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

2020-12-10 06:46喻孝玲
公关世界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

喻孝玲

摘要:翻译不仅是翻译成为另外一种语言,也是在传递信息,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文化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的媒介,向读者展示外国文化,塑造异域文化身份。本文立足于翻译和文化两者的关系,着重分析文化翻译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哪些措施可用来塑造异域文化身份。文化身份具有开放性,译者要能顺应语境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不被强势文化中心论左右,保留异域文化的本质,再现原语的文化特性。

关键词:文化翻译 异化翻译策略 文化身份

一、引言

就本质而言,翻译活动实则是一项多元文化交流活动,改变语言符号,文化得以传播、融合。有的翻译理论家认为,翻译不过是两种文化的接触和对话。但在后殖民理论学者眼中,翻译如同创作,能把原作的文化特性重现呈现给目的语读者。韦努蒂(Venuti) 称翻译为“对文化身份的塑造”,“翻译以巨大的力量构建着对异域文化的再现”(韦努蒂,2001)。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无论是译者选择的翻译材料、运用的翻译策略,还是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传播效果和获得的评价,都会受到各种文化因素影响。研究文化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可从该视角入手。在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文化翻译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哪些措施可用来塑造异域文化身份。此外,本文提倡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塑造、重构原作的文化身份。

二、文化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我国大多数翻译学者认为,“文化翻译”就是把原语独有的文化内涵或因素翻译出来。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进步的产物,语言文字也是一种文化信息符号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向读者传递社会文化信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者的文化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前者的影响。正因翻译的这种独特性,要么排斥原语中的文化,要么就会吸收原语中的文化,这两种可能性都会重塑原语文化或異域文化。翻译文化时,也应该如同翻译其他文本类型一样,遵守翻译的基本原则——“信”,即“原语的文化内涵如实地转换到目的语中,换言之,在文化层面,要信于原文”。然而,不同语言各具特色,其中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文化。是以,翻译改变了原有的语言符号,依托原语表达方式的文化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原语文化系统的缺失,译文难以分毫不差地在文化上分忠实原文,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文化翻译也就无法进入一个理想层面。

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语言本就是传递文化信息的载体。文化随着语言的出现而形成,而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寡淡无奇,二者相辅相成。所以,翻译不单单只是变换语言符号,更应准确无误地把原语内容和文化信息翻译出来。要做到这一点,把原语所蕴含的文化译出来则十分重要。译者若不熟悉原语的文化背景,对原文的理解容易出现偏差,就更不用说能做到忠实于原文,把文化信息准确表达出来;若对本土文化似懂非懂,必定难以重构译文,译文的质量也会深受影响。

三、文化翻译对文化身份的塑造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身份,通常都是伴随着特定民族或族群而生。研究过程中发现带有民族印记的特征则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身份 (王宁,2000)。每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尽相同,语言符号各有差异,其精神风貌迥异,各自生活方式互异,因此每个民族必有与众不同的文化身份。

翻译是一种“超越文化的过程”,即在目的语中重新塑造原语的异域文化身份。韦努蒂认为,翻译带来最大的社会反响是重塑文化身份。从一个角度来说,文本描述一种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代理性,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身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原来的文化身份表达方式发生了改变,翻译过程中则需根据目的语的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重新塑造其异域文化身份和形象。重造原语文化身份,通常可从以下两种方式入手:其一,重塑(重新塑造原语文化身份),为满足目的语中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已意识形态和政治需要;其二,重现,由于翻译具有开放性,译本面向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往往需要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质,客观真实地展现其社会文化身份,即重现(华汀汀,2003)。

1.文化身份的重塑

把原语翻译成另外一种目的语,会提高目的语国家或民族对原语社会文化的关注,对原语社会文化形成一种或尊重或蔑视的态度。勒菲维尔认为翻译既能改写文化,也能操纵文化(Lefevere,2004)。译者为了满足翻译需要,或多或少会“改写”原语文化,甚至还会“操纵”原语文化,推翻原有的,重新塑造一种新的文化身份。

翻译是译者进行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译文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作品,结合了该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相。所以,也可把翻译视作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在文化霸权主义意识形态中,阐述语义和文化现象要求译文要用地道的英文,语言自然流畅,内容通俗易懂,如同一篇地道的英文原作。为达到这一翻译目的,译者会去掉两种文化的差异性,重新塑造原语中的文化身份,这就会看不到原文中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身份。在韦努蒂(Venuti)看来,若说文化翻译是一次文化交流,说它是一次文化侵吞、文化征服活动更准确。(Venuti,2006)。若想译文在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同时能塑造异域文化身份,译者通常会采用某些翻译策略来满足翻译需要,比如,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等等。译者如果处于强势文化,那么翻译作品时会采用比较随意的翻译方法,对译文的要求也不会很高,能达到交际目的即可,不会花过多的笔墨去描述弱势文化,甚至还会刻意篡改(张景华,2003)。

2.文化身份的重现

在文化翻译采用的翻译策略上,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Venuti)推崇用异化翻译法,主张把语言“异国情调”原汁原味翻译出来。该观点与我国学者鲁迅一致。鲁迅先生也认为翻译文化时应尽量保留“洋气”,反对使用归化翻译法,而所谓的“洋气”,则是“必须有异国情调”(陈福康,2008)。异化翻译法已受到不少文学翻译理论家的重视,翻译重心转移到了外国文学作品的异质成份上,同时他们也力求保持异化和归化的平衡(孙致2002)。为了更加阐述文化身份重现,请看以下两则译例:

He made you for a high way to my bed;But I,a maid,die maiden —widowed.(W.Shakespeare:Romeo and Juliet,3 ,3 ,134 —135)

a:他要借着你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朱生豪)

b:他本要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怜我这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方平)

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会赤裸裸地提及与“性”相关的话题,比较含蓄。但是,西方国家表达“性”都是直接宣之于口。朱生豪先生的译文符合我国传统文化表达习惯,把 “to my bed” 委婉地译成了“相思”,把“die maiden —widowed”译成“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原文描述的是一对处于热恋期的情侣,已秘密举行了婚礼,但西欧少女渴望在肉体上也与之结为一体,实现完整的结合。但朱译文只体现了精神上对另一半的“相思”,和原语要表达的意思还相差甚远! 方平先生完全采用异化翻译法,尊重莎剧的艺术形式,同时也表达出了原语的“神味”,符合西方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相对于归化翻译法,异化翻译法更能译出原文的文化内涵,重新再现文化身份特征。

综上所述,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传播可通过翻译来实现,转换语言符号,传递文化信息。文化则是一个民族各个方面的综合,其中包括文化知识、经验、价值观态度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到文化的影子。人类社会现有语言已有数百种,都离不开历史文化背景。故而,在翻译过程中,势必要把文化这一因素考虑其中,译文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信息,真正遵循了翻译的“信”。

四、结语

民族不同,其文化也与众不同,因而文化差异性则是整个翻译过程中需要解决得最大的难题。对文化背景理解的深浅直接决定了译文的质量。不了解原语文化,译者就无法准确理解原文,译文的文学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更会影响译文传播文化的效果。把文化身份引入翻译是为了译者更加透彻地理解原语。透过语言形式的表象,读懂隐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厘清其后的政治关系、社会因素。一部译作采用哪些措施可塑造异域文化身份,塑造的文化身份又是否经得住推敲,译文是否符合目的语文化表达习惯,是否对其文化产生冲击和影响,这两种不同文化身份是否存在矛盾冲突,等等,这些因素都因考虑在内,译者才能更深层次地认识到翻译原文的意图、理解原文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我们可从文化身份这一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全球化发展,如今语境也呈全球化发展,则要求文化的发展也要多样性。此外,随着翻译的提高,准确无误译出原语文化身份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可采用异化法去弥补文化空缺,塑造文化身份。

参考文献:

[1]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 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2006.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华汀汀.文化身份与翻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5):90 -92 .

[5]刘亚猛.韦努蒂的“翻译伦理”及其自我解构[J].中国翻译,2005,(5):43 - 45.

[6]王寧.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方与中国[A].文化研究(第1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从迷茫到认同到超越
《女勇士》中鬼的意象分析
在文化改写中建构第三空间
游移人群的生存空间与身份认同
黄玉雪小说《华女阿五》的文化范式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身份的特性
从领导形象看20世纪50—70年代民族小说的文化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