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陈列与记忆

2020-12-10 15:04金志勋廉松心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日军南京

金志勋 著 廉松心 译

引 言

2014年2月27日中国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中国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抗击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战争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代以来因帝国主义侵略深受煎熬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取得成功,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走向复兴之路过程中,抗日战争是重要一环。

近年来中国主张中国抗日战争的期限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的14年,所有的历史教科书都将抗日战争的期限改为14年。而且认为中国的抗日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强调中国的作用。(1)2014年7月7日,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7/07/c_1111497611.htm)。同时强调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损失,主张仅在1937—1945年的全面抗战中,中国军民的伤亡人数达3 500万人以上。[1]在中国人因日本的侵略战争遭受的伤害和痛苦中,最典型的事例是“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对中国军民进行大屠杀,遇难者人数达30万以上。2014年,中国确定12月13日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中国举行了大规模的国家公祭仪式,习近平、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2]

东亚的历史分歧问题与“对过去历史的集体记忆”有着密切关系。东亚国家的历史记忆通过各种媒介及机制得以形成、强化并产生社会影响。抗日战争尤其“南京大屠杀”在20世纪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近代历史的重构过程中,融合个人与国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形成“共同的记忆”。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爱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在抵抗西方列强、日本等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至今成为中国近代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南京大屠杀”等对平民非人道的屠杀事件至今影响着中日关系。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对“南京大屠杀”的代表性记忆空间,是中国举行国家公祭日仪式的场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纪念馆选址于南京江东门大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于1983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46周年纪念日动工兴建,至1985年8月15日竣工开放。之后,先后于1994—1995年、2005—2007年以及2015进行了三次扩建。2015年12月1日,纪念馆的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正式开馆。自1985年8月15日开馆至2015年8月15日,总参观人数达6 072.79万人次。[3]作为抗日战争尤其“南京大屠杀”的代表性记忆空间,纪念馆连接着个人与国家的记忆,特别是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强化着中国的抗日爱国记忆。本文拟通过经三次扩建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览,考察中国对“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变化过程。

一、中国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

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媒体报道了“南京大屠杀”事件。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统一使用“南京大屠杀”这个用语,并开展了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及纪念活动。但战后国民政府对日实施“以德报怨”政策,1946年由于解放战争的爆发,很难开展“南京大屠杀”的调查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认为1937年“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中日军犯下的最典型的野蛮行为。在1950年出版的胡华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中对“南京大屠杀”的叙述如下:

南京不战而沦陷,使上百万居民,在日寇入城后遭受了灭绝人性的野蛮屠杀。据后来远东国际法庭对敌酋谷寿夫判决书调查证明:我军民被敌射杀活埋者十九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的尸体经收埋者十五万余具,总计我惨死同胞三十多万人!日寇在城内以“杀人竞赛”取乐,被奸淫妇女少者九岁,老者七十六岁,有的奸后又被剖腹,南京城内哭声震天,真是黯无天日![4]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只有“1937年11月上海沦陷,12月南京又沦陷”[5]的语句。在1957年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如下叙述:

11月上海沦陷。接着日本侵略军兵分三路进攻南京。国民党军队15万人被动抗战,被包围后慌忙撤退。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实施惨无人道的放火、杀人、奸淫、掠夺,持续一个多月,遇难者达30万人以上。[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南京大屠杀”的正式调查始于50年代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兴祖组建“南京大屠杀调研小组”,带领4名教授和7名学生进行“南京大屠杀”调查研究,其成果《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寇暴行实录》原定于1962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但由于中日关系的变化未能正式出版,1963年只印了15册内刊。[7]当时中国因始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而遭受重大损失,为了克服困难,自1962年开始对内调整经济政策,对外实施温和的外交政策。周恩来巡访亚洲的缅甸、巴基斯坦、蒙古等国家,确定国境线。中日根据《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相互设立联络办公室,利用政府担保的融资进行半官半民形式的贸易。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不希望“南京大屠杀”历史问题成为妨碍中日关系的因素。1963年高兴祖在南京大学作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告,但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对“南京大屠杀”的调查和研究被中断。1978年高兴祖重返南京大学汇报了“南京大屠杀”研究结果,1979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内部出版。这本书虽然不是公开出版物,但对“南京大屠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到1985年以《日军侵华暴行:南京大屠杀》的书名公开出版。[8]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正式开始。

二、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空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982年日本文部省审定的高等学校历史教科书将“侵华”改为“进入”等美化歪曲侵华历史的行为,受到中国舆论的谴责。之后,中国对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调查和研究活跃起来,特别是日本右翼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否定和歪曲加深了中日间围绕过去大屠杀记忆产生的矛盾。1983年底,南京市人民政府经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开始筹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设立“南京大屠杀”编史小组、建馆小组、立碑领导小组,由当时的南京市市长张耀华担任组长。1985年2月3日,邓小平到南京视察,题写馆名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该馆于同年8月15日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纪念日竣工开放,同时南京市还在17处大屠杀遗址设立纪念碑。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 000平方米,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齐康设计,以“生与死”“痛与恨”为主题,建成史料陈列厅、电影放映厅、遗骨陈列室及藏品库等,被评为“中国80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之一。

1995年纪念馆一期扩建工程开始,于1997年12月12日竣工。新馆正门左侧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分为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3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悼念广场,由外形如十字架、刻着“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时间(1937.12.13—1938.1)的标识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等部分组成。广场入口中央立着刻有“和平大钟”四个字的大钟,这个大钟是“南京大屠杀”66周年纪念日由在日中国同胞募捐建造,钟身3米高,重6吨。祭奠广场,石壁上用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遇难者300000”。2002年12月12日在纪念馆祭奠广场铺设“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这条铜版路长40米,宽1.6米,铸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中国当年参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工作的成员等222位历史证人的脚印。纪念馆到处凸显遇难者数字“300000”。墓地广场,由鹅卵石铺就,象征着无数遇难者。过墓地广场有大型母亲像石雕和刻着遇难者名字的墙。遗骨陈列:展示“万人坑”中挖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走出“万人坑”通往史料陈列馆的通道上立着日本民间团体访问纪念碑和纪念植树。史料陈列:展示1 000多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相关记录,重点展示当年报道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百人斩比赛”的日本报纸,揭露了日军的惨无人道。自2004年3月1日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免费开放,2004年参观人数为114万名,2005年增加到220万名。[9]

为迎接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南京大屠杀”70周年,2005年12月13日纪念馆二期扩建工程启动,以“历史、和平、开放、未来”为主题,要把纪念馆建设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世界战争灾难纪念馆,2007年12月13日竣工开放。二期扩建工程竣工后,新馆面积由原来的2.2万平方米扩大到7.4万平方米。其中陈列馆的面积由原来的1 700平方米扩大到9 000平方米,交流区的面积由原来的800平方米扩大到6 600平方米。新馆的设计者为著名建筑设计师、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以“纪念国耻和民族血泪史,宣扬和平,抵制杀戮”为目标,体现了建筑的认同性、可持续发展观和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设计理念。新馆以“战争、杀戮、和平”为主题,整体建筑形状设计成“和平之舟”。从侧面看,像一把被折断的军刀;从空中看,是一个化剑为犁的立面。新馆根据江东门大屠杀遗址的地形特征设计,由广场、墓地、墓道构成,以“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集会广场,由灾难之墙、标识碑、和平大钟构成;悼念广场,由遗骨陈列室和“万人坑”遗址构成;祭祀广场,由冥思厅、和平公园构成。

纪念馆三期扩建工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及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倪阳共同主持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设计。如果说二期扩建工程凸显沉重、哀悼的主题,那么三期扩建工程则除了哀悼之意外,还凸显圆满、胜利、浴火重生的主题。2015年12月三期扩建抗战胜利纪念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总面积达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7万平方米。陈列馆面积达20 000平方米,由7个广场、23个浮雕、17个石碑构成。

抗战胜利纪念馆位于大屠杀纪念馆的西北侧,面积为5.5万平方米。胜利广场面积约8 000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10 000人集会。椭圆形的广场,寓意抗日战争胜利,象征圆满。广场又被称为“九九广场”,因为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沿着胜利广场的是围成了半圈的铁红色墙体,铁红色象征着抗日战争的血与火,抗战的胜利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三期扩建工程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整体建筑加上胜利广场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建筑的东立面有77根立柱,象征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1937年七七事变。

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的变化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的负一层是“南京大屠杀”史实陈列馆。陈列馆入口及内部使用暗的照明,往出口方向逐渐变亮。对遇难者表示哀悼的空间和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展示采用暗光,而在“南京大屠杀”中保护市民的场景、报道“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报纸、东京战犯审判等内容的展示则采用亮光。陈列馆最后部分采用自然光凸显摆脱黑暗的过去、面向胜利和未来之意。

通往陈列馆的左墙壁上写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单,迎面有个12秒水滴的设计,每隔12秒,一滴水就从高空落下,掉进黑色的“水面”。墙面亮起一盏印着遇难者遗像的灯,幽蓝色的光随即熄灭。这意味着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在那场持续6周的浩劫里,每隔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失。步入序厅,中央聚光灯照亮的“死难者300000” 的纪念装置凸显对死难者的缅怀。入口两侧墙壁上贴着截至2017年9月30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的照片。在遇难者照片下面摆放着镌刻遇难者名字的铜制书盒,强调“南京大屠杀”是铁证如山的历史事实。序厅的尽头是武定门、雨花门、光华门、中华门、中山门、通济门、水西门等高大扭曲的城门。1937年12月初,中日双方最后的激战正是在这几个城门前展开的。使观众通过这些黑暗狭窄的城门体验“南京大屠杀”当时南京市民的艰难,更加聚精关注“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

经过悼念序厅狭窄的南京城门进入微亮的“南京大屠杀”史实陈列室,前言文字中强调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城后公然违背国际法制造杀人、放火、强奸、掠夺等震惊世界的大屠杀事实,以及经战后中国战犯审判军事法庭判定“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达30万人以上的立场。下面对八个主题的陈列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部分“南京沦陷前的形势”,以“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为主题。日本明治维新后,随着国力的增强,军国主义思想逐渐抬头,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又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8月,制造八一三事变,大规模进攻上海,侵占上海后,向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进犯。

第二部分“日军进犯南京与南京保卫战”,展示日军占领上海后先后侵占苏州、无锡、常州、江阴、镇江、湖州、泗安、广德、芜湖等地,所到之处大肆屠杀、焚烧、抢劫、奸淫的暴行。日军侵占上海后,南京成为日军的重点进攻目标。1937 年11 月,国民政府确立“短期固守”方针,投入约15万兵力守卫南京。12 月1 日,日本陆军部下达了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中国守军在装备差、建制不全的情况下,与日军展开殊死战斗。12 月13 日,南京沦陷。

在这部分展览中通过日军第十六师团士兵羽武一郎手画的“南京进攻经路图”,详细描述了11月8日日军从大连到无锡,11月13日经中山门,12月14日到南京的过程。还通过当年参战日军的记录和影像资料真实地展现日军从1937年8月13日进攻上海至12月13日进犯南京的过程。特别是“日军进犯南京示意图”生动地展现了日军从上海经太仓、苏州、无锡等地进犯南京的过程。

日本海军航空队从1937年8月15日3点开始空袭南京。日本海军96式陆上攻击机20架从大村基地飞行4个小时960公里向南京市主要军事设施和人口密集区投掷60公斤的陆地炸弹。日本以“渡洋爆击”为标题报道日军轰炸中国南京的事实,称赞“暴雨中的南京空袭取得空前战果,迅速提高了日本海军航空队的声誉”[10]。

此展区详细展示了1937年8月15日开始的“日军空袭南京”史实,日军的轰炸持续4个月,南京受害惨重。虽然中国空军和苏联空军志愿队勇敢地与日军战斗,但由于力量悬殊逐渐失去制空权。同时介绍反空袭中牺牲的中国空军第四大队21队副队长、被称为“空中四大天王”之一的乐一琴(1915—1937)和中国空军第四大队23队少尉戴广进(1914—1937)等中国飞行员。还介绍了尼古拉(Nezhdanov Nicolai Nikiforovich,1913—1937)等援华苏联志愿航空军飞行员,强调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环。

过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陈列只反映国家层面的抗战和损失,很少关注战争对个人造成的痛苦和伤害,但三期扩建工程竣工开馆后开始强调国家的悲剧对当时南京平民造成的影响。“日军空袭南京”陈列,具体展示在日军空袭中南京平民所遭受的痛苦,作为典型案例,特别展示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吴秀兰(1914—2011)老年时期照片、“南京大屠杀”当时的照片和她的铜版脚印,以及南京市民曹志坤因日军轰炸而受伤的左腿中取出的碎骨。在通往下一个展区的中间区域还挂着因日军轰炸变成废墟的南京城图片,在暗光中通过被毁坏的建筑和人力车等展示遭日军轰炸后南京的惨景。总之,此展区通过遗物、照片、雕像,立体展示了南京市民吴秀兰等因日军空袭而家破人亡的惨状,强调抗日战争这一国家性浩劫对平民的生活造成的破坏,引起观众的共鸣。

展览还对中国和日本的综合国力、军事力量、指挥体系等进行了比较。军事力量方面,中国军兵力210万人,日军兵力38万人,中国占优势;战斗机,中国305架,日本2 700架;海军舰艇,中国66艘5.9万吨,日本200艘190万吨,日军的优势明显。通过“南京保卫战示意图”电脑图像,展示了日军包围南京周边的过程。国民党军队无力抵挡日军的攻势,12月12日下午司令官唐生智下达撤退令,但由于通信障碍和指挥体系出问题,只有少部分部队突破日军包围网,大部分部队则孤立在南京城内。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南京城的中山门、中华门、光华门、水西门、太平门,南京沦陷。同时,讲述了1937年12月9日日军第九师团三次进攻南京光华门的事实。通过立体透视模型展示南京光华门战斗过程,强调中国国民党的抗战。其中特别介绍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师团第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1900—1937)的事迹,展示了他的照片和“革命烈士证”。以此肯定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贡献。

第三部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讲述日军侵占南京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规模搜捕和屠杀俘虏,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对妇女不分场合、年龄、职业、身份,实施强奸、轮奸,在南京沦陷后的最初一个月内,城内就发生了近两万起强奸案;到处抢劫公私财物,大肆纵火、破坏,南京城南最繁华的商业区和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受害最严重,主要街道几乎成了废墟。作为证据展示了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1937年12月13日日记和《冈村宁次大将阵中感想录》中的相关内容。还展示了当时金陵大学的美国教授史迈士在1937年12月27日的信函中关于被日军砍伤5处的中国人到大学避难的史实。

陈列馆针对日本右翼势力对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否认,不仅通过侵华日军的“南京大屠杀”相关记录及当时居住在南京的外国人的记录,揭露日军的侵略和暴行,还通过各种遗物、图片、浮雕、绘画,生动展现日军侵略和“南京大屠杀”惨景。

为了纪念各地的大屠杀,陈列馆将各大屠杀遗址的泥土装在玻璃瓶中向观众展示。通过中国旅美画家李自健的油画作品“南京大屠杀:屠生佛”,展现1937年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暴行。整幅油画由“屠”“生”“佛”三联组成,宽3.2米、高2.1米,画面主体是堆积成山的尸体。左侧为“屠”,站着两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其中一个正狞笑着擦拭沾满鲜血的战刀;中间一联为“生”,在尸山上面,一个孩子正趴在裸露着胸膛惨死了的母亲身上哭喊着;右侧一联为“佛”,一位佛家弟子正拖起一位惨死的老人。整座尸山的后面是奔流滚滚的长江。这幅画通过视觉形象向观众呈现“南京大屠杀”惨景,巧妙地利用绘画和浮雕弥补史料的缺憾。

为了反驳日本右翼对“南京大屠杀”的否认,纪念馆引用加害方日本的资料:展示了《东京每日新闻》关于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百人斩”比赛的报道和图片(其下展示日军军刀),公开了2008年9月14日日本《朝日新闻》中神户市民吉本暎三拍摄的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时活埋人的场面。通过影像展示日军的性虐待照片和受害者证言,还展示了当时在南京的日军“慰安所”使用的消毒剂、粉盒、避孕套“突击一番”以及日军肆意掠夺难民的粮食、医院的被服及医疗用品、外国人财物的场面。

在空间设计上,此展区将展示墙壁和部分地面向观众倾斜以制造障碍,使观众亲自体验日军“南京大屠杀”时“不安的真实”。

第四部分“人道主义救援”,讲述了1937年12月南京安全区的建立和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救济中国难民的约翰·拉贝(J.Rabe)和约翰·马吉(J.Magee)等外国人士的事迹。南京沦陷前夕,一批留在南京的中外人士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设立安全区(又称难民区)。“南京大屠杀”期间,他们竭尽所能保护和救助难民,记录和抗议日军暴行。南京安全区地图,说明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18日期间在3.86平方公里安全区收容着25名难民。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由美国、英国、德国、丹麦、中国等5个国家18名会员组成,德国人约翰·拉贝任主席,美国人米尔士(W.P.Mills)任副主席。[11]“南京大屠杀”期间,被称为女性和儿童“守护神”的魏特琳(Minnie Vautrin)于1937年12月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长。此展区展示魏特琳的立像和约翰·马吉的头像。三期扩建工程竣工后,除了外国人士的救援活动之外,还讲述了中国人士的救援活动,如在“中国同胞”栏讲述着中国人和外国人一起救援难民的内容,凸显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所长齐兆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粮食委员会主任韩湘琳、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居住委员会负责人许传音、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救济2万多名难民的菽然法师等中国管理人员和协助外国人救护、救济南京难民的中国人的活动。

第五部分“世界所了解的事实与日本的掩饰”,讲述国际社会对日军的大屠杀进行了持续报道和揭露,日本当局却以“和平南京”的虚假宣传掩盖其罪行。此展区凸显美国、英国、苏联、西班牙等国家报道“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媒体。在国外媒体中,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Chicago Daily News)》记者司迪尔(Archibald Trojan Steele,1903—1992)最先报道“南京大屠杀”。他在报道中说:“南京下关江边,沿着城墙,有一群约300名中国人正在被集体枪决,而江边早已积尸过膝。”同期的《武汉日报》《新华日报》《大公报》等中国报纸也报道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如12月23日《武汉日报》报道,日军在南京屠杀五万难民。此展区还强调“南京大屠杀”发生后日军通过控制言论掩盖大屠杀事实:日军攻陷南京后,日本政府向南京派去100多名由记者、作家、评论家组成的“笔部队”,控制言论,虚构“南京和平”假象。“和平南京”展的相关照片是从日本每日新闻社1998年出版的《不许可写真》一书中选取的。通过当时日军禁止报道的照片,使观众了解日本对“南京大屠杀”的否认和制造“和平南京”假象的过程。在1937年12月12日日军审查中没有通过的《大阪每日新闻》照片,其大部分是中国遇难者的尸体和因战争毁坏的中国人的房屋照。

第六部分“大屠杀后的南京”,讲述南京沦陷及日军大屠杀后的惨景和民众生活。列举了南京汉西门大街的居民臧凤之,他原来做人力车生意,南京沦陷后带家人和店员到难民区避难,但1937年12月14日他的儿子臧永年和两名店员被日军杀害,52岁的臧凤之因失去儿子、店铺的车辆被日军抢走,导致精神失常,从此卧床不起。这个展览反映了日本的侵略和“南京大屠杀”这一国家性大浩劫毁坏一个普通家庭的过程,凸显日本的侵略战争给个人造成的痛苦。

第七部分“战后调查与审判”,讲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进行了调查和专案审理,依法作出了正义的判决和定论。松井石根、谷寿夫等一批日本战犯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朝香宫鸠彦王、柳川平助、中岛今朝吾等日军指挥官因皇族身份、病死等原因逃脱了正义的审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之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的战犯处理条例,1946年1月19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11个国家的法官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东条英机等28名A级战犯,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等被处以绞刑。

此展区特别强调中国法官梅汝璈参加远东国际军事审判的事实,凸显梅汝璈在日记中写的如下名言:

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书中有关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杀戮、放火、强奸、掠夺的内容概括如下:

“(杀戮)在日军占领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城内和附近地区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的总数超过20万。”;“(纵火)几天后这种纵火行为成为固定的方式,持续六周,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毁坏”;“(强奸)南京城被占领后的一个月内发生约2万宗强奸事件”;“(掠夺)日本士兵从南京市民手中任意夺走他们相中的东西。”

此展区也展示了1946年2月15日中国政府在南京设立“陆军总司令部战犯审判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相关战犯的事实。在这个法庭,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进行“百人斩”比赛的向井敏明、野田毅及连续劈杀南京居民300多人的田中军吉等日军主要战犯被判死刑。特别展示他们于1947年12月18日在南京战犯审判军事法庭受审的场面和1948年1月28日在雨花台被枪决的场面。这些展览标志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了正义必胜的道理。

该展区同时还展示了当时南京居民的证言和照片,特别是以中英两种文字再次介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关于“南京暴行”的内容:

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在南京及其附近地区,被杀害的平民和战俘总数大约有20万人。这个数字并非出于夸张的想象,而是来自于殡葬行业和其他一些掩埋尸体的组织提供的事实。他们一共埋葬超过15.5万具尸体。他们还报告说,大多数尸体的双手都被绑在背后。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那些被烧毁的尸体、被投入长江的尸体,以及其他日军自己处置的尸体。

第八部分即最后部分“人类记忆与和平愿景”,有如下文字: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的一场浩劫,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铭记这段历史,就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摒弃偏见和歧视,消除仇恨和战争,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这是人类追求的美好愿景。

此展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调查、记录“南京大屠杀”的过程及各种纪念活动,展示国内外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和纪念活动。凸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说过的一句话:“要记住历史,而不是仇恨。”陈列结尾部分展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八个大字。最后是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上的讲话视频的循环播放。

陈列的结束语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砥砺国人要铭记“南京大屠杀”这一国家性大灾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结 语

中国对“南京大屠杀”的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正式的研究到了80年代得以展开。1982年针对日本历史教科书右倾化的历史认识和叙述,中国建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与抗日战争相关的纪念馆。20世纪80—90年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览强调“生与死”“痛与恨”主题,揭露日本侵略军的惨无人道,凸显日军百人斩比赛、遇难者丛葬地及30万遇难数字。2007年二期扩建工程竣工后,纪念馆的建筑及展览凸显“战争”与“杀戮”的同时强调“和平”主题。特别凸显在南京设立国家安全区开展救援难民活动的外国人士,强调日军的暴行激起当时住在南京的外国人的愤怒,使他们投身保护难民的活动。2015年三期扩建工程竣工后,在凸显外国人救援难民活动的同时展示了中国人的救援活动。超越“战争、杀戮、和平”,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振兴之路。展区的照明、空间构成和设置,强调“南京大屠杀”的记忆,连接着抗日战争和“南京大屠杀”这一国家性大浩劫与南京平民的痛苦,唤起人们对吴秀兰、易安华、臧凤之、梅汝璈等历史发展大潮流中牺牲或反抗的个人记忆。如果说过去的展览强调了国家和共同体的集体记忆,那么近年来的展览则发挥着连接国家与个人记忆的空间作用。纪念馆的展览既是对大屠杀的记忆,同时也是连接屠杀与真实、记忆与审判、中国抗战与和平以及中华民族复兴的记忆空间。

总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从过去单纯对战争和屠杀的记忆转向强调和平进而重构抗日战争胜利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记忆。通过此变化过程,连接和融合国家与个人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扩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通过“南京大屠杀”加害者与受害者、救援者与审判者等象征性人物,连接历史叙述与个人行为。纪念馆的陈列摆脱初期强调日本侵略和中国受害的倾向,转换为强调中国的抵抗和最后的胜利。中国要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办成世界性平民大屠杀纪念馆,凸显日本的反省和谢罪,强调抗日战争的胜利。爱好和平,但追求以本国的实力和胜利为前提。几乎所有展览都强调个人的痛苦、牺牲、耻辱是因国家的贫弱而导致,进而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转化成为国家强大必要性叙述的一个支点。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日军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大闯关
法国大使馆旧址 为避免日军轰炸迁建于南山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在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拯救生命的“华小姐”
张明堂救“仇敌”战日军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