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设施化熟料栽培优质高产生产技术①

2020-12-10 09:18李德志周前锋史海军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装袋玉米芯菌袋

李德志 周前锋 史海军

(1江苏省丰县师寨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江苏徐州 221713;2江苏省丰县农业农村局 江苏徐州 221700)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蘑菇核糖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防病抗癌功效,是一种相当常见、味道鲜美、药食两用的食用菌。研究平菇设施化熟料栽培优质高产生产关键技术,实施周年栽培模式,对促进平菇产业化发展、商业化运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1 品种选择

1.1 品种分类

平菇品种根据子实体发育温度可分为:高温型(子实体发育温度12~36℃、适温22~28℃);中温型(子实体发育温度12~30℃、适温20~26℃);低温型(子实体发育温度2~26℃、适温13~22℃)。

1.2 栽培季节与品种选用

品种选用应根据不同出菇季节合理安排:以华东地区为例,夏季栽培品种应选择气温在25℃以上仍能出菇的高温型品种;早秋及春季出菇品种应选择中温偏高型菌株;秋冬出菇应选择适宜温度范围广的中温偏低型菌株;冬季栽培宜选用出菇温度在5℃左右的低温型品种。

1.3 菌种质量要求

选用菌种应符合以下标准:菌株活性大、菌丝生长旺盛、出菇性状良好、抗逆性强,菌丝体健壮洁白,粗细均匀,菌落延伸整齐一致,尖端部位分枝清晰,不杂乱,无杂菌菌落。

2 栽培设施

选择土壤疏松、地势高亢的地块,本着“经济、方便、实用”的原则搭建菇棚,棚体肩高1.5 m、矢高2.5~2.8 m,菇棚长度因地制宜,宽度8.0~10.0 m,棚内顺棚体方向间隔2.0 m安装一道雾化喷淋系统,喷头间距1.5 m。棚上覆盖薄膜、草苫均至棚底(两膜一苫),棚头用毛毡或水泥砖封堵,保证菇棚保温、保湿且无直射光进入。80 m×9 m菇棚可摆放20 cm×45 cm的菌袋3万余袋。

3 基质选配

适宜平菇袋料栽培的原辅材料为棉籽壳、木屑、玉米芯、麸皮、菜籽饼粉(豆饼粉)等;玉米芯粉碎成直径0.4~1.0 cm左右的颗粒后使用,所有原辅材料均要求新鲜、干净、干燥、无虫、无霉变、无结块、无杂菌感染。

培养基配方:(1)玉米芯63%、麸皮20%、菜籽饼10%、石膏2%、生石灰3%、尿素2%;(2)玉米芯50%、棉籽壳30%、麸皮10%、菜籽饼5%、石膏2%、尿素2%、生石灰3%;(3)玉米芯70%、木屑10%、麸皮15%、石膏2%、生石灰3%;(4)玉米芯89%、尿素2%、钙镁磷肥4%、石灰5%;(5)棉籽壳84%、麦麸10%、石膏2%、生石灰2%、尿素2%。

4 制袋灭菌

4.1 拌料

主辅原料在使用前须经日光暴晒2~3 d,按照选定的配方比例进行配制,做到“两匀一充分”(即料与料搅拌均匀,料与水搅拌均匀,料吸水充分),先将原辅材料按配方比例搅拌均匀,然后加水拌匀[料水比1∶(1.2~1.4)],堆闷12~18 h,使原辅材料均匀吸收水分,利用发酵热使培养料熟化并得到软化。装袋前再翻拌一次,调节基质pH值介于6.5~7、含水量65%~68%即可装袋。感观标准:培养料手握成团,平胸松手丢下即散,指缝间可见水珠,且无水滴下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用拌料机进行拌料,以提高工效和拌料质量。

4.2 制袋

菌袋选择规格为20 cm×45 cm,袋厚为0.03 mm的耐高温低压聚乙烯袋;将配制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进行装袋,培养料上下松紧适度、一致,菌袋通体均匀密实,手按有弹性,不留指窝。

4.3 灭菌

装袋后及时将菌袋装入灭菌灶(灭菌蒸房),进行常压高温灭菌,灭菌灶内温度应在2 h内达到100 ℃,保持此温度8~10 h后停止加热,焖3~5 h,当灭菌灶内温度降至50 ℃以下时,及时将菌袋运入预先消毒好的接种棚内冷却[1]。

5 接种发菌

5.1 接种

菌袋温度降至28℃即可进行接种;接种棚应提前1 d用甲醛(8~10)mL+高锰酸钾5 g/m3进行熏蒸消毒或1%克霉灵溶液喷雾消毒;进入接种棚内的菌种袋用浓度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或用1%克霉灵溶液清洗。采用开放式两头接种法,即:用菌种将菌袋两头盖严,扎口不要太紧,给发菌创造适宜的透气条件,促进菌丝快速萌发,成功率一般达98%以上[2]。

5.2 发菌

当前比较先进的发菌管理模式:接种10~15 d,菌丝吃料达到菌袋“肩部”以上,将菌袋移入出菇棚进行摆袋划口管理,采取“菌袋-竹竿-菌袋”摆袋模式,既可有效避免菌袋高温烧菌、减少翻堆次数,又增加菌丝萌发氧气供应,加快菌丝吃料进程。采取“菌丝吃料过肩即摆袋划口”的管理模式,一般情况下比发满菌再摆袋划口的管理模式提前10 d上市。

6 出菇管理

6.1 分棚划口

将发满的菌袋移入消毒彻底的出菇棚内,采用“立体堆积、墙式码垛”的方式出菇。将菌袋按照墙垛方式摆放在预先整理好的墙基埂上,每排摆放7~9层,菌垛墙间距60~70 cm,作为采菇和管理通道;菌袋经75%酒精擦拭消毒后,用消过毒的刀片在菌袋两端各开2个1 cm×1 cm左右“v”字型出菇口。

6.2 原基期管理

菌袋分棚、划口结束后,棚内给予一定散射光,3~5 d内不喷水、不通风,促进原基形成。一旦原基满足生产要求即进行开放式管理,以保证氧气供应,促进子实体转化,7 d左右出现菇蕾。

6.3 珊瑚期管理

子实体进入珊瑚期后,应及时揭开菇棚两侧1/4棚膜进行通风,保持棚内湿度85%~95%。

6.4 成形期管理

幼菇菌盖直径1 cm以上时,应增加棚内喷水次数,喷水量以湿润菌盖但不积水为标准,喷水时间为上午10点、下午4点各1次,随着菇体发育进程,对氧气和水分要求与日俱增,喷水量由小到大、通风口敞开度也应由1/4逐步增加到全部揭开、日夜通风,保持棚内湿度85%~95%。

7 病虫防控

7.1 农业防控

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程序,培养健壮菌棒。保持菇棚及周围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调节棚内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保持适度光照,提高菇体的抗逆能力。病害发生后,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菌袋,停止喷水,对病区采取隔离措施。每季生产结束后,及时清理废菌料或杂物[3]。

7.2 物理防控

利用紫外线、臭氧等对接种室、发菌棚空间进行消毒;通风口及棚头出口处安装防虫网,防止外界害虫进入棚内;棚内悬挂震频式杀虫灯和黄色粘虫板诱杀菇蚊、菇蝇等。

7.3 生物防控

用多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微生物源、植物源农药制剂预防、控制平菇病害;转潮期使用阿维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烟碱等防控虫害。

8 采收管理

平菇熟料栽培从接种到出菇为30~35 d,出菇期为3~6个月,可采收6~7潮。当子实体菌盖平展、连柄处下凹、边缘平伸时菌肉厚实、肥嫩、商品外观好,应及时进行采收,采大留小,采收时用手按住菇丛基部,轻轻旋扭即可采下。

猜你喜欢
装袋玉米芯菌袋
一种PLC控制的两工位自动装袋装置设计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菇农装袋忙
口干尿黄吃玉米芯
口干尿黄吃玉米芯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玉米芯发酵巧作牛饲料
4UJ-1400马铃薯捡拾机的研制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固定菌袋插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