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颢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逐渐兴起。近年来我国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加,培养了众多文化产业人才,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事业的发展。2019年4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正式启动我国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各高校对标一流专业,以学生为导向的专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成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尺。“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推进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发展,强化实践教学。”[1]因此,优化协同创新平台是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完善人才培养链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前期运行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已经普遍构建起来,但其运行亟待深化和改革。
校企合作与产学研合作的概念由来已久。2011年,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2]在此背景下,国家适时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推动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科研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平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为主体,为实现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3]由此可以看出,协同创新平台是较以往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更为复杂、多元的组织模式。2011年以后,很多高校开展了协同创新项目的建设,形式比较多样,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注入了生机。
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我国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各高校对标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探索一流专业建设。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其中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应用性较强,更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充分利用原有实践教学资源,优化专业原有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深化平台功能。
目前,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协同创新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以高校或科研机构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基地、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文化产业基地。
以高校或科研机构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基地是为高校实践教学和创新成果转化而建设的平台,多以校企融合的形式构建。如中国传媒大学的中传媒产业创新中心,该中心是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及多个院系共建的研究成果转化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同时也为优秀文化企业提供孵化服务,是校企联动的有益尝试,也将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高校或科研机构在此类平台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平台的主导者也多为专业积淀深厚、综合实力强的学校或科研机构。地方高校的文化产业专业多不具备相应的条件。
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文化产业基地是地方高校文化产业创新平台比较常见的形式,其为高校与企业从自身需求出发而建立的合作。文化产业企业需要高校的人才支撑和理论支持,高校的实践教学需要文化产业企业提供资金、项目、平台和相关实践指导,同时文化产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重要参照。高校和企业期望通过合作实现互动与互补。此类平台,高校与企业二者同为主导,多为虚拟结构,形式比较松散。目前,此类平台想要实现深化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企业项目与高校实践教学需求错位。文化产业专业分支较多,文化产业企业定位与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协同创新平台运行过程中,企业提供的实践项目与高校实践需求不一致的问题屡有出现。企业无法按合同应高校需求提供合理的实践平台,导致高校文化产业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内容脱节。另外,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不足,企业也不能满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在平台中彼此的诉求均不能得到满足,合作日趋减少。究其原因有两个:第一,地方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仍未能形成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观念,高校与地方未能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对接,高校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行业需求了解不到位。第二,文化产业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专业,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定位、课程模块设计、实践标准、课程设置及学生发展的达成度等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这从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所属学院各不相同这一现象即可窥见一斑。如果人才培养定位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就是不稳定的,其实践模块的要求也不清晰,进而对协同创新平台中合作企业的要求也不会有具体定位,在选择相应企业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时难免出现偏差和错位。
其次,平台的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从目前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来看,区位差异较大。其中东部和南部地区比较发达,中西部和北部相对落后,相较之下一些省会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很多地方高校所处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不成熟,区域内成规模的文化产业企业较少,这些文化产业企业发展定位不明确,产品方向不稳定。就目前平台运行实际情况看,企业运营的某一项目与高校实践需求相吻合,项目完结后,该企业的其他项目与高校实践需求脱节的现象履有出现。企业无法满足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长效的实践要求,从而影响平台的有效运转,致使实质性合作逐年减少。另一原因是组织管理的问题,高校与企业共创协同创新平台,双方既没有建立稳定的机构来专门负责管理和协调平台的运转,又无相应的制度措施保障平台的顺畅运行,在实践中容易出现沟通不畅以及前后执行不连续现象,导致平台合作日趋减少,最终使合作流于形式。
最后,校企双方在平台中获益不均衡。在全球产业链高度融合的形势下,我国企业必须实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4]但“科学原理、中试成果、企业最终产品之间的利益分割问题是目前制约协同创新的又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调动科研工作者参与协同创新积极性的关键因素。”[5]参与协同创新的成员来自不同单位,利益诉求自然存在差异,加之有的协同创新平台缺乏平衡校企利益的有效机制,协同成功后双方在利益分割方面难免有分歧。从目前协同创新平台运行实际情况看,高校比企业表现得更积极,主要源于高校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学生的实践机会,而企业在平台中获益不多,因此企业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构建平台。另外,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科研成果不突出,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关注不多,未能实现为地方文化产业企业发展助力这一目标。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不一致,高校没有后续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关的智力和人才支持。总体看来,相较于高校,企业在协同创新平台中获益较少。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文化产业创新平台深化运行的最大障碍是文化产业专业文化转化和开发能力有限,难以独立建设以高校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另外,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企业规模小、产业定位不稳定、发展动力不足、孵化器不成熟、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满足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的实际需求。
基于目前地方文化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为建设高校、社会、文化产业企业多元融合的平台。构建该多元平台的主要目的为整合资源,发挥创新平台的最大效应。
基于目前地方高校文化产业创新平台深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可以通过跨学校建立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实践联盟(以下简称专业实践联盟)的方式,形成专业合力,提升综合实力,跨地域引入文化产业企业,集中项目资源,建立以专业实践联盟为主导的多元协同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多元创新平台)。该平台是由专业实践联盟、文化产业企业集群组成,以专业实践联盟的名义邀请文化产业企业加入的多元合作平台。专业实践联盟通过协议建立管理理事会,选出理事长单位,带领成员共同商议平台的发展方向和其他事宜,通过双重筛选机制即合作企业入围制度和合作项目准入制度,筛选适合专业实践联盟成员实践教育教学需求的企业和项目,并组织入围企业建立文化产业企业集群,在平台内实现实践学分互认和双导师跟踪指导。在此基础上,建立实践项目信息库、人才数据库,实现项目资源共享和文化产业专业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更多的项目和人才选择。
多元创新平台构建以“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为指导原则,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有机融合。“文化产业有其特有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文化产业企业在决定生产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精神个性、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6]所以文化产业企业研发和生产的商品是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商品。高校文化产业专业的优势是研究消费者的精神个性和文化需求。研究者可以利用自身理论优势和学科积淀,在充分梳理所在区域和周边区域的文化资源历史与特色的基础上,凝练区域文化资源特色,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帮助文化产业企业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引导文化产业企业对区域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这是提高地区文化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体现,更是促使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有效方式之一。
与以往协同创新平台相比,多元创新平台的参与方更多、项目资源更丰富,在协同创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汇聚专业人才,整合实践项目。文化产业专业知识体系庞杂,文化产业企业经营范围较广,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对平台支撑不足。同时,各文化产业企业实力和运营情况不尽相同,同一区域内文化产业企业同质性较高,产品差异化不明显,核心竞争力较弱,单一地区文化产业企业给予平台的支持略显单薄。面对这一问题,跨学校、跨区域,将专业特色各异的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组织在一起,形成专业实践联盟,有利于人才资源的汇聚;将各地区有不同人才和理论支撑需求的文化产业企业、项目汇聚在一起,形成文化企业集群,有助于实践项目的整合。专业实践联盟和文化企业集群可以最大可能地实现文化产业项目和人才的合理调配与利用,为企业和高校提供更多选择机会,解决了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实力有限和文化产业企业项目零散的问题。
其次,实践形式灵活,指导方式多样。文化产业专业实践内容灵活丰富,有些实践内容的实践形式与传统实践有差异,如项目策划、活动方案策划、文案撰写、视频后期制作等,学生和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均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实践学习任务和跟踪指导任务,学生不需要长期驻守实习单位,甚至不需要前往实习单位。这为多元创新平台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便利,同时多元创新平台的建立也为此类实践提供了条件。高校可以忽略地域限制从实践项目库中选择合适实践项目,充分发挥利用平台的跨区域、双导师跟踪指导优势,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再次,提升专业实力,注重项目质量。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综合实力不强,以往对接的文化产业企业或实践项目质量不高。专业实践联盟建立后,各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形成内聚合力,其综合实力、人才输出量均较以往有明显提升,可以吸引更多实力较强的文化产业企业参与多元创新平台合作。专业实践联盟通过双重筛选机制落实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文化产业企业的一大特色是中小微企业众多,专业实践联盟通过合作企业入围制度对文化产业企业的资质、业绩等情况进行审核,核准企业经营内容是否与地方高校实践需求一致,企业是否具有提供实践指导的能力等。同时,以高校实践课程体系为依托筛选实践项目,建立合作项目准入制度,审核项目的运行发展情况,保证实践项目的质量和实践项目与高校实践课程的契合度。
多元创新平台的建设是对原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深化,需要多方面的参与互动,只有政府、高校、企业积极配合才能形成有利于平台深化运行的合力。在建设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确保平台平稳运行。协同创新平台合作遭遇困境与平台缺乏专门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有较大关系。多元创新平台的日常管理机构由高校和企业选派专职人员,主要工作包括数据库建立和维护、校企双方的协调与项目跟踪调查。以上工作直接关系到实践项目的质量问题,任务重、责任大。所以,建立完善的平台日常管理机构是保障多元创新平台运行的前提。另外高校与企业在合作中期望的目标有差异,高校注重学生实践机会的获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重视利润和项目成果的获取,这种冲突可以理解为“学术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尖锐的冲突。”[3]若要缓和冲突以及校企之间进行磨合,其中平台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必不可少。
第二,努力实现利益双赢,激发企业参与热情。目前,协同创新平台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企业缺乏合作和共建的热情,其主要原因是现有协同创新平台中校企双方尚未实现双赢。这方面,其他学科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经验可为文化产业多元创新平台所借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创新平台建设中提出成果共享机制和效益分配机制,通过合同约定的形式约定利用平台资源获得的研究成果,要实现成果共享。另外通过合同的形式,建立双方认可的效益分配机制。”[7]文化产业多元创新平台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机制,通过合同约定形式,制定校企双方认可的效益分配方案,保障分配公平,进而确保平台成员合作的长期性。
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要有服务区域、服务文化产业企业的意识,明确学校定位和专业定位。文化产业专业应以区域经济文化资源为依托,利用高校文化产业专业的理论优势,开展综合研究,为区域文化产业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或技术支持,确保企业在合作平台获益。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文化产业企业进行合作培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向培养专业人才,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契合的问题,为文化产业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最终实现双赢,保障创新平台的有效运转。
第三,加强政策引领,提升双导师参与热情。“从宏观角度和政策引导角度出发,国家需要出台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明确产学研各方的权利、 职责,规范产学研合作行为,并在资金管理、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加以规范协调,解决目前组织松散、行为短期、不能持续发展的现状,为产学研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8]政府通过建立专项资助项目来推进协同创新平台的深入发展,促进高校、企业管理部门对创新平台项目的重视,实现企业与高校的深度合作。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平台管理部门、专业实践联盟、企业集群需要从政策保障、资金扶持等方面加大对参与教师和参与员工的支持力度。多元创新平台管理理事会应组织高校和企业协商制定《双导师跟踪指导管理办法》《实践导师工作量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以此为基础,建立双导师跟踪指导制度。地方高校需要改革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办法,从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方面,鼓励教师加大在多元创新平台上的投入。文化产业企业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实践导师选聘制度,将有较高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纳入创新平台导师选聘范围。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绩效津贴、导师补助、工作量互认的形式鼓励优秀员工参与,提升参与热情,建立实践导师资源库,保障企业在进入平台之时即有合格的实践导师上岗。
第四,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突出各高校区域特色。专业实践联盟建立后,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再局限于本区域,选择范围更广,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对所在区域的文化产业企业的需求较以往大大降低,其与地方文化产业企业的联系趋于弱化。但助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任务之一,基于此,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仍需要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出发,在三效执行力驱动(OBE)理念指引下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如此,既体现了各高校的区域特色,客观上也避免了出现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现象。
在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建设和深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明晰并着力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一,政府协调的重要性。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动模式中政府的协调、参与意义重大,作用明显。政府应发挥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上的指导作用,优化合作环境机制、制定完善政策、调整科技投入结构,[9]三方共同分析探究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向,有利于理顺高校、政府、企业的关系,为企业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和建设路径,也有利于突出区域特色。第二,培养目标定位的精准性。文化产业专业在熟悉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走向,了解区域内文化产业企业的专业支持需求和人才需求,明确专业服务面向。同时,各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也要结合服务面向,依据专业特色,对接学校办学定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指导设定毕业要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构建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
多元创新平台建设为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项目选择,也为文化产业企业提供了与高校对话的机会,为文化产业企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和人才支撑。但多元创新平台建设仍有许多相关制度和细节需要完善,如双导师跟踪指导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学生实践考核标准的对接、实践互认体系的建立、多元创新平台数据库的建设、平台运行维护的资金、平台管理机构职能划分等问题均需要专业实践联盟与企业集群在平台运行中逐渐进行深度沟通与对接。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需要提升自身专业实力,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为平台长效深化运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