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婷,朱珊蓉
(武汉市第八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0)
医院感染往往是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所以,医院需要强化预防意识,增加对感染因素的控制,履行医院职责。医院供应室的设立初衷即是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医疗用品,并用对有细菌和病毒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医疗用品的卫生状态[1-2]。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供应室的作用可见一斑。基于此,本研究以自愿和随机的原则选取我院过往接收的病人共80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产生的实际影响,研究内容归纳总结如下:
随机选取我院已实施和未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住院病人(2019年03月~2019年06月)分别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观察组病人中男女比例为21/19,病人年龄均在41~72岁,年龄平均为(56.7±3.41)岁;对照组病人中男女比例为22/18,病人年龄均在43~71岁,平均为(57.4±3.68)岁。两组病人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病人所需要的医疗用品,供应室均施以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其前提下加以强化护理质量控制,加强的方面如下[3]:
(1)健全供应室的消毒隔离规定,消毒隔离规定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应对消毒隔离规定进行补充和健全,规范并明确消毒隔离的各个环节及流程,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和管理意识。将不同区域的操作要求规范化,培训高压灭菌器使用方法和保养维护,健全无菌用品的监管系统。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工作时要严格遵照消毒隔离规范进行操作,随着医疗服务的升级和变革,系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健全。(2)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大多数医院对供应室的护士开展的技术培训机会较少,知识储备无法持续更新,使得其责任感和专业素养难以进一步提高。所以,应基于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仪器及其他医疗用品的使用状况,定期对有关工作人员组织技能培训,加强对医院感染预防的认识,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不仅能够提高工作质量,而且可以有效预防自身遭受感染。鼓励供应室护士积极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3)加强对供应室消毒灭菌的监督,加强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供应室的消毒和灭菌缺陷并提出解决方案,保证消毒和灭菌的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4)加强无菌医疗用品的放置和发放,医疗用品在经过无菌处理后要对其灭菌质量实施检查,保证其消毒良好后再进行发放。当每个部门接收到供应室分发的无菌用品时,必须做好签收工作,并在供应室预留仪器发放表,以便在供应室中查询[4]。
实验测验数据经过整理后均在SPSS22.0中依次录入并展开统计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感染发生率应用(%)表示,施以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病人经过不同的护理质量管控后,40例观察组病人中仅有1例出现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50%,而对照组中有有10例出现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5.00%,前者比后者低了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医院对于社会来讲具有重大的意义,其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挽救生命的重大场所。但是,伴随着医疗纠纷在近几年的不断涌现,医院和病人的关系都受到了及其严重的影响。医院里来往人群密集,感染因素难以控制,导致院内感染的现象比较普遍,供应室医疗用品的消毒不彻底是最重要致病因素之一[5]。它不仅会对医疗质量和本院形象造成不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会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加大供应室的质量控制力度,提高护理质量,可以大大降低医院感染率。在护理质量控制中,要强调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强化专业技能,将重点环节的实际操作规范化、流程化,达到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的目的。首先要完善并规范消毒隔离,确保消毒灭菌等实际操作的安全性,每个岗位分工要明确,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完成消毒和灭菌工作。其次,要强化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得其能够掌握消毒灭菌的最新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加强监督力度,保证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尽职尽责,确保消毒灭菌的各个环节都以高质量完成。本研究中,两组病人经过不同的护理质量管控后,40例观察组病人中仅有1例出现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50%,而对照组中有有10例出现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5.00%,前者比后者低了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在供应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中施以护理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改善病人的预后,具有突出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