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侠
(北方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100144,北京)
“十四五”时期是首都教育迈向高水平现代化的关键起步期。 北京市属高校应当勇于担当首都教育职责,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北京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主动作为,以首善标准深化内涵式发展,统筹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注重学科结构布局,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全面推进以质量为核心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为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一流学科建设需要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既是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增强高校内涵式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1]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同步联动、逐级推进、一贯到底”的“双一流”建设格局。2015 年以来从国务院公布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到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办法》,确定新一轮137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465 个“双一流”建设学科[2],再到发布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均将“一流学科建设”和“内涵发展”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各省区市落实落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的“积极推动本地区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要求。[3]例如,北京市出台了统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改革任务,支持市属高校分类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特色大学和应用型大学,“重点支持若干所市属高校在国内同类型高等学校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4]在北京市教委领导下,各市属高校根据《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要求、办学类别分类标准,制订了落实《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稳步开展各项改革工作。
优化一流学科建设布局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 地方高校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区域高等教育的主力军。 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的关键节点上,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当结合国家战略部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考虑、一体推进学校总体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编制;契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历史,注重从办学积淀中全面总结学科建设经验,不断调整、优化一流学科建设布局,适应不同办学发展阶段的学科建设需求和规模结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设定学科发展目标、合理制定学科改革任务、统筹配置学科建设资源等方面举措,有效发挥一流学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 作为历经74年办学发展的北方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始终坚守“工业报国、兴国、强国”爱国情怀,努力践行“办一好大学、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从钢铁、冶金、有色行业一路走来,在不断厚实工科底蕴中主动适应国家和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求,动态调整学科布局,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由20个减少至17 个,并完成了6 个类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工作,以高水平学科支撑专业建设,形成学科专业相互促进、一体化同步式的贯通发展,办学实力持续提高。 根据2011—2020 年大学排行数据,学校在艾瑞深校友会网的全国排名由第327 名上升至第295 名,在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由第335 名上升至第298 名。 根据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数据,学校全国排名由2018年第195 名上升至2020 年第162 名。
“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5]一流学科建设,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办学积淀和优势,不断总结凝练学科特色和重点发展方向,突显学科建设重点和特色,加强高精尖学科、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实现学科建设的科学定位和错位发展,持续提升学科建设品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以及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开展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坚持“北京有我、我为北京”的服务理念,认真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要发展而且要发展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远近结合、整体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深度契合国家战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行业领域需求;充分论证、合理配置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环境条件等方面资源,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学科建设、改革发展等方面大讨论,提高学科建设各类资源投入使用的质量和效益;围绕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加强与行业领域资深专家沟通联系,做到“有目标、有追求、有安排、有规划”。
以科研特色来促进、推动重点学科方向的凝练,对提升地方高校综合实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学校根据北京市学科功能布局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求,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系统工程学科群,形成3 类学科交叉融合体,明确8 个重点发展学科方向,构建服务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以及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流学科体系,开展高相关性理论探索、应用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大力增强学校科技创新实力;重点加强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学科建设力度,开展新工科、新理科、新经管、新文法、新艺术建设,将工科做强、理科做精、文科做亮,着力培养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等新兴工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提升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水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6]对于大学而言,面对当今“两个大局”发展大势,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优化大学内部治理制度体系,特别是应当深入思考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教育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发生的新变革,积极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在线教学、远程办公等新情况。 “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主要是规范学校内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权责运行的过程。”[7]没有高水平的学院,就没有高水平大学。 随着大学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型,“学院办大学”就成为了落实“放管服”要求、推进内部治理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 大学管理重心下沉到学院,明确学院的管理权限与职责,引导学院办出特色。
学院是学科建设主体,要坚持分类发展原则,协调学院学科资源分配,制定和实施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自主确定科研平台和科研基地建设的学术方向、研究水平和发展规模,实现目标化管理、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 学校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出台《“学院办大学”实施意见(试行)》,打破传统院系设置与学科划分界限,依托13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10 个校内协同创新平台,大力开展跨学科跨学院跨行业跨企业的协同交叉,争取大项目,组织大攻关,产出大成果;积极发挥工科的学科优势和文科的智库资源,建立适应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体系,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课题开展研究,促进学校各项改革稳步实施;主动适应北京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组建信息学院,集中优势力量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和专业建设;加快融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汇聚高层次人才优势,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打造服务首都“高精尖”产业结构的研发平台;抢抓发展机遇,与国网、国电投联合成立储能技术研究院和研究中心,统筹开展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打造储能技术领域新高地;以学校伦敦布鲁内尔学院为依托,中外合作办学与学科专业建设相互促进,在国际化区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领域抢占发展先机。
大学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谋发展,而创新靠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 从学科建设层次结构看,应当坚持“引育并举”原则,努力构建“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青年学科骨干”有机融合、梯次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一方面,积极引进一批契合学科特色和发展规划的高端人才,以及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有较强学科行业领域背景、能够带动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 有效发挥校内高端人才平台的聚集功能,充分利用高层次专家在重大科技前沿与学科行业领域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努力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起一个团队、振兴一个学科。 另一方面,发挥人才“雁阵效应”,重视教师队伍科技创新,完善教师队伍梯度培养机制,形成有梯次的拔尖人才预备队。 大力支持教师加入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工程计划和项目,重点培养学术能力突出的高层次人才。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科研项目为依托,老中青教师以“传帮带”方式开展科研攻关,培养学科科研青年骨干,为其独立开展高质量科研项目做好学术积累。 学校深入开展“人才强校”工程,坚持“高端引领、强化我用、重在贡献”原则,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支持计划”和“境内外高层次人才特聘计划”,重点支持高精尖学科和优势学科等高端人才建设需求;以做强增量为目标,实施“师资队伍补充与支持计划”;不断完善“毓青”“毓优”“毓杰”“毓航”系列人才培养项目,重点培育具备承担高级别重大科研任务的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懂创新、会服务的一流学科科研队伍。
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需要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从学科建设能力水平看,应当把“突出学科建设实效”作为硬杠杠,构建完善的学科绩效评价体系、科技创新激励体系和服务体系,将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纳入人事、科研、研究生培养等考核体系;强化激励约束、考核验收,完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把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转化为全面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动能,不断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学校制定了《优势学科及优势建设学科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学科建设经费管理,重点考核建设周期内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提高项目绩效奖励比例,实施高端科研成果奖励;健全分类设岗、分类评价、分类管理的评价机制,实行高层次人才目标管理,淡化年度考核,强化聘期考核,学院负责日常管理与年度考核,持续优化学校学科学术队伍层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