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嬗变及重构

2020-12-11 20:03徐晓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

徐晓美

(北方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语言本身是由世界和意识决定的,语言的范畴中包含有世界和意识的范畴。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其拥有自己的世界和自我的历史意识,反之,则表明世界和意识对其的外部化。无言状态和失语状态说明言说者的缺席或被另一种力量强行置于‘盲点’之中。”[1](47)话语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和解释意识形态,又能够掌握和控制意识形态,当今世界西方资产阶级不仅试图掌握世界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而且妄图掌控意识形态等文化资源的配置。因此,话语权的争夺实质上是意识形态的斗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覆盖和延伸,媒介话语权侵占的意识形态资源愈加扩大,西方敌对势力把中国高校作为渗透其意识形态的目标和重要场所,将新媒体作为政治渗透与和平演变的中介载体,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嬗变及重构问题。

一、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新媒体时代的嬗变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阐释、支配、引导大学生在对校园内外综合信息流进行认知、分析、理解、过滤之后,最终融合形成的带有集体倾向性的群体思想意识而建构和组织起来的一整套话语体系。新媒体带来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新的环境背景,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与新媒体生产传播规律相适应而实现转向,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控从教育主体走向平等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并且符合一定的社会或国家主流价值观。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指导思想,这也是大学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从195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到“05方案”的实施,高校通过以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为核心、辅导员和班干部为骨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为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发声主体。传统媒体场域保证意识形态教育通过自上而下的单向传递模式向受众传递话语信息,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处在服从、接受和被支配的地位,传统媒体为意识形态话语生产者主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判断、理论观点和舆情发展的资格和能力创造基础条件,确保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始终掌握在教育主体手中。然而,新兴媒体(互联网、社交网站、移动传媒)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按照垂直的学校、学院、教师科层组织构架的、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主体的主导地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赋予社会个体话语生产、传播的权利,消除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新媒体创设的各种各样的媒介空间增加了高校群体话语发声的途径和渠道,开放式的网络平台成为学生畅所欲言的广阔舞台,曾经受话语权支配的“失语群体”逐渐从表达的边缘走向话语的中心,让以往边界清晰、地位不平等的话语权主客体双方的界限模糊,使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握从单极走向平等。

(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表达从“中心控制”走向“空间泛化”

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实质是“把关人”把关的过程。“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最基础的理论之一,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提出。他认为,传统媒体中的记者和编辑都是“把关人”,负责过滤、筛选和加工新闻稿件,每个传播环节都会因为把关而对信息进行删减和重组。传统媒体的线性单向传播方式,使话语生产者承担着集内容信息的生产者、信息传播的编码者、传播活动的策划和执行者为一身的角色。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实践作为一种确定价值和意识形态养成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为受教育者选择信息来源、掌控信息流向的过程。高校作为“把关人”在封闭的话语渠道中决定着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过程、传播的内容和方向,从而一直占据中国精神文化战线上的主动权乃至领导权,形成话语表达的“中心控制”状态。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导致话语封闭格局开始解体,以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各类APP构建了人们媒介化的生活空间,新媒体的赋权使每个社会个体都成为“把关人”。大学生通过关注、转发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反馈,这些信息不仅不需要把关,而且成为众多传播把关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发布的信息在网络空间中交织碰撞,不断重组、裂变生成新信息,海量的信息内容使话语生产者无法进行信息的审核、加工、筛选等,“把关人”的功能在网络空间中已然失效,受众群体掌握了话语传播的主动权,成为自己的“把关人”,从而使话语表达变得“空间泛化”。

(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题从集中走向分散

中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是精神生产和分配的重要内容,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得以实现。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党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初“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等十个方面的内容[2](24),都体现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主题集中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新媒体使高校不再是孤立的象牙塔,构筑起高校与社会交互的网络空间,各类文字、音视频、图案、表情包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资源裹挟着文化、制度、道德等隐性因素,对还处于猎奇、不成熟等心理状态的大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凭借便捷、高效和吸引力强的传播方式占据大学生的注意力资源。此外,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倡导的各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不断冲击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导致大学生信仰缺失、思想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媒介化的生存方式日益融合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信息资源的掌控者利用新媒体主张社会的发展应当体现个性化的价值追求,极力倡导多元价值观存在的合理性,试图通过多元价值和主流价值意识并存,从而达到分散和弱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目的。

(四)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播从“真相”走向“后真相”

高校凭借意识形态自身的科学性才能引领社会思潮,巩固和扩大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力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65)。传统媒体因其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并且能够及时真实地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保证了意识形态教育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使受教育者直面“真相”;“后真相”则使得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丧失了掌控力。“后真相”是指新媒体“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改变了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碎片化”的信息能够满足社交个体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资讯的需求,社会个体关注自身在舆论空间中的情感宣泄以及是否获得情感共鸣,不再关注新闻事件本身的真相等。话语信息来源的渠道、内容的真伪都已不再重要,浮躁、功利、激进的情绪主义充斥着网络空间,标新立异的话题吸引着大学生群体,“真相”让位于“后真相”是当下高校不得不面对的客观舆论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很多人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五)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格局从本土化走向全球化

长期以来,掌控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事关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增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凝聚民心和团结民力,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增加了助力,《纲要》构筑起“大思政”的工作格局。从广泛的人员参与角度来看,不仅充分发挥了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的积极作用,还发挥了专业教师、助教、后勤服务人员等的作用;从时空的广延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贯穿于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从教育体制的开放性出发,建立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大、中、小、幼综合的德育体系,形成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协同育人机制和全国、省级、学校三级的协同联动机制,真正建构起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本土化格局。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主张契合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地要求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这绝不是说撇开意识形态及其各自的物质基础去“消弭”各自的不同,而是在承认事实、尊重差异和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意见交换与合作互鉴[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必然带有发起国的印记,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够广泛凝聚国际共识,增强国际之间的交流和传播,也意味着应当积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优势,加强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体系建设,搭建国际化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使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格局走向全球化。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原则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一方面阐释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权威性,另一方面展现出对主流价值判断和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塑造和导引的支配力量。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遵循新媒体传播的规律,建构适应现实生活网络化的话语体系,在建构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引导性原则

新媒体时代高校话语权的构建首先要把握引导性原则。传统的沟通对话是基于现实社会的伦理体系,新媒体时代话语是基于社交网络进行传播,开放自主的话语平台使得话语传递无序且随意。高校话语权的引导性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理性应对各种网络舆情,能够正确解读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高校可以采取显性引导和隐性引导两种方式:一方面建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阵地,提供正能量的话语产品来达到显性引导的目的;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线上线下互动,运用区块链技术让学生在体验式的沉浸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分众化原则

传统大众媒介赋权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传递呈现科层制特点,传统媒介形成的科层制空间也能够保证信息传递通道的有序性和可控性,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新媒体语境下传统的科层制话语地位已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无中心化的网状结构。高校所有个体具有信息选择的自主权,各类通信公司也为争取信息资源而推出个性化、主题化的APP、公众平台等,每个社会成员根据自身的兴趣关注不同的信息源,可以随时下载或删除APP,也可以随时关注或取消关注公众号。因此,用户面前呈现的信息大不相同,传播内容由此分化。同时,意见领袖针对原有关注信息不断创立新的关注点且加速了话语版图的分裂,通过大数据的聚合推送,信息受众形成了一个个小众话语圈。所有个体处于平等对话的网络空间,不再存在隶属关系,游离于科层组织之外,新媒体赋予个体独立的话语权,导致高校意识形态资源不断被分化,非主流意识形态资源凭借新媒体不断强势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高校应当认真分析“95后”“00后”的特点,顺应当下分众化的趋势,积极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

(三)预测性原则

新媒体语境下意识形态垄断空间被打破,话语建构要遵循分众化原则。由于在开放平等的新媒体对话场域中,所有受教育者在网络上的行为都能被一一追踪,譬如个体曾浏览了哪些网页,多长时间,是否转发、留言和评论等,这些信息都被记录、保存、分类和存档,从而形成个体的数据画像。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分析和处理,依据个体画像精准推送个体感兴趣的数据信息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从消极方面来看,个体会误认为这是基于自身意识而做出的信息选择,长期沉溺于数据推送,形成信息茧房而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从积极方面来看,为高校意识形态建构提供了操作空间,使以往倾向于宏大叙事的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进入可控可落地的微观领域。换言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强势话语主体因为新媒体的媒介赋权发生了改变,使得话语权主体不断分众为小规模群体甚至个体,信息的精准定位形成相应的较小乃至独立的意识形态空间,个体画像随着数据的累积和反馈,也使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递更加精确制导,具备一定的可预测性。

(四)整合性原则

新媒体提供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乐等多元化的话语表达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介架构下逻辑严谨、结构严密的单一话语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媒体时代高校话语系统构建不再需要把握系统性、整合性原则。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新媒介赋权带来的自我中心主义使得新媒体语境下的话语权不断裂变,部分社会个体在自身利益没有被关照时更是以新媒体作为表达诉求和情感不满的宣泄平台。高校作为培养国家社会建设者的重要阵地,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引导青年群体建立认知框架,让他们能够在复杂利益交织的话语丛林中明辨是非。话语权在新媒体构筑的微观场域中似乎是无序的,但是它的宏观表现——网络舆情却是有序的。新媒体以各种形式占领话语主体工作生活的碎片化空间,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可以及时掌握舆情演变的形成、发展和消退,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因素紧密相关。因此,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仍然需要把握整合性原则,让学生通过整合不同类型的话语内容,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学会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有效地整合社会的话语力量。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真空地带,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交锋、相互交融属于常态。阵地的争夺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尖锐激烈的;有时是非分明、简单易判,有时阵线交织、复杂难断。”[5]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必须始终与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顺应新媒体的变化,培养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始终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嬗变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的结果,需要基于话语权作为意识形态外显表达的特殊性进行重构,以增强相关工作的前瞻性和预判性。

(一)思想维度:以马克思主义强化话语引领权

新媒体时代,开放的话语场域、平等的话语地位和独立自由的话语行为破除了传统媒介话语垄断的壁垒,各种社会思潮在话语空间中“畅所欲言”,部分低俗、恶搞、偏激的内容使青年群体浸染其中,“后真相”标签下的各种网络舆情不时燃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的思想陷入混沌迷茫之中,导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也使得高校话语权的引导不断失控。在意识形态领域,掌握领导权并不一定意味着拥有话语权,需要通过有效的话语表达和传播来影响和感染听众,达到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和控制公共舆论、巩固和扩大影响力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加强领导权的建设。高校要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其自身要以具有科学性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才能引领社会思潮,“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基础”[6(]8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是我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7(]9~10)。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武装他们头脑的科学的思想武器。加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引领权就是要让青年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分析新媒体时代涌现出的各种社会思潮,以批判性思维审视新媒体产生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不断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二)政治维度:以国家认同强化话语主导权

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之前需要进行信息价值的筛选、信息素材的加工等“把关”环节,技术革新形成的多元互动的话语格局使每个个体只需要一个账号便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或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认可所发布信息的其他主体可以按照接力的方式继续传递,这意味着发布信息的个体和转发信息的个体都成为“把关人”,决定着话语传播的内容、方式和范围。因此,新媒体技术打破传统“把关人”垄断的话语权力格局,赋予新时代话语生产和传播个体“自我把关”的使命和要求。大学生的“自我把关”能力实质是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话语承载能力,因为意识形态不可能孤立存在,只能通过一定的话语系统表达并为人们所知晓。正如马克思所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存在的、现实的意识。”[8](533)话语权是统治阶级阐释并支配话语的权力,一方面只有通过话语阐释才能论证其统治地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扩大其权威影响力;另一方面,支配话语将其自身意志转化为社会主流思想和行为准则并推动社会机制的运行,才能巩固其统治地位。

话语权从根源上来自于政权的力量,必然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新媒体时代高校要重新获得话语权的主导权,首先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不同。政治认同是政治主体(个体或群体)在与政治体系相互作用联系的过程中,将自身作为某一政党或某一阶级的成员,自觉以政治组织要求规范自身的政治行为,从而形成对政治体系的价值认可以及对政治组织的方针、政策的支持和拥护。国家认同是一国公民对自身归属某一国家的认知和评价,每个社会成员首先要获得主权独立国家的身份认可,内在表现为个体成员确信自己从属某一国家所产生的归属感和依附感的情感寄托,外在体现为个体对所属国的国家制度、价值理念的认可、赞同和支持。加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就是要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让受教育者明晰国家历史、国家发展、国家制度体系,认可国家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国家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进一步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从而体现对国家制度和执政者的支持和拥护。只有让大学生首先认同自己的国家,才能在此基础上推动他们热爱和忠诚于自己的祖国,才能进一步延伸话语把关的基本底线。

(三)文化维度:以文化自信强化话语主题设置权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基于一定的制度和文化建构和组织起来的,由话语主题(说什么)、话语主体(谁在说、向谁说)、话语载体(怎么说)等要素相互紧密联系而构成的一整套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拥有解释、规范和指导社会发展方向和进程的资格、能力、身份及地位[9](104)。话语主题解决话语内容的问题,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话语主体所关注的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内容和思想,意识形态话语主题反映的是意识形态话语的主体内容和核心思想,表明对当下社会现实的解释力和对时代理论的影响力。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主题必然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主题设置,通过阐释并增强其吸引力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框架、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和历史成就。要增强话语主题的有效性,扩大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导向的影响力,就需要创设与主题关联性强、契合度高的话语语境。当前,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语境和现实状况的语境就是“文化自信”,这是“更根本、更深层的力量”。

安东尼奥·葛兰西指出:“任何争取统治地位的集团所具有的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为同化和‘在意识形态上’征服传统知识分子在做斗争,该集团越是同时成功地构造其有机的知识分子,这种同化和征服便越快捷、越有效。”[10](8)新媒体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相互影响,突破了人们接受异质性文化的时空局限和思想局限,同时,各民族也面临着文化领导权被侵蚀的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体现在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不仅有利于积极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扩张,还可以凭借对历史的熟悉和现实的亲和增强话语主题的吸引力。要强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主题设置权,应该加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把“中国精神”“中国梦”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公共议程,积极挖掘和塑造中华文明符号和元素,同时通过网络意见领袖、网络宣传员等及时发声,在时间上抢占议程设置主动权。

(四)社会维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话语价值权

新媒体话语权是统治阶级利用新媒体的阐释支配权与受众自主生产传播信息以及信息自由协作在新媒体空间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主体平等化、结构去中心化、媒介权力泛化等现象,高度契合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空间理论。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空间是指“一个介于私人领域(private sphere)与民族国家(the nation−state)的概念性空间——一个超然独立于阶级、种族、性别等现实物质性(physi⁃cality)之外的抽象理性空间”[11](4)。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技术支撑的话语平权化提供了给公众自由参与公共事务的空间,但公共空间的存在并不代表公共理性的必然存在。哈贝马斯也指出:“公共意见,按其理想,只有在从事理性讨论的公众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形成。”[12](126)由此看来,需要强化话语价值权来提升话语主体的理性意识。

话语价值权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因其规定话语表达应当遵循怎样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能够引导话语主体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体现话语的“说服力”,即以“理”服人。新媒体场域中因缺失理性表达而导致话语权滥用,使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倡导的主流价值和新媒体倡导的自我价值不断冲突。为了化解矛盾和弥合分歧,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强化话语价值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价值层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以及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系统完整地体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大学生接受并认同,需要对现实问题进行有力的价值引导和阐释,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真理性,以确定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又要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市场经济背景下个人价值的获得感和情感归属。当代大学生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新媒体时代准确定位自己的价值理想,使自己既能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又能摆脱话语权中心消亡化过程带来的价值混乱。

(五)媒介维度:以创新话语方式强化话语传播权

话语传播权主要指控制话语方式,解决“如何说”的问题。当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5后”“00后”,属于网络原住民,习惯于在媒体平台完成日常生活的“琐碎”、表达点滴的生活感悟,传统的宏大叙事风格对他们不再具有吸引力。新媒体作为当前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之间重要的沟通载体,技术赋予的媒介化空间中话语主客体双方没有先后和隶属关系,所以需要创新话语的表达方式,从而实现有效的话语传播并争夺受众群体有限的注意力资源。第一,表达形式上由单一转向立体。传统的话语表达只有单一的静态文字,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构成了立体动态传播,不仅形象生动便于理解,而且更具感官刺激。第二,表达方式由单向传递转向多元互动。传统媒体使话语客体只能被动接受传递内容,新媒体技术实现双向互动、多向互动、实时互动,使原本沉寂的意识形态场景变得“生机勃勃”。第三,表达语言从学术话语转为大众话语。学术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规范性和概括性,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阐释更加晦涩难懂,应当注重使用大众语言说出“群众想听、愿意听、听得懂”的话语。第四,表达温度从枯燥说教转为情感渗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应当与时俱进,以往灌输式、权威式的说教方式很难深入学生内心,教育效果流于形式。新媒体时代提供开放的话语语境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用有温度的话语去感染学生,用有趣的话语吸引学生,真正让意识形态教育入脑入心。

此外,要强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权,还要提升网络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13](10)。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取得新媒体行业的控制权,才能更好地建设网络生态、创新话语平台。高校应当积极树立官微平台品牌意识,更加接地气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供满足师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营造良好平台社区文化,进一步增强高校新媒体平台附着性,从而有效实现扩大话语传播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
画与理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从雾霾议题报道看政府话语与媒体话语的冲突与调适
禁止“话语歪风”——管管那些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