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
摘 要: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对于传统广播媒体产生了较大冲击,广播电台必须寻求新的方式保持原来优势,必须创新思维,才能提升新闻工作质量。新时期对于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广播新闻,提高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的个人素质,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抓取最新的新闻信息,将新闻的丰富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起来,满足人民的需求。本文将从新时期广播新闻采编工作在现代广播新闻的重要意义、广播新闻采编意识的不足之处以及新时期广播新闻采编创新意识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旨在提升广播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新时期;廣播新闻采编;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4-00-02
在数字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大众媒体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新闻传播方式五花八门,在网络的影响下,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便捷且准确,新型的大众媒体获得信息的方式变得多元化,对于在各种传播环境下新闻信息的获取广播媒体还需要积极创新,借鉴现代新式大众媒体采编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方式。如何落实广播新闻采编工作,成为广播媒体的一个新挑战,但也成为焕发传统媒体新生命力的重要法宝之一。培养广播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意识,需要了解新时期广播新闻采编工作在新闻播报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切实提高广播新闻播报的质量。
一、新时期广播新闻采编工作在现代广播新闻的重要意义
新闻采编工作在现代广播新闻的播报发挥着基础的作用,广播新闻采编工作内容十分复杂。首先需要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广泛收集新闻资料,为了寻求足够多可以播报的素材,工作人员必须24小时随时待工,当紧急新闻事件发生时,需要第一时间赶往事件发生地,实地进行调查研究,以专业敏感度选择需要采访的人员以及筛选出有用、准确的新闻信息,并且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将其编辑成文字稿、音频、视频等,利用广播电台这一平台向人民群众传达有价值的新闻。
在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时,需要注意社会舆论的发展走向,作为传播社会问题,建构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引领者的广播电台,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在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敏感度,新闻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而从事采编的工作人员,在面对社会热点话题新闻播报时要保持客观性,不夹带主观感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真实、可信地播报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是一个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新闻采编工作是新闻传播的开始,需要强有力的采编工作的推进,新闻报道才能拥有自身的价值。因此,广播新闻采编工作需要采编人员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创新意识,对现代新闻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广播新闻采编意识的不足之处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有关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理论知识已经过时了,新媒体在时空和空间上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之前的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还停留于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时代,因此,急需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们培养新思维,在这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创新思维,为听众呈现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广播编辑应该与时代相结合,培养新思维,将全新的编辑观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现代广播新闻采编意识出现的问题仍比较多,亟需得到关注,并从问题出发,培养创新意识。
(一)采编内容脱离人民需求
互动是所有媒体的共同特征,广播的互动性也是所有媒体的开端。如何保证广播互动性的提高,也是困扰广播编辑工作者的一大问题,当前所有新式媒体的互动性都十分多元化,以至于广播的互动优势逐渐被取代,加强与听众的互动是听众的倾向选择。当前新闻采编工作在采访时与事件人物、地点的互动性太过缺乏,导致播报内容与听众的互动也随之减少。广播电台是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的收听是民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对于广播的重视程度也是逐渐提高的。因此,广播新闻采编工作需要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不能过度单纯报道与人民生活无关的理论性的新闻,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度不高。
(二)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工作理念落后
广播新闻采编工作是广播节目制作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广播新闻内容的采编是一个复杂且需要不断创作灵感的工作,采编工作好坏直接反映在节目的播出效果上。在全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各种媒体的互相融合,增强采编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竞争力的方式,而当今广播部门缺少对采编工作者进行相关广播内容的学习。广播新闻采编的工作理念得不到更新,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仍旧是传统的工作理念,时代在更替发展,媒体行业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传统的工作理念单纯停留于表面信息的获取,只是描述事情过程,而缺少对有关新闻内容采编的深度思考。
三、新时期广播新闻采编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新时期竞争激烈,新媒体在不断产生,传统媒体在逐渐消融,二者的融合也是显而易见的,广播新闻采编创新意识的转变也是刻不容缓了。作为从事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结合自身专业素养,培养新思维,认识新技术,努力扩宽个人知识面,善于利用全新科技促进广播媒体的发展,从而制作出符合时代变化的高水平的广播节目。
(一)突出细节,转变风格
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媒体层出不穷,如何在同一个新闻采编报道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让人民群众有记忆点,需要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用专业素养对内容的选择上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多角度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在保证新闻采编内容真实性、准确性的基础上,在多个媒体报道时仍能够脱颖而出。就需要广播新闻采编工作注重细节,同一个新闻事件,在进行采编工作时,要对新闻事件深入研究,还要关注看似不相关的事件,串联多个有关事件,选择全新的角度解读新闻,编辑新闻播报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优越性。当前各类媒体的新闻报道格式相似、新闻语言雷同、采编角度也是相撞的,没有自己的风格,缺乏吸引力。因此,不断进行创新,用新颖的想法突出广播媒体的风格和个性,提高广播新闻的市场竞争力。
(二)创新群众观念,了解人民需求
实践出真知,这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广播新闻采编人员深入人民群众,提前了解人民群众想要了解的、所关注的新闻事件,才能使得新闻采编工作开展时,能够准确地选择到人民群众想要看的新闻事件。在编辑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时,对这些新闻的前因后果的编辑选择做出判断,判断依据则是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能否引起群众的兴趣,与群众的生活是否有联系,考虑到这些方面,才能让民众有一定的同理感,让广播播报内容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创新自身的采编意识,了解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将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与创新、先进的新型采编方式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广播新闻内容的采编上要广泛听取听众意见,选择适合大众的社会热点,并且要对其进行深层次的讨论研究,集思广益,促进大家的思想碰撞,增强互动性,从人民群众出发,要明白广播新闻是为人民服务,树立人民观念,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才能促进广播新闻收视率的提高,以及在工作中获得自我满足感。
(三)提升廣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专业性和责任感
在进行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过程中,采编工作人员需要利用自己的专业敏感性去挖掘有用的新闻素材,而有创新意识的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会积极利用信息数字科技技术进行新闻内容的选择、确定、播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新的新闻信息。要加强自身的素质,要积极学习新型采编知识,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体系,用充足的理论知识和在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知识,提升自身在进行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专业性。做好广播新闻采编工作就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要熟知广播新闻采编的业务工作、操作流程,对工作态度也需要一定的要求,要有对行业的热爱,才能让广播编辑工作切实发展下去。
广播新闻采编工作明确自身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必须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广播采编内容的编辑撰写中,应该重视社会总体价值观的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帮助民众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素质,有社会共同认同的是非观、道德观。广播编辑应该不只是将广播电台作为一份满足温饱的工作,应该看作一份毕生追求的事业,树立起自己的事业观,做优质新闻的播报者,必须要有事业责任感,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要珍惜这一行业社会赋予的权利以及重视程度,反之也体现出了需要承担的社会义务。将正确的思想品德素质通过广播电台这类媒体向民众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人的价值观,是广播新闻工作者的任务。需要广播新闻采编人员树立起正确的自我道德观,引领好民众的社会道德观,作为一个优秀的、有自我追求的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将宣扬社会道德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
(四)广播新闻采编进行网络创新
摒弃传统的广播新闻采编工作,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从网络进行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培养网络新思维促进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首先是在内容的选择上,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高速、便利,广播新闻采编要合理利用这一优势,在采编过程中,依据网络新闻,迅速定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动、仔细地去采集新闻,提高新闻采集的速度以及准确率。从新闻本身发现关键点,完善网络新闻内容不够准确、新闻大幅度雷同的弊端,从网络新闻的内容上发现新的创新方式。在网络技术上,从摄影设备以及云端传送等网络技术,广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可以安全的保护自己的采编素材,以及借助网络设备,有一致的传统媒体追求取向,培养新式网络技术与传统采编工作相结合的创新意识。
四、结语
对广大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的不仅是他们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广播新闻采编人员运用专业技能对广播新闻进行加工,直接影响着新闻播报的质量。因此,在新时期广播新闻采编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深入群众,宣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促进广播新闻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