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岭长城28~32号敌楼段建筑构造初步探查及损伤原因分析

2020-12-11 06:59蒋慧慧建研航规北工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建筑 2020年22期
关键词:条石砖石砌筑

蒋慧慧 建研航规北工(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金山岭长城为明长城一部分,隶属于蓟镇长城古北口路,地处极卫之地,敌楼密集,距离最近的两座敌楼相距不足50 米,绝大部分砖石敌楼和墙体保存相对完整,建筑形制保存完好。本项目敌楼的建筑分为二种:砖石结构的敌楼,砖木结构的敌楼,而城墙则为砖石结构。

1 采用现代探查手段及仪器获取资料

1.1 激光三维影像

1.2 无人机拍照

1.3 地质雷达扫描(略)

1.4 墙砖强度试验(略)

1.5 现场人工探(略)

敌楼结构异常点示意

2 28~32 号敌楼及城墙建筑构造概述

2.1 砖石结构的敌楼

28 号和31 号敌楼,基础为条石砌筑,条石高度约为400mm,砌筑高度依据山势不同,内部为夯土或碎石填充。上部为条砖砌筑,顶部为砖拱,墙体内部和券拱部分中存土及碎石填充。顶层铺房(缺失)。主要砖石结构保存较为完整。门洞和箭窗多为券顶,31 号敌楼门洞有石券顶及门柱石。墙面有一定收分。

墙体及粘结材料现场检测

2.2 砖木结构的敌楼

29 号、30 和31 号敌楼,基础为条石砌筑,条石高度约为400mm,砌筑高度依据山势不同,内部为夯土或碎石填充。地坪以上,主体仍为砖砌结构,顶一般为平顶,木构,敌楼内部多设柱础,四角部和墙体对称部位也设木柱以支顶二层楼板。现敌楼木结构全部缺失,敌楼地面以上外围护墙体损毁坍塌严重。门洞和箭窗多为券顶,门洞和箭窗内侧顶设过梁木条,木条全失,导致其上部皆有塌垮现象。墙面收分不显。

各敌楼内部地面敷设四~五层条砖,条砖上部为约10mm 厚灰土垫层,垫层上部为一层方砖墁地。敌楼地面墁砖多有损毁。

各敌楼间由城墙连接,城墙均为砖石结构,基础为条石砌筑,条石高度约为400mm,砌筑高度依据山势不同,上部为条砖砌筑,内部依据山势,或为山体本身辅以碎石及夯土填实,或为碎石及夯土填实。城墙顶部一般敷设三层条砖,条砖上部为约10mm 厚灰土垫层,垫层上部为一层方形墁砖。城墙总体在外侧设置敌墙,南侧为女墙,墙体每隔一段设置挡水砖。城墙总体高度约为4 米~6 米,厚度约6.5 米。敌墙及女墙略有收分,厚约480mm~600mm。

城砖主要为两种规格,条砖为370×190×90mm,地面方砖为360×360×90mm,条石高度基本相同,长度无统一尺寸。

3 主要破损概述

通过现场对金山岭长城28~32 号敌楼段实地勘测,总结问题如下:

①地基基础:31 号敌楼地基基础存在滑脱及沉降现象,其中以北侧为主,表现为上部结构严重歪闪,砌体断裂,最大裂缝宽度达到100mm。31 号-32 号敌楼段墙体部分基础滑脱,表现为南侧部分墙体垮塌。其余部分基础条石存在小范围脱落滑动现象;

②对结构造成破坏主要荷载为风荷载;

③外观:根据现场勘查,敌楼上部结构存在较多裂缝,主要分为结构沉降开裂,剪切应力破坏开裂,构造裂缝三种;敌楼及长城墙体酥碱,风化严重,表面凹陷程度已影响结构安全性;砖石结构敌楼拱顶均存在不同程度裂缝;

④本段所有敌楼顶部、地面及城墙墁砖均已丧失防水及排水功能;

⑤存在普遍植物性破坏;

⑥砖木结构敌楼残存围护砖砌体普遍存在墙体松散、粘结材料失效现象。

4 主要损伤原因分析

金山岭长城28~32 号敌楼段砌体主要破坏表现为:砌体风化、酥碱、破碎、开裂;粘结材料主要表现为裂解。砌体结构材料老化(衰退),抵抗自然界的风化作用的能力降低。

初步分析其损伤原因,一是砖自身抗损伤的能力,二是外界造成损伤的因素。两者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4.1 砌体材料的流变

流变使砌体抗压、抗剪能力降低,即使墙体上方荷载不增加,也会导致墙体裂损。在墙面出现部分的不连续竖向和斜向裂缝,类似于受压和受剪的破坏现象。由于砖与砖间的胶结材料流变特征不同,时效各异,造成的裂缝现象比较复杂,有的切过砖体,有的又沿着砌缝。

4.2 温度的交替变化

根据相关气象统计资料,当地地区气温日差大于10℃,年差不下于40℃。砖砌体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表层首先升温,由于砖块是热的不良导体,热向砖块内部传递得很慢,遂使内外出现温差,各部分膨胀不同,形成与表面平行的风化裂隙。到了夜晚,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热继续以缓慢速度向砖块内部传递,内部仍在缓慢地升温膨胀,而砖块表层却由于大气温差迅速散热降温、体积收缩,于是形成了与表面垂直的径向裂隙。再加之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体胀系数,不管是日温或年温的反复变化,会导致本来联结紧密的烧结黏土彼此分离。温度变化的速度与幅度对此风化的强度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久而久之,这些风化裂隙会日益扩大、增多,最后裂解成碎块。

4.3 水的冻结与融化

因材料老化、裂解、衰退等原因,造成砌体出现裂缝及粘结材料裂解,进而对水体侵害防护能力降低。根据近年气象资料,当地冬季日温大多在0℃以下,当气温低于0℃时,浸入砖块孔状结构或裂隙的融雪水(或雨水)从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体积膨胀约9%,对孔壁产生压力可达100MPa,导致孔壁胀裂,使原有裂隙进一步扩大,同时产生更多的新裂隙。当温度升高至冰点以上时,冰又融化成水,体积减小,扩大的孔隙中又有水渗入,这种“冰劈作用”,会使砌体加快破坏,加速裂解。

4.4 干湿引起的可溶盐的结晶与潮解

砖块中的可溶盐有原料中混杂的;烧成过程中形成的;由于毛细作用,地下水带入的;污染空气中进入砖体的等。当有水进入砖体时,可溶盐潮解,向砖体中微细的各个毛细管中扩散。而水分因干燥蒸发后,这些可溶盐随水分移动到砖的表面,开始在毛细管中结晶,狭小的毛细管必受到结晶的压力,导致微观结构产生裂隙,而这种溶解结晶,日积月累,使得砖砌体表面粉化。

4.5 物理风化的同时,伴随有化学作用

砖砌体的表面,与自然界中的雨雪水、地面水等通过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氧化等方式发生化学作用,产生新的矿物。当空气中的水分凝结于砖体表面时,可溶解吸收空气中游离的CO2、SO2、H2S 等,这些气体溶于水中形成酸,对砖坯墙体有腐蚀作用。水与砖坯中的某些化合物反应生成水合物。如:

这些反应导致砖坯表面膨胀酥化,而Ca(OH)2还可以与地下水中的Na+、K+反应生成NaOH、KOH,继续对砖砌体起破坏作用。

综上所述,金山岭长城28~32 号敌楼段砖砌体的损伤主要由于砌体材料本身(砖及灰浆)的老化、温度、水的冻融、干湿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讲,材料的老化、温度的交替变化、水的冻结与融化使砖砌体裂解成碎块;干湿引起的可溶盐的结晶与潮解以及自然界中的雨水、地面水等通过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氧化等方式,使得砖砌体表面酥碱粉化。

猜你喜欢
条石砖石砌筑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岭南传统砖石牌坊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芦果漫游数题国之四层金字塔
垒好“砖石”,芯片技术砥砺奋进正当时
中国传统砖石建造术现代应用分析
江苏淮安清江浦城墙遗址
传统木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走读三坊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