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摘 要: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可谓“一纲多本”,即一本课标总纲要,多种版本的教科书,可谓百花齐放。为形成配合,各个地域都需要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对教材形成有效补充。在构建数学课程时,教师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课程构建程序、课程执行计划等内容做出评估,以促进学科课程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构建;校本化
数学课程校本化构建,其设计操作有诸多优势,值得我们做深入研究和探索。一版教材要做到适合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不可能。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統一课程的校本化研究。所谓“校本课程”应该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校本课程”的创造研发,即定位学校,立足学校,自编教材,顺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但又相对独立。而另一种为“本校”课程开发,也就是省编教材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其实第二种形态更接地气,因为它能贯彻实施到日常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既可以按照省级教材的课程设置实施教学,又可以大大降低教材对教学的钳制和束缚。教学中,我们可以本着对教学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为教材“挑毛病”,求全责备地开展批判性审查。本文将以北师大教材为例,结合笔者教学经历,谈谈我校高年级老师对数学教材校本化实施的几点经验。
一、导入:开门见山前先做牵引式铺垫
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师是执教者,也是课程的构建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整合校本课程资源信息,为课程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如“有趣的测量”一课,教材是编排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之后,是对前面所学的一次梳理和总结,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完之后,可以很快应用,能够应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但课本受到篇幅版面的限制,开篇就直接提出实验要求:分好小组,先制订度量方案,再动手操作,测定土豆的体积。
严格来说,在做实验探究之前,梳理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然后出示泥捏玩具车、钥匙、红薯等外形不规则的物品,先让学生尝试测算泥捏玩具车的体积(可以通过揉捏挤压将其改造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等规则形状,然后依照体积公式计算出体积),再出示红薯,问:那这个物体的体积又该如何测算呢?能揉捏变形吗?分切开来呢?以前常用的办法还有效吗?现在又该如何是好?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研究一下,像这样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又该如何测量体积,让我们一起进行一项伟大的研究吧!
这样的导入匠心独运:从规则图形的体积跳转到不规则图形的体积,从有公式可依到没公式可依,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最近发展区触探到未知领域,让学生产生追查探秘的心态和动机。而纵观全套数学教材,需要设置这样的铺垫性导入的课程数不胜数。应该说,教材编排上的一些缺漏,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了我们提供创新的机遇和机会。
二、演示:化抽象概念为操作直观
深耕一线的教师在教学技能上有着丰富的创造力,可惜有些创建和创举是零散、断续的,有时甚至是昙花一现,只是一个念头的萌发,转瞬即逝,再加上理论功底的欠缺,他们很少将自己从实践中总结到的经验和理念升华到理论高度。但教师可做有心人,积累素材,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结合班级实际,对教材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和处理。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课本给出的材料是勾画出具体物品的轮廓,这些长方体物品的“顶点、棱、面”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图片,这时可以结合本地特色(陶泥县),取一堆陶泥,往桌面上一摔,摔打出一个平面,再拿起来沿着与原平面垂直的方向重新轻轻一摔,又出现一个新平面,两个平面交会的地方,形成一道凸出的线条,它就叫作“棱”,第三下与前两下摔打的方向都垂直,此时在桌上摔出第三个平面、三条棱。而这三条棱交会于一点,就是所谓的“顶点”。再摔三下,一个中规中矩方方正正的长方体就映入眼帘。
此时的他们惊呆了,即使是最抗拒学习的学生也能被吸引过来。一块陶泥,一个桌面,轻轻松松摔打几下,就把长方体的几个特征概念“面”“棱”“顶点”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这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教学设计,能达到多媒体课件望尘莫及的神奇效果。
三、计算:换复杂为简约
化简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教材中有不少简化内容,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在课程构建时,需要集合更多简约操作方法,充实课堂教学,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数学,顾名思义,就是数字的学问,可数字是一些极其抽象简略的符号,没有图文那样丰富的含义。如果一堂数学课从头到尾都是演算练习,学生就会被一个个数字符号弄得晕头转向,除了加、减、乘、除,就是x、y、z,像一堆程序乱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减少计算的复杂性,这也是课程构建的重要内容。丰富课程教法资源,给学生准备更多学法指导内容,这是数学教学最为需要的课程内容,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利用更多渠道展开素材搜集,为课程构建提供信息支持。
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练习时学生往往被烦琐庞杂的计算弄晕头,瞻前顾后,弯曲的侧面积要计算,两个圆形的底面积也要计算,有时还要凭空想象拼连几个面,经常自乱阵脚,写到作业本上也是乱糟糟的,教师批改作业时看得眼花缭乱。而这一切就是圆周率在作祟,因为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增加了计算的难度,如何是好?许多经验老到的教师教学时先将圆周率晾到一边,完成其他数字运算后,再来赋值计算。可许多学生屡教不改,依然我行我素,还是习惯性地按顺序计算。其实这时完全可以将圆周率视作字母,用符号π表示,等到运算完所有实数后,得到含有π的类似代数式,再来给π赋值,如100π=314。而如果没有要求π赋值,直接写成100π也行。
又如在教学比例尺问题时,遇到计算实际距离,学生只要理解了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这个问题就不难。具体操作时可先化单位,如1∶170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7000000倍,1厘米变成17000000厘米,折算成千米就是170千米。如果图上距离是3厘米,就可以直接按比例乘以170,等于510千米,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计算程序,省出时间来分析推理。
四、比较:化模糊为清晰
课程资源信息来源极为广泛,教师需要做出整合和筛选,在具体操作中,不妨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对接教材相关内容,对更多生活化的数学案例进行整合处理,以吸收到课程之中,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素材内容。第十册“分数应用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难点在于研判单位“1”是否已知,是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教师煞费苦心归纳出:如果单位“1”已知,就用乘法计算;如果单位“1”未知,就用除法计算,多加少减,学生还是掌握不了呢?应该说教材在编写时过于乐观——只安排3课时容量,却要求学生会解分数应用题。殊不知,这可以难倒大批中等偏下的学生。教师绞尽脑汁总结的诀窍,看似制胜秘籍,或许机械套用时偶尔奏效,因为它只是符合成年人的胃口,要学生真正领悟却非常困难。因为老师提炼出的这些口诀增加了难度,所以,这样自作聪明的做法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鉴于上述原因,在教学“分数混合运算(二)”时,不妨采取“比较”这一教学策略,先出示例题:在一次明清古玩拍卖会上,竞拍首日拍卖了65件古董藏品,次日拍卖量比竞拍首日增加了 ,次日的拍卖量是多少?学生试着作图分析解题后,老师点人上台展示,这时还是有一些学生一知半解,老师循循善诱:如果次日拍卖量比竞拍首日拍卖量多1件,那次日的拍卖量是多少?(65+1=66件)那现在竞拍次日比首日增加 ,就是65+ ,学生立马跳出来反对:这样不行! 是一个比较量,不是具体数量,不能相加。那这到底是几件呢?次日的拍卖量到底是多少呢?
接着增设一组对照练习题:①公寓楼高9米,办公楼比公寓楼高 ,办公楼高多少米?②公寓楼高9米,办公楼比公寓楼高 米,办公楼高多少米?这两题只差一字,但意思全变。学生没出错时,教师可佯装露馅,引诱学生继续追查,直到查明真相!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进行思辨,对分数问题的认识更加透彻,教学难点不攻自破。
我们常说的数学教学要“营养味美”。“营养”主要指的是学习素材,“味美”则指学习方法。而小学数学教材校本化实施就可以做到“两全其美”。“营养健康”就是让学生学到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味美”就是学习方式要符合学生口味,让学生爱学乐学,将课本知识烹饪成美味可口的“校本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