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宜鹏,游 波,李 威
原发性肝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有80%的患者首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1]。肝癌破裂出血是其严重并发症,我国12%~14%肝癌患者会发生肝癌破裂并伴有腹腔出血,严重威胁生命[2,3]。目前,肝癌破裂出血后治疗效果较差,病死率较高[4],所以肝癌破裂后远期生存者十分少见。笔者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例肝癌破裂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为肝癌破裂后择期行肝移植手术远期生存的治疗积累经验。
患者,女,63岁。主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8年,发现肝占位1个月,突发腹痛1 d”,于2017-05-01入院。查体:腹软,右上腹轻压痛。腹部微膨隆,未见胃肠型和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CT示:肝脏右叶两处占位,分别为4.4 cm×3.2 cm和2.1 cm×1.5 cm(图1),CT诊断:肝癌;盆腔积血,考虑肿瘤破裂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ALT 37 U/L, AST 14 U/L, ALB 35.6 g/L, TBIL 48.8 μmol/L, DBIL 13.1 μmol/L。WBC 2.89×109/L,HGB 75 g/L, PLT 34×109/L。 INR1.74, PT 19.5 s, PT% 42.8%, APTT 44.7。AFP 20.34 ng/ml。ANA(+)、AMA(+)、AMA-M2(+)。肝炎六项(-)。结合病史及化验检查,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紧急对症给予输血、止血及补液等措施,患者血压持续下降,考虑患者腹腔大量且快速出血,非手术治疗无法维持生命体征,遂急诊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手术顺利。继续输血补液,治疗后循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随后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初为不凝血,引流量逐步减少,后转变为淡黄色样液体,行腹水细胞学涂片检查未见肿瘤细胞。病情稳定后完善PET-CT及全身核素骨显像等检查,未见肿瘤肝外转移征象。复查心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具备择期手术条件,于2017-05-31行劈离式肝移植(带肝中静脉的右半肝)。术中探查腹腔未见种植性转移,湿纱布垫保护肝外脏器及肝癌破口,游离肝脏过程尽量轻柔,避免过度挤压肝脏。解剖门静脉右支并予以结扎,完整切除病肝,手术时间6 h 10 min,无肝期35 min,热缺血时间30 s,冷缺血时间135 min,开放血流后肝脏灌注良好,手术过程顺利,关腹前大量灭菌蒸馏水及氟尿嘧啶冲洗腹腔。病理结果:肝细胞性肝癌,中分化,大小4.4×3.5 cm,伴大片坏死,周围肝组织呈结节性肝硬化改变,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术后早期抗排异方案:CNI类+MMF+激素三联,1个月后转换为雷帕霉素+小剂量激素维持方案。患者术后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第2年每6个月复查,均行腹部超声及胸部、腹部CT,复查血甲胎蛋白,目前定期随访3年,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
图1 术前增强CT肝癌病灶特点提示肝癌为多发肿瘤,破裂肿瘤位于肝脏右叶边缘位置
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方式包括非手术治疗、TACE、肝切除术、肝癌射频消融等[5],但总体效果较差,行非手术治疗、急诊肝切除、TACE治疗方案的患者,30 d病死率分别为71%、50%、48%[6,7]。肝癌破裂患者短期死亡主要与患者肝硬化程度、肝性脑病、较高的Child-Pugh评分、较差的肝功能状况及出血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8]。所以肝硬化、血管癌栓、肝外侵犯、高血压及瘤体直径大于5 cm的患者,需时刻警惕肝癌破裂的发生。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肝癌手术可进一步加重肝损害,引发肝衰竭,所以肝癌破裂出血应首先控制出血,再进行肝癌的治疗[9]。有学者报道,肝癌破裂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是41.4%,21.1%和13.3%,远期预后较差[10]。所以肝癌破裂出血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1],另外,肝癌破裂后腹腔种植性转移机会增加,也会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存。本例患者由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发展为肝癌,肿瘤位置靠肝脏边缘容易自发破裂,且肝癌破裂后出血凶猛,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出血后循环不稳定,手术切除风险极高,遂考虑急诊行TACE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择期行劈离式肝移植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现随访3年,一般状况良好,未见肝癌复发征象。
本例患者为肝癌破裂后经积极治疗并获得满意疗效的成功病例,可对肝癌患者的治疗积累一定的经验。笔者认为,对于肝癌破裂且一般状况差的患者,可急诊止血,择期行肝移植,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短期生存率,亦有可能获得良好的远期生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