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摘要:针对在城市公共场所依然随处可见公示语译文中出现的语言及语用问题,本文从“一带一路”背景出发,讨论了公示语翻译的战略意义和呈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翻译原则和策略。通过研究公示语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促进公示语翻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加深对外沟通和交流的层次。
关键词:“一带一路” 公示语 翻译策略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公示语翻译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的简称。其意义在于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任何的经贸文化往来都需要语言的沟通,“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语言文化的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地域广阔,国家众多,民族宗教等问题复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60多个,官方语言共有 53种,逻辑思维和文化差异也大相径庭,因此准确有效的语言沟通是各项活动往来的必然基础,这就要求在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需要铺垫和加强语言的建设,让语言不再成为各个国家往来的障碍,而是沟通交流的润滑剂和催化剂。翻译不仅仅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与文化的服务工具,更是我国文化对外友好发展和宣传的有效途径之一。
而公示语成为中文和其他语言在各项经贸文化活动中的一个天然窗口,公示语在所有公共场合及各种社会生活服务场景中广泛存在,直接反映了我们对外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也展示了我们的文化形象,准确有效的公示语翻译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文化服务中具有重要意义,提供理解和交流的语言基础,提高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性,创造语言和文化的融通,传播和发扬沿路文化,由此可见,公示语的翻译代表着我们对外文化的输出能力,也反映了我们语言人才的培養建设水平。
二、公示语翻译的现状
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研究视角多样,其中不少着重研究了公示语翻译的技巧和策略,因为公示语翻译的确存不少问题和不足,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对翻译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公示语翻译的策略,有必要对公示语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刘丽芬教授将公示语英译错误总体上归为语言失误和语用失误。公示语翻译的质量与主观因素有着必然联系,即译者的主观能力和意识问题。接下来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目前公示语翻译的主要问题。
1.语言失误
语言失误包括正字法错误、语法错误、词汇错误。正字法错误包括拼写、大小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词汇错误为用词不当,还包括词义、搭配、歧义、词性、色彩及文化内涵等方面错误;语法错误主要表现为单复数、词性、词序、人称、时态、语态、冠词等方面的错误。随着国家出台并推广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城市公共场所的公示语翻译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规范,公示语翻译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语言失误问题下降。但是在某些地方,公示语翻译质量仍然堪忧,尤其是某些明显不符合语言规范和语法规则的错误,有碍城市市容。比如,在某办公区域,“办公区域,请勿进来” 的翻译为“OFFICE AREA, PLEASE DONT COMING”,此处出现了明显的语法错误,来者会对该公司产生负面的直观感受。
2.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包括死译硬译、译文累赘刻板、交际信息失真、中式英语、文化误解、场合不当、问题错误、语义模糊、公式效果不佳等问题。此类问题主要反映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如在某写字楼入口处标识语“须佩戴口罩进入”的译文为“Must wear a mask when entering”。很明显,此处译者直接按照字面意思进行了翻译,看似语言无误,意思也传达到位,但语气显得生硬严厉,给人不悦之感。较为妥帖的翻译为“A mask is required when entering”。这样语气适中,既不会显得过于生硬,也不会过于温和而不能体现出强制作用。这种情形需要译者充分发挥主观意识,理解文本的出发点和所处环境,采用适宜的翻译方法,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又能达到公示语的展示功效。
3.译者能力问题
从译者的角度来看,译者在翻译公示语的时候,是充当了语言和文化翻译的责任人,应当是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然而现阶段,翻译人才层次不一,良莠不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翻译作品质量高低不一。对于翻译这个职业,当前社会上多数人还不能真正从学术角度理解翻译工作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懂外语就能做翻译这一认识上的误区还普遍存在。译者应当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充分认识译者在承担翻译工作的责任意识,即翻译工作的重要性,语言文化交流的使命感,对外文化展示的大局意识,传统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
三、公示语翻译策略
目前为止,公示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研究视角多样,包括语用学视角,跨文化视角,文本的交际功能视角,研究目的论,美学视角等等。公示语翻译是一种应用型文本翻译,应当规范翻译,并且需要置于跨文化交际的视域中进行研究,既要考虑当前文本信息,也要考虑目的语受众,同时还要兼顾到公示语译文的使用环境问题,充分把握语境、文化、交际角色等因素对成功公示语翻译的制约作用。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公示语翻译策略。
1.遵循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原则
公示语的翻译中,有不少可以归类为固定类标识语,根据《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分为交通、旅游、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医疗卫生、邮政电信、餐饮住宿、商业金融等九个领域,《规范》提供了国家标准所出版的“官方解读”,涉及了公共领域的常用名词和短句,为城市公共场所的中英文标识语提供了范本和标准,在很大程度了统一和规范了之前一词多译、翻译不统一、误译、漏译等问题。因此,在公示语翻译之前,译者需要仔细研究《规范》,确保自己的翻译符合译写规范,尤其对于文本中和《规范》中相同和重合的部分可保持一致,避免前后不一致、误译等问题。对于《规范》中未涉及的部分,译者也要灵活应变,不能生搬硬套,照猫画虎。
2.充分研究文本,体现文本的交际功能
公示语是一种应用型文本,在进行公示语翻译时,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公示语文本的类型,从语言特点,所处环境,交际目的,译入语受众接受度等方面出发考虑翻译策略。
如在某地铁上的一处公示语“老弱病残孕专座”,被译为“The seats are reserved for the aged,children,the sick and disabled,pregnant women. 显然,此表述过于冗长,译者并没有考虑到文本特点,地铁公示语,应当言简意赅,信息表达清晰。另外该译文完全照搬中文,将乘坐此座位的群体进行了定义,暴露了群体的隐私,不符合译入语受众的表达习惯。此种失误没有研究文本特点,忽略了受众的文化特点和心理因素,进而会引起受众的不满。较为合适的译法应为“Courtesy Seats”,简单明晰,达到地铁公示语的呈现效果,也充分考虑到了受众方的文化习惯,接受度高。
3.熟悉中西文化差异,符合译入语文化习惯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动。公示语翻译往往涉及到两种文化的差异碰撞,译者的文化立场和译入语受众的文化立场在政治、经济、地域、传统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引起理解的偏差,并给翻译带来难度,因此公示语的译者需要具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沟通能力,实现有质量的翻译。
在20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了很多此类主题的公示语译写文本,笔者也见到一些不规范的翻译。比如在某行政大厅的门口有“请出示绿码”的告示语,其对应英文为“Please present green code”。显然这里译者字对字翻译过来了,但是没有考虑到“绿码”对译入语受众产生的困惑。绿码是今年环境下产生的新生事物,其准确的概念应该是“健康码”,表示持有者目前是否来自疫情高危地区或者其自身健康情况的反映。而且“健康码”这一措施目前只在局部国家和地区实施,并不是众所周知的事物,因此为了减少文化认知的困惑,应当准确翻译,比较合适的翻译为“Health code is required”,这样受众能容易理解“绿码”是与身体健康有关的二维码,起到更为有效的沟通作用。
四、结语
公示语翻译是我们“一带一路”战略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不仅是与周边沿线国家的进行经贸、文化、生活往来的语言沟通的桥梁,也是我们展示对外文化的一面镜子。“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公示语的翻译也充分地反映了我们国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共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的这一新理念、新思路。研究公示语翻译有助于我们更为有效、深层次地推进对外我国对外交流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项目课题:本文系江苏省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京市城市公示语翻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19SJA2116)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徐建国.外宣翻译的名与实——20 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述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3-96.
[2]刘丽芬.中国公示语研究进展与前瞻[J].中国外语,2016(11):53-58
[3]王银泉,陈新仁.城市标识用语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J].中国译,2004,25(2):81-82.
[4]黄友义.中国特色中译外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J].中国翻译,2011( 6) :56.
[5]周政权.公示语翻译研究:理论回顾与反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