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提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活动空间,支持幼儿自主选择、主动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因此,我园结合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将户外游戏场地进行全面规划、空间重建和有效利用,给幼儿营造一个开放自主、宽松自由的户外生态游戏场地,构建幼儿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的课程,为幼儿锻炼健康体魄、提高探索兴趣、提升交往能力、发展审美情趣等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以幼儿为本”创设空间的理念是我们的共识。在统筹规划阶段,我们围绕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哪些空间是可隐含教育目标的?哪些空间是便于利用的?哪些空间是需要进行加工和重整的?哪些是能满足幼儿发展和需求的?哪些是对幼儿有挑战的?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成熟思考,我们对户外空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1.广泛发动人员,全面参与
启发幼儿大胆参与畅想自己的“乐园”,同时鼓励教师参与规划,并挖掘家长资源来参与设计,共同为重建户外生态游戏场地出谋划策。
2.综合园所实际,反复考量
根据园所各空间的地理位置、大小、环境、阳光照射等因素,结合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我们将游戏区域重新进行审议和改造。如原来的沙水池建立在塑胶场地边缘,扩建会使塑胶场地缩小,减少集体活动空间,且使用时会干扰旁边的班级,于是我们决定异地重建。根据沙水池建设的大小标准,大家共同审视校园的各户外空间,最后决定将沙水池重建在大门北侧低洼的绿化丛中,这里东侧有一堵墙,中间有一棵大树,场地对面有一个假山的景观,三面通透的场地上,上、下午幼儿都能在舒适的环境中游戏,中午的阳光还能将沙池暴晒消毒。
3.科学合理统筹,有效规划
在户外游戏场地整体规划和设计时,我们侧重考虑的是整合已有的空间资源、大型器械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利用。一方面考虑幼儿与环境的融合。哪些空间是幼儿喜欢并可以拓展的?哪些器械是幼儿喜欢并可以搭配利用的?空间改造后如何分流幼儿?另一方面要统筹环境、区域之间的融合。如在平整的草坪上开辟娃娃家后,我们将其对面的树林挖空调整,使之具有拓展游戏情节的可能,具有开展运动、休闲的功能。当然每个区域空间的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的改变,教师观念的改变,幼儿能力和兴趣的发展变化,都会让空间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我们努力让空间与课程浑然一体,共同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应。
幼儿园的户外生态游戏场,隐含了对幼儿进行健康、科学、社会教育等功能,是促进运动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审美能力等有效发展的区域。为此,我们在根据园所场地的大小、班轨的设置、幼儿的兴趣需要及场地重建的目标等科学规划空间的基础上,反复斟酌,努力做到整体把握,科学设置。
利用户外廊檐和绿化区域开辟了丛林探险区,狭长茂密的大树林打造了多功能爬网区,楼顶的阳光房设置了攀岩区,硬质地面的消防通道设计成骑行区,地面松软的小树林开辟了挑战区,扩大和拓展后的种植区场地设立了园艺区,平坦幽静的绿场建立了生活区,大而平整的塑胶场地开设了足球区、篮球区、建构区,利用低洼地重建沙坑水池,并把挖出来的泥土在合适的区域堆建隧道和土坡,设立综合游戏区。这些活动区域的开辟不仅使幼儿的活动丰富多彩,同时也使课程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蒙台梭利强调环境是第三任教师,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能让幼儿与环境及他人积极交流、和谐相处,萌生幼儿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因此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一直秉持着“亲融自然”的理念,努力构建“五显”环境,使园所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个土坡、一弯小道,角角落落都具有教育的价值。
1.让环境彰显生机
户外游戏场地的建设融自然再生。结合园所丰富的绿化资源,我们进行规划和调整,如在冬天把休眠期的果树移植在一起,把6棵柿子树变成了柿子林,把5棵枇杷和4棵杨梅变成了夏季采摘林……在造型上,以消防通道的带状突出林荫大道的“线感”,如樱花大道、银杏大道等;以面状寻求林木簇拥的“块境”,如桃花林、杜丹园等,兼具观赏与遮阴功能,丰富着园内的角落。户外游戏场地围绕绿化、美化、教化梯度的不断升级,使各区域的教育价值、课程意识、学习场景得到充分利用。幼儿徜徉校园,可感受依四时而开的各种花草,会自然而然地引起注意,激发内心亲近的愿望。
2.让环境凸显安全
《纲要》中明确要求“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活泼好动,但是动作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安全性是环境创设的基础。在丛林探险区,我们以树桩、平衡木、轮胎、木桥为主要材料铺设了通道,不仅要考虑材料的大小、高低、宽窄、埋放的距离,还要思量探险游戏路线、道路宽窄、植物高度的因素,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能力和挑战的需求,同时还要方便教师观察和指导需要,在充分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让环境映显探究
幼儿精力充沛、充满好奇,丰富的场地区域设计,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和发现的欲望。如在沙水池的建设中,我们利用场地中间的大树来设置立体空间,定制了一个钢结构的休息平台,幼儿上平台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攀爬螺旋杆、轮胎坡,还可以爬绳索等,幼儿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感受户外活动的乐趣。又如种植饲养区的阳光房里,除了有农具,还有温度表、放大镜、软尺、绳子等工具材料,为幼儿探索自然提供了便捷。在创造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专注于为主动学习、自然发现和自由探索提供机会和平台,引发他們无穷的探究。
4.让环境优显童趣
户外生态游戏场地的建设中既要体现匠心之美,更要体现人文精神、儿童情怀。消防通道周边新建有种植饲养区、各种花圃、树果林;塑造胶场地四周开辟了丛林探险区、野战区、建构区等各种活动区域,众多的区域在使用中能串联起来。各个空间的有效利用给了孩子们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花草之间感受自然的变化,在与虫儿近距离接触时了解生命的奥秘,在摘取播种中感受劳动的快乐……由静而动,灵动结合,融合再生,使生态游戏场地不仅是一个月月有花的“花园”、季季有果的“果园”,而且还是处处幼儿锻炼身体、快乐嬉戏的“乐园”。
5.让环境推显创新
物象有限,意象无穷。教育是基于物质、超越物质的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再造,这是物型课程的实质所在,也是江苏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新常态之所在。学习并借鉴这一理念,我们在建设户外游戏场地中,加入以幼儿园名字命名的吉祥物石娃和水娃,利用大小不同的轮胎绘制了它们不同的动态;开辟了富有创意的游戏天地“创乐园”,结合花圃设置了鹅卵石、砾石、青砖等不同材料铺成的小径;在涂鸦墙、涂鸦区,投放轮胎、木桩等自然物和废旧材料供孩子进行创意涂鸦,存储区中的小木房里存放了画板和作画工具,可以让幼儿适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由此,户外运动场其实是一个孩子们开展创造性游戏的世界。
户外生态游戏场地建设的初步尝试和实践探索,让我们树立坚持“亲融自然和谐成长”的理念,在立体空间的利用、空间隐含的功能、物型课程环境的打造上,做出更科学、适宜的设计和优化。户外生态运动场地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会随着实践的运用和发展的需求而不断深入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