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发与运用

2020-12-11 09:19洪秀竹
读写算 2020年31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洪秀竹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改教学理念呈爆发式增长,几乎每一个学校、每个阶段都在提倡着新课改,并且也在付诸实施着,教师根据各自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各个学校努力发展的方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理念,试图应用周围环境资源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被提出伊始“综合性学习”就被视为语文教学最佳手段,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其的开发与运用,成为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均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开发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1-0117-02

现阶段我国教育提倡实行课程改革教育工作,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初中作为低年级的教育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一面面临着高中的选拔,一面刚经历小学六年的学习,忽然发现在步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同学之间关系变得复杂等等一系列,从这一角度而言,初中教育是很重要的。初中语文在所有学科里是基础也是很重要的学科,自踏入小学以后就会学习语文,一直到大学乃至于更高的学历层次,语文学科都是重点学科。

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大家自出生之日就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长大,可以说语文教学充斥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新课改提出后有专家学者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有一定的成效。

一、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发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正在试图通过某种途径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国一直以来都注重应试教育,从学校到老师,再到学生、家长,普遍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即以学生最终的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整个社会都充斥着“分数论英雄”的氛围,学生只要考试及格或者是拿到优异的成绩,便是好学生,反之就是不认真学习的例子,教师也大多是以考试大纲或者是考试的重难点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学校的整个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在围绕着考试、成绩来讲,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效率可想而知。

因此,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新课改方案,试图通过方案来逐渐改变目前的教学状况,创设智慧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习效率,让教育回归本质。并且还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不仅仅是对我国固有的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的冲击,更是我国面对新时期来培养国民高素质的基础方式。

学习语文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创新思维,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积极的影响,能有效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周围环境或者是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来建立“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合理利用资源,做到资源为学生学习而服务。

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发的相关策略

新课改后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开发“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成为众多语文教师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初中课程中,语文学科属于考试较为简单的学科,但是其有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学习语文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个人素质及见识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初中语文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背诵古诗词及名言警句等,这种方式无可厚非,但却遏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因此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做到传授学生知识,更应该做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们都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学习,使课堂的学习效率得到充分的提高。

(一)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初中语文课堂

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阶段,绝大多数的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而教师的工作就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以此为根本开展教学活动,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带领学生探索更多的新鲜事物,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自动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当今现代化教学设备众多,其中电子计算机、录音带、多媒体设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拓眼界,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现代化教学元素,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刻板地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鉴赏中毛泽东的古诗《沁园春·雪》时,老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对该诗描绘的场景进行还原,以视觉效果强化学生的记忆。让学生从图片、视频中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北方的壮丽景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沁园春·雪》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随后,老师在开展有关诗词鉴赏的其他相关教学内容时,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在鉴赏诗词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词的内涵。

(二)利用生活实例,用心感受语文的魅力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压缩自己的教授时间,从而达到降低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提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不仅仅是在課堂上,还要把学习的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形成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的良好氛围。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方式,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颇为紧密,小说、诗歌、写作、作文,很多书本上的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如在学习《乡愁》这首现代诗时,就可以很好的联系到生活实际,可以向学生询问什么是故乡?你会不会思念故乡?尤其是从农村迁居而来的学生,老师就可以让他谈一谈对记忆中家乡的印象,与学生进行互动,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建立专属于自己的语文体系,更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来传递生活化语文的理念,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但是在问题的提出上应该精心设计,既不能太高深,又不能太简单,必须的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避免打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观性和创造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的积累,在前文以赘述新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观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就现阶段而言,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式教学方式,均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推行,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些新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均需思考的问题。

于语文学科而言,其本身就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更注重与人交流、讨论,相互阅读、相互品鉴诗词、相互品味我国传统文化,从这一角度而言引导学生主动与人合作,有利于语文学科的发展。如写作课上对于写作主题、结构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明确写作的主体方向,避免跑题、内容与题目不相符。再如名篇背诵,学生也可以相互督促、检查,遇到一些较为生僻的字词还可以相互讨论。这样来发挥学生在作文写作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尤其是对于古文、古诗词的学习,更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讨论,本身古文难以理解,依靠老师讲解或者是自己学习均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是小组内的同学共同学习、进行分工,有的负责文章背景资料的收集,有的负责作业生平、个人资料的收集,有的负责文章内容翻译的收集等等。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让小组内的同学都行动起来,不可只限定几人收集资料,而是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在各自资料收集好后于课下进行整理,小组内成员建言献策提出不同的问题,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涵义,课堂上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四)重视语文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切实将课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有更深的感性认知,学生就能对课本知识的真实性有系统化地检验,这样学生就能将课堂教学中抽象性、主观性的知識变为学生客观、形象的理解,推动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切实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的充分融合。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课堂内外教学的有效沟通,对学校、社会等各个领域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地利用,引导学生对语文课程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的语文课程知识和能力的学习空间得以拓展,为学生实践语文知识构建良好的平台。此外,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并不是传统认为的让学生走出课堂,简单地组织学生开展春游等集体外出实践活动。对此,初中语文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推动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切实得到提升。

三、结语

初中语文综合性课程的开发是现代社会反馈到教育领域的体现,既顺应了当下社会发展,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及生活中要留心身边发生的事物,认真总结,利用好周围的一切资源,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运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在开发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与学校及学生三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课程的开发,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身为教师应坚持不懈,努力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继珍.核心素养背景下探析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策略[J].新课程,2020(37):139.

[2]朱玉山.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与国学教育的有效整合探讨[J].课外语文,2020(24):99-100.

[3]袁卫军.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与学行为的转变[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Z2):106.

[4]潘劲松.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70.

[5]聂德林,冯艳丽.核心素养背景下交互式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21.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