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素养、意志品格、文化水平、公序良俗以及文化产业等,都包含在文化这一宏观系统里[1]。通过发挥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稳定思想基础、引领发展方向的作用,运用文化的多种手段综合发力,结合多方力量阻断致贫原因的自然传递,从而改变贫困人口的陈旧观念,提高其生存技能,激发贫困人口主动寻求摆脱贫困、发展致富的意识,提高贫困人口主动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文化扶贫是新时代民族地区诸多扶贫工程中的重要一项[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又将这项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纳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切实”,以及“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中[4],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扶贫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文化扶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助力文化扶贫工作行稳致远。2015年12月,文化部等中央七部委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7年6月,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在扶贫工作过程中,要发挥文化“扶志”和“扶智”的作用[5],帮助困难群众树立信心,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脱贫路径。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利用农村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扶贫,实现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明确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构建了大扶贫工作格局。2018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带动民族文化产业,压茬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我国发掘民族地区文化富矿,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文所涉个案为内蒙古科左后旗阿古拉镇所辖17个行政村和58个自然村。全镇土地面积15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9万亩,可利用草牧场73万亩,林地31万亩,可开发自然水面5万多亩,全镇共有4 132户17 327人(2017年)[6]。
阿古拉镇阿古拉嘎查以牧业为主,是农牧林相结合的蒙古族聚居地,开发阿古拉嘎查双合尔山为核心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再结合文化扶贫,通过一系列文化惠民、文化帮扶活动,不断增强贫困人口自主发展、自我脱贫的意识和能力,带动经济发展,通过挖掘阿古拉嘎查双合尔山为核心的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扶贫,实现乡村振兴,受到基层群众热烈欢迎。
民族文化通常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阿古拉嘎查具有传统村落、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口头文学、民间传说等多种文化因素。经过多途径挖掘当地文化,有效提高了当地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和脱贫技能,带动了地方旅游业、手工业和民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民族文化景区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有效提升,使得阿古拉嘎查在压茬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阿古拉嘎查以双合尔山文化资源为依托,注重文化扶贫,多方位扶持,达到了逐步推进乡村振兴的目的。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文化扶贫意识。在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利用文化扶贫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当地政府统一思想,强化和提高了对文化扶贫的认识,压茬推进乡村振兴。通过积极宣传,使村民认识到民俗文化与当地旅游业密切相关,在发展当地经济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认同并支持政府的做法,形成最大合力。
2.科技图书进农村,以文化扶贫惠民。在文化扶贫的诸多方式中,送图书到农牧民手中是一项直接惠民的措施。通过图书捐赠活动等方式,鼓励农牧民多读书、读好书,从而打开思路,提高认识。当地政府通过改变图书购买模式,将选择权交给农牧民,采用发放购书卡的方式,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避免图书被束之高阁。另外,政府还组织村民进行读书交流,谈心得体会,交流观点,总结经验。让村民和工作人员从书本中获取脱贫工作的相关政策信息。通过与民众共同阅读和交流,使村民更新观念,达到提升和加强文化扶贫带动经济脱贫的目的。
3.强化技能培训,“扶志”且“扶智”。对贫困地区进行单纯的物质扶持和资金援助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困难,但未能实质性地使他们摆脱贫困。部分贫困人口的“等、靠、要”思想严重[7],早期的扶贫工作大多停留在“缺啥给啥”的水平[8]。对此,阿古拉嘎查转变工作思路,通过为当地农牧民发放培训消费券,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刺绣工艺、奶食加工等传统手工艺方面的培训,制作民族特色的文旅商品,组织参观、现场购买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农牧民学员对民族文化产品价值的认识。同时,对接当地文旅产品生产企业招聘优秀学员,解决了相关产业技术工人不足的问题。
近几年来,阿古拉嘎查通过挖掘当地文化,在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基础上,开发了以双合尔山为依托的阿古拉嘎查民族文化旅游系列项目。那达慕、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项目取得了长足发展,民俗文化的造血功能逐步显现,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成效。
1.文化扶贫带动了阿古拉嘎查双合尔山的旅游经济。2020年,阿古拉嘎查重点打造了以“敖包艾勒”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景区,由湿地公园景区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组成,占地310亩。围绕阿古拉嘎查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了集文化演艺、民俗文化体验、“非遗进卖场”活动、自然观光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敖包艾勒”生态休闲旅游区。通过开发阿古拉嘎查双合尔山中的核心旅游景区,突出草原、沙漠、湖区、那达慕等文化元素,引来八方游客,民俗文化旅游带动地方经济效果显著。同时,通过传统手工艺的挖掘、推广和土特产加工等举措,促进了民俗手工业的复苏,使困难群众实实在在地增加了经济收入。
2.文化扶贫增加了阿古拉嘎查周边的就业岗位。传统民族手工艺十分常见,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存在不系统、不完整、传承困难和惠及社会效果不突出等问题。通过文化扶贫的逐步推动,利用民族手工艺,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居家就业、就地创业,使民俗文化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阿古拉嘎查文化扶贫项目通过挖掘民族文化,带动当地农牧民掌握民俗传统技能、了解当地文化,从而实现就业,使其从事文化相关产业,实现文化产品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同时,当地及周边的传统手工艺企业、文化作坊、文化旅游合作社招收当地劳动力,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增收,实现了企业扩充生产能力、贫困人口就业脱贫、地方政府脱贫攻坚、社会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3.民族文化的合理开发促进了双合尔山文化旅游的发展应用。“双合尔楚古兰”活动已连续开展了26届,该活动围绕双合尔山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敖包祭祀、男儿三艺、民歌艺术展示和比赛等活动,已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文体盛会。蒙古族叙事民歌目前已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古拉嘎查是民歌的海洋,记录历史人物达那巴拉的叙事民歌《达那巴拉》在阿古拉嘎查家喻户晓。目前已创立《达那巴拉》艺术品牌,开发、生产了相关文化产品,丰富了当地文旅产品,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
格萨尔民间故事中关于双合尔山、莲花湖、巴彦查干湖的美丽传说世代相传。围绕双合尔山及东西两侧的莲花湖和巴彦查干湖,当地建设了与传说相关的景点及水上娱乐项目,吸引了游客,扩充和丰富了当地的旅游项目。
双合尔山庙及双合尔山顶上的白塔是当地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双合尔山庙又名“双福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双合尔山上的白塔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是当地重要的宗教文化资源。当地政府通过修缮寺庙、古塔,依法依规指导宗教活动,合理开发旅游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9]。阿古拉嘎查在脱贫攻坚、文化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旧存在不少问题。在文化扶贫工作的积极因素不断积聚的同时,也要看到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及隐忧。扶贫项目的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文化扶贫项目的盲目上马导致开发出来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形成减贫效应,从而削弱减贫动力和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在贫困人口的能力提升和观念改进等方面下大力气予以改善。同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难以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无法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等思想,将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扶贫脱贫的根本举措。“反贫困过程是文化互动的过程,想要做好扶贫,首先要理解贫困地区的人们的活法,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与他们的生活实践”,要对贫困群众进行教育和引导,一同发现具有价值的地方性智慧,实现地方传统的现代转型[10],进而使其为脱贫工作提供动力。
精准扶贫过程中一直存在重经济扶贫、轻文化扶贫的现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虽然深入人心,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11]。在进行文化扶贫时,比较注重“送文化”,认为文化都已经送到老乡手里了,老乡的文化素质自然就提高了,甚至认为“送文化”的工作做到位了,任务就完成了。在实施文化扶贫定点帮扶工程中,对不同民众致贫原因差异性考虑不充分,各种文化惠民工程并未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缺乏对文化需求差异性的考察,使得文化扶贫的对象并未真正得到扶贫。这样的文化扶贫缺乏贫困主体、政府和社会三方面力量的有机结合,未能在村民心中“植入”文化,未能培育文化,其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反过来说,民众对文化资源把握不到位,对市场需求认识不到位,开发和利用能力欠缺。
相关工作人员的理论准备不充分,部分工作人员对文化扶贫的实际内涵认识并不到位,个别工作人员在“扶什么”“怎么扶”等问题上概念不清晰,导致文化扶贫工作实施者和扶贫工作的接受者之间供需脱节,文化扶贫工作事倍功半。在“扶什么”的问题上,应当重点关注那些特殊群体,分析致贫原因,制定扶贫策略;在“怎么扶”的问题上,应始终关注贫困人口的多元需求及其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要结合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确定扶贫方式,精准扶贫就要精准到人,精准到事。
地方政府的文化扶贫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在社会资源调动方面明显不足,所以,有必要建立文化扶贫的多级协调机制,创新公共管理体制,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有机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创新运行机制,组织全社会多方力量集中发力,精准发力,实现文化扶贫的全面胜利。要立足长远,加大教育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贫困群众创业培训、职业培训,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教育培训,强化贫困人口自我发展意识,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对接用人企业,实现“政府-培训企业-用人企业-脱贫对象”的四方互动。
通过文化产业进行精准扶贫一般都采取“公司+贫困户”的模式,这样的设计更多地考虑了市场主体的平衡作用,缺乏对参与文化扶贫的社会资源的约束、监督和激励,困难群众参与项目后获得感不强。全方位的文化扶贫需求和社会资源所提供的文化扶贫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因此,政府应对相关企业进行理论培训,提高其对文化扶贫的认识,强化文化在扶贫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从单纯的资金层面的参与转向协助政府实现“扶志”“扶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阿古拉嘎查的文化扶贫工作要通过文旅融合、牧旅融合、农旅融合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建设,只有做好文化资源的挖掘工作,保护好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才能避免“空壳”开发。就阿古拉嘎查双合尔山而言,该地区对民间传说、民歌、历史人物、民族文化元素等方面文化资源的挖掘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民族文化有待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开发。要下大力气进行内容策划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挖掘,避免与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雷同。双合尔山地区的文化扶贫工作应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并举。既不能失去传统,过于追求表面,做体面的文化扶贫,也不能过于保守、传统或拒绝创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阿古拉嘎查挖掘本地区自然文化资源,注重文化扶贫方式,以压茬推进的方式实施精准扶贫。
长期以来,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影响困扰着民族地区农牧民的经济生活,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和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思维活跃、掌握先进技术的年轻人才大多向往都市生活,在扶贫工作中,人才瓶颈俨然成了制约扶贫工作的现实障碍。文化扶贫中,政府部门和有志参与扶贫工作的社会组织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社会组织对地方上的情况,对贫困人口需求的了解和判断精准度无法保障,导致扶贫工作目标的“错位”。
1.民族地区民俗匠人和文化人才梯队建设。文化扶贫的主体是人,文化人才是文化的传播者,文化扶贫的实践者。要解决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就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只有实现人才的脱贫,才谈得上文化脱贫,最终实现经济脱贫。
将扶贫工作与干部培训、人员培训有机结合,是我国脱贫工作的成熟做法。政府有必要继续发挥主动性,采取“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双管齐下的方式,尽快补齐人才短板。“内部培养”即培训本地有志脱贫的人才。通过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成为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和工作人员进驻地方、开展全面脱贫工作的向导。“外部引进”包括引进懂管理、懂技术、懂市场的现代人才,将其作为脱贫致富的“文化使者”,引导困难群众发挥长处,坚定信念,面向更广阔的市场,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注入新动能。此外,在民族地区文化扶贫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助力作用。广大妇女在各种手工艺、民间技艺的传承方面一直扮演着主力军角色,在精准扶贫中,要充分吸纳妇女参与,对其进行培训,推进妇女创业。要以家庭为单位,培育文化脱贫团队。通过增强代际传递,培养文化脱贫梯队人才。
2.强化社会组织的辅助作用。在推进文化扶贫、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社会组织的辅助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政府组织的主动扶贫模式在通过扶贫“深水区”过程中无法全面解决复杂的致贫原因带来的深度贫困问题。因此,要调动社会力量,群策群力,共同探索脱贫办法,应对持续变化的新挑战[12]。社会组织具有较强的人才集合能力,可以用市场化模式在较短时间内组织起各方专业人才。如何激励社会组织主动参与民族地区脱贫工作,辅助完成文化扶贫工作,实现脱贫致富,是政府部门亟待思考和实施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对接,提供参与平台,共同推进文化扶贫工作。
3.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目前,实现减贫脱贫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还非常大。同时,要想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就要在扶贫项目上加大资金投入。贫困地区党政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要打破各种壁垒和藩篱,领导牵头,统筹整合,实现协同发展[1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提高的基本文化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发扬和传承当地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手段[14]。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国家社会和谐繁荣稳定,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保证。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现状对于利用特色文化实现民族地区脱贫,助力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多渠道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贫困人口完全就业,通过文化脱贫,实现经济脱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要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使文化旅游经济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共同发展[1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强互联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利用“互联网+”民俗文化等“嫁接”方式,借力互联网开展文化扶贫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文化扶贫工作的效果[16]。利用互联网技术,运用市场化手段,做好“文化+旅游”“文化+市场”“文化+产品”等产业的推广宣传,创新扶贫模式,加快实现民俗文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进而增强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和创新力[17]。
文化自信是精准扶贫的动力支撑,是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贯穿始终。通过政府引导和舆论宣传,弘扬优秀文化,培育优秀民俗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民族地区农牧民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并将文化素养外化为自觉的文化行为,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阿古拉镇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人民群众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的意识尚不足,缺乏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对自身博大精深的文化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自信。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条件的文化扶贫机制,紧扣文化扶贫内容,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下大力气,建立文化自信。
民族地区文化扶贫工作中,可通过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结合旅游资源开发,通过“扶志”和“扶智”,带动民族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扶贫工作需要从思想观念切入,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脱贫意愿,提升他们的脱贫勇气和信心,通过提供脱贫过程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激发脱贫人口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全面推进文化扶贫”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文化扶贫工作以制度为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把握问题,精细分析问题,精准施策,从而有效解决脱贫难题。同时,文化扶贫带来的制度变迁可能会影响民风民俗、文化价值观念,对此,文化扶贫要防止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片面开发、过度开发和文化扶贫过程中“空心化”“文化失真”“文化消失”等现象;要避免文化开发的表面化、同质化,文化复制品的泛滥、低端化、雷同化等现象的发生,导致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生活被商业化生活方式所取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民族地区的当务之急。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过程中,有必要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举措有机结合,发挥地方独特的民俗文化优势,弘扬优秀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文化扶贫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工业、生态、文化和人才等要素的合理再分配,以及资金和公共文化服务向西部地区转移,将文化的“蛋糕”做好做大,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