900 余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后来成为固原教育的“脊梁”,为固原教育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适应普及民国初小教育的要求,固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更名为“固原提署街高等小学”,学校简陋,规模很小。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地方人士筹款与甘肃省政府拨款支持下,在提署街高等小学的基础上举办了“固原县立初级中学”[28],固原一中的办学历史自此起始。民国三十三年(1944),奉省厅令更名为省立“固原国民初级师范”,主要是由于当时宁夏境内中学师资严重匮乏,学校为培养师资力量而改建为师范。1945 年又改为“甘肃省立固原简易师范学校”,与初中合并后改为“固原初级简易师范”,直至1948 年底又分开。1950 年8 月,固原初级中学更名为“甘肃省立固原初级中学”。1958 年9 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学校划归宁夏并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中学”[29],成为宁夏重点中学之一。1972 年 12 月,固原二中成立,固原中学更名为“固原县第一中学”[30]。2003 年 8 月,固原一中与固原民族师范合并组成新的固原一中[31],并于 2005 年 9 月获评宁夏普通高中一级示范学校。
基于以上传统书院到现代中学历史流变关系考证来看,可以发现以下几点。第一,宁夏境内传统书院流变为现代学校的具体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部分传统书院逐渐演变为现代小学,有一部分演变为现代中学,还有一部分书院在流变过程中产生分化演变为几所不同的中小学,如银川书院同为银川一中和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的前身,应理书院同为中卫市第二小学、中卫市第三小学及中卫市第二中学的前身。这些学校通常是在传统书院的旧址上建立,沿用书院的师资,后应时代发展、政府政策、求学需要等原因,分化成不同的中小学并演变至今。还有一部分书院因办学条件差、社会动乱等原因未能延续,或因资料遗失无法具体考证。但可肯定的是,与现代小学的流变历史相似,宁夏部分中小学与传统书院存在着明显的源流关系,且这些学校多为现代宁夏境内的名优中学,其社会影响力要高于小学。第二,宁夏传统书院到现代中学流变的历史轨迹主要有两种。在“癸卯学制”实施时,宁夏境内书院大多改为了新式学堂,其中绝大多数书院演变为小学堂,只有少数师资和办学条件较好的书院才得以改建成为中学堂。对此,有专家指出,“宁夏建省前仅有中等学校三处,即五中八师(省立第五中学和第八师范两校的简称)、宁夏蒙回师范学校、宁夏女子师范学校。事实上,据《朔方道志》记载,还有一所前满营中学堂改建的初级中学”[32]。史料记载,中学堂数量的匮乏使得宁夏初中毕业生要升高中时,面临“无级可升”的状况。在当时,由传统书院流变而来的这仅有的几所中学,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支撑着宁夏基础教育的发展。第三,宁夏传统书院流变而来的现代中学,非常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银川一中与固原一中均建有校史馆,并编纂出版了百年校史。同时,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学校发展情况,以鲜活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为教育素材,让学生在对历史的了解中提升对自我的审视和完善。
宁夏书院相较于发达地区,虽兴起较晚且发展过程曲折,却为地方人才培养、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追溯宁夏现代中小学校与传统书院源流关系时,我们可较为清晰地看到,传统书院的办学思想、办学精神、办学方法在现代学校仍有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留存。第一,注重价值关怀,重德弘道。传统书院秉承儒家思想的教育理念,以授予学生“为人之道,为学之方”为教育本质,以塑造和成就“道德人格”为最终目的。譬如五原书院“在讲礼堂每晨进行一次祭祀礼,所祀的人物主要以孔子先圣为主,次之有颜渊、曾参、子思、孟子即所谓‘四圣’。通过祭祀活动,祭奠儒家的‘先圣’‘先师’‘先贤’,在师生心目中树立模范人物的形象,以培养知礼仪、明廉耻的思想品质。”[33]由其演变而来的固原一中在办学指导思想中,就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34]放在首位。由养正书院传承而来的银川一中也以“精敬于业、乐融于群、追求卓越”为校训。同时,在由传统书院向现代学校流变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可以追寻到这种文化传承的脉络与痕迹。如宁夏中学(银川一中前身)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以“爱国育人为宗旨,培养学子,学风严谨,纪律严明”[35]。抗日战争时期,固原初级简易师范(固原一中前身)师生“奔赴抗日前线,为反侵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流血流汗”[36]。第二,革新教学方法,重启发探究。传统书院教育注重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都是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精髓。银川一中的前身“五中八师”在教学方法上就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钻研兴趣,不强求一律,《百年树人——宁夏银川一中110 年校史》(1906-2016)中记载:“休沐之日,不定功课,学生自览经史古文,并中外各种报纸,各随性情所近,志趣所向。”学校倡导多读有用之书,将心得之处,撰为日记。现银川一中也继承了这种办学思想,注重将不同学习水平、不同科目特长的学生组成小组,由教师抛出问题,小组成员共同研讨,教师启发点拨以提升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已成为银川一中特色。固原一中也将“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的主导理念。“合理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关注情感体验,注重学法指导”“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开展课堂过程”[37]。由此可见,传统书院的一些教学方式得以在现代学校得到继承,并有新的发展。第三,重视环境熏陶,以美育人。书院最早主要为个人研学所用,因而极其重视环境的建设。宁夏的书院由于多建在文庙附近或直接建于文庙之内,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由书院流变而来的宁夏现代名优中小学也继承了这一点,往往更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宁夏知府顾光旭在《银川书院诗》中用“天临狄塞河声落,城绕虚堂树色侵”来描写书院的优美环境。《百年树人——宁夏银川一中110 年校史》(1906-2016)中记载,宁夏府中学堂最初校舍为知府衙门东面的文庙,“曲径蜿蜒,高檐巨椽,松柏入云,紫丁飘香”,将以美育人应用到极致。由其流变而来的银川一中,也以“精雕校园物质文化,变无声校园为怡情益智的精神家园”为理念来创设校园环境。其校园内的“思绿园”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读书园”绿树成荫、花香袭人,师生常三两为伴在此研学谈心,谈至酣处坐卧于地,恍然有古时书院师生席地而坐、谈经讲学之境。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文化浸润,自然地形成正气、积极、坚忍的意志品质并内化为价值观。同时,这些学校也以建筑来彰显其对传统书院文化的承继。银川一中的“养正园”,以“修养正道”理念来滋养师生正气,此园名称就来自于其前身——养正书院。固原一中教育集团成立后新建“五原中学”,其中也有纪念“五原书院”之意。
概括来看,宁夏境内传统书院流变为现代中小学,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此过程折射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宁夏教育发展的曲折历程,以及当时的社会特征与特殊历史背景。对宁夏传统书院与现代中小学校的流变关系进行考证,并阐发传统书院精神在现代学校中的留存与合理承继,可起到知史明智、以古鉴今的历史与现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