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声音
——民意机关“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考论

2020-12-10 08:56刘永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

刘永文 张 茜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200234)

一、由“民众代表”到“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

1930 年前后,在英国的支持下藏军侵袭康区,内地防军在抵御藏军侵袭的同时也有侵扰百姓的行为,战乱和盗匪侵扰下的康区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康区民众自发组织民间组织保护百姓、维护康区稳定,如“西康国民协进会”“西康特区民众保固国防后援会”等。西康的乱象、百姓的困苦需要及时上达中央,一些民间志士除了在康区发起民间组织外,还希望南京有“康区民众代表”或“驻京办事处”,互递京康消息,化解边疆危机,促进康区发展。

1929年12月康定县公民孙庆华、沙文珍等发起开西康市民大会,经过初选和复选最终于1930年1月25日完成选举。据《西康民众代表丁伯衡等呈报西康民众选举驻京代表经过情形请鉴核令遵》记载:

“际钧府训政时期改进建设诸待推行,乃于十八年十二月经康定县公民孙庆华、沙文珍等发起开西康市民大会,请准西康军民财各长官选举西康民众代表二人常川驻京,当由各县选定初选代表一人,先后抵康于本年一月十五日假康定县教育会开筹备复选会议议决事项。”[1]筹备复选会议决定一月二十五日举行复选,丁伯衡与马泽昭当选。

1930 年8 月4 日马泽昭、丁伯衡到京,三个月后,未接到中央政府的具体指令,二位于1930年10月27日向国民政府递交呈文:

……

一、康民有选举常川驻京代表之必要。

西康旧名川边,在清末即遣派赵尔丰为边务大臣专理其事,无异省区。入民国以来,初改为川边特区,旋改名西康特区。中央奠都南京后更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为川康边防总指挥,诚以西藏受帝国主义者之唆使,不仅对西康部份不能满帝国主义者之欲望,亦且危及西藏自身矣。康藏民众均已有绝大之觉悟,但觉悟之后亟应继续工作,康藏既唇齿相依而西康不独国防重要,并地蕴宝藏甚富,采矿、垦荒利源浩大,故较内地各省区情形特殊。工作规程首先须将西康真正民意及最近状况随时报告中央,同时将中央意旨转递民众,庶于建设之实施将收圆满效果。惟西康僻在西陲,文化不兴,交通转滞。此种工作非选代表常川驻京,便不可能,此所以康民有选举常川驻京代表之必要也。

二、私人财力有限不易长期支持。

泽昭、伯衡此次谬蒙康民不弃委以代表重任,窃念中央眷注之殷,康民希望之切,更深知康民瘠枯,实无倾助代表工作之经济能力。见义勇为,为古训昭箸,不敢辞万里跋涉之苦,远来都门,牺牲个人之光阴与金钱,勉谒凡庸,设冀副中央及康民进展康地一切建设之厚意。但自西康首途以后,到达首都以来,中间用度已属不资,况常川驻京,必须设立办事机关,京康情况互达,庶便规划进行,方有系统。查京中所设边区办事机关,班禅、诺那等既已正式成立,内蒙代表团亦已接踵工作,团体私人皆得随时作详切之陈述及沉挚之宣传。泽昭、伯衡承西康民众选为代表常川驻京,亦拟仰恳鸿施赐予扶助,俾办事处早日成立,藉得稍展棉薄,谨代表康民拥护中央完成西康一切建设,不仅固我边圉已也。泽昭、伯衡以康民代表任重事复私人财力实为微弱,长期工作必难支持,特披沥上陈,敬乞俯赐维系,即予示遵,谨呈国民政府。

西康民众驻京代表 马泽昭

丁伯衡[2]

1930 年10 月30 日,国民政府文官处就马泽昭和丁伯衡的呈文向行政院递交了公函《国民政府文官处为马泽昭等请扶助成立办事处案奉谕交院核明径覆事致行政院公函》。[3]

1931 年,南京国民政府拟召开“西藏会议”,西康代表马泽昭、丁伯衡及随员等五人到南京准备参加会议。1931年8月29日《蒙藏委员会公报》记载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马福祥递交行政院秘书处的函:

函行政院秘书处

迳复者,顷准贵处函开奉院长发下西康民众驻京代表丁伯衡、马泽昭呈报到京日期暨工作主旨,乞予以经济援助一案,奉谕交蒙藏委员会酌办等因,相应抄同原呈函达查照等因。准此,查此案据诺那呼图克图函称西藏会议西康代表马泽昭、丁伯衡及随员等五人已于八月二日抵京,可否请予招待等因前来。当以本会招待所规则并无招待民众代表之规定,惟该代表等行程万里远道来京,兹为格外优待起见,特准招待一月,以示宽大,业经函复在案。准函,前因该代表等经西康民众团体选派来京,陈述地方情形,并拟常川驻京,以便互递京康消息。惟虑驻京日久,经济方面难以维持,恳请予以援助等情。所称自系实情,惟本会经费限于预算,此项特别用费实属无法开支,可否援照招待蒙古代表团先例,酌给补助,以示优待之处,拟请贵处转陈院长察核办理,相应函复即希查照示复为荷。此致

行政院秘书处

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 马福祥

中华民国十九年八月廿九日①函:函行政院秘书处(中华民国十九年八月廿九日):为西康民众代表丁伯衡等可否由政府酌量招待恳请示遵由》,马福祥,《蒙藏委员会公报》,1931 年,第13期,137-138页。

函中介绍了接待西康代表的经过,和西康代表“常川驻京”的请求。1931年9月18日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马福祥就每月援助西康代表三百元经费问题又向行政院秘书处递交了函文。①《函:函行政院秘书处(中华民国十九年九月十八日):函请转陈饬由财政部按月拨发代表丁伯衡等补助费以资接济由》,马福祥,《蒙藏委员会公报》,1931年,第13期,144-145页。据1931年9月《中国国民党指导下之政治成绩统计》记载:“内政:(丁)蒙藏——蒙藏委员会:内务(1)由诺那渝平京三办事处每月共补助洋一千元成立西康民众驻京办事处。”[4]1931年10月23日《申报》刊发专电《蒙藏会常会决议案》:“[南京]蒙藏会二十二日开一零三次会议,决议㊀刊发北平喇嘛生计处印信。㊁通过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组织大纲(二十二日专电)”。[5]黄奋生《蒙藏新志》记载了《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组织章程》:

第一条 本处以传达中央政情,报告西康状况为宗旨,定名为“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

第二条 本处由西康各县派代表九人组织之。

第三条 本处代表任期二年为限,但得连选连任。

第四条 本处在西康省政府未成立以前受蒙藏委员会之监督指导。

第五条 本处代表每周开处务会议一次,商决要务。

第六条 本各代表公推处长副处长各一人对外负责。

第七条 本处设汉藏文秘书各一人,秉处长副处长之命办理机要事务。

第八条 本处设总务、调查、宣传三股,其职掌如左:

(一)总务股:主管文书、会计、庶务、交际及不属其他各股事项。

(二)调查股:主管实地调查及撰拟调查报告等事项。

(三)宣传股:主管筹划宣传方略及编辑宣传品等事项。

第九条 本处每股设主任一人,股员二人,书记一人。

第十条 本处办事细则另定之。

第十一条 本章程如有未尽事宜得随时呈请修改之。

第十二条 本章程自呈奉核准公布之日施行。[6]

由此可知,“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由1930年申请成立,到1931年10月正式成立。

关于西康民众代表的选举问题曾经引起争议,1934年11月26日《边事日报》登载西康民众代表包昂武等五人给蒙藏委员会的呈文,认为“过去代表为少数人包办,强奸民意”。西康民众驻京代表马泽昭等四人向蒙藏委员会提交了《呈明西康民众代表第一二届选举经过情形并请查究冒充西康民众代表包昂武等横加诋毁暨请从速改选西康民众代表由》[7],介绍第一、二次选举代表的经过,对包昂武等人的诋毁逐条进行申斥。

“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成立后,曾组织过代表改选工作。1934 年《四川月报》曾刊文《西康各县改选驻京代表》:

西康民众住京代表马泽昭、孙祥贵、孙庆华、陈真全、陈祥龄等五员自被推选住京以来已历三年,旅京康人近具呈行政院及蒙藏委员会,请准西康各县另选代表到京供职,并致电西康,嘱速为进行改选住京代表。康定、泸定两县机关法团,除通函全康各县速即推代表到康定,先成立改选驻京代表筹备处,以备进行改选事宜外,并具呈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及川康总指挥部、西康屯殖司令部各机关备案。刻九龙、甘孜、道孚、丹巴、康定、泸定各县代表均先后来康,正筹画成立改选机关。本月二日复接南京来电谓蒙藏委员会对西康民众改选住京代表呈文业已照准。令速即集合全康各县代表,迅予选出,以便早日呈请委任,到京供职云。[8]

这次改选工作因西康动乱,并未正常进行,1936年又准备组织代表改选[9],但因康区动荡不断,选举工作在该办事处撤销之前并未完成。

到1937年,蒙藏委员会经过会议讨论,决定撤销“西康民众驻京办事处”,1937 年《上海报》登载消息《蒙藏会撤销西康民众驻京办事处》:

蒙藏委员会自吴忠信任委员长以来对于边疆事业锐意经营,吴前任贵州主席,对于边地有相当之认识,近来抱不浪用国帑主张,对无益之耗费极力缩减,移作边地教育费,颇得边民之信仰。西康民众驻京办事处隶属蒙藏会,吴氏就任以来对该机关之存在认为亦属消耗国帑之一途,目前特命令撤销。其撤销理由,为民众代表,系自由性质,而国家按月给费两千元,似乎不当。况西康建省委员会有驻京办事处设立,如垂询康政可直向该机关,而民众机关存在显系矛盾。况民众办事处无事可办,除按月支薪,最大责任不过保送学生而已。加之边地各方代表到京皆以此处之例要求政府设立办事处,假如按此而行,各地民众办事处非数十万元不办。现蒙藏会对于办事处存在问题提出会议讨论,一致主张撤销,日前已发出命令,限本月底缴销印鉴,另发给至本年六月底薪金,遣散职员,以示优待。该处长马泽昭奉命后,督促所属,办理结束。拟马氏语记者,本处撤销系节省国帑,法意至善,而康民绝不会对政府有所误会,俟结束手续完竣,本人摒挡回康,办理西康教育云。[10]

《上海报》介绍了撤销办事处,首先是因为该办事处属于民众代表组成的民意机关。其次是西康有“西康建省委员会驻京办事处”。再其次是边地各方代表仿效西康之例,要求设立办事处。1937年5月29 日蒙藏委员会就裁撤“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一事向行政院提交了呈文:

呈,藏字第二八零三号,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案查关于裁撤西康民众代表驻京辩事处一案,前经本会拟具结束办法,呈奉钧院指令准予照办,并经本会令饬该处遵令结束具报备查,各在案,嗣据该处二十六年五月十九日呈称:

案查前来钓会训令,关于本处结束事宜,应于五月底以前办理完竣,具报备查,等因。现已遵照办竣,所有木质钤记以及器具卷宗等项,自应遵照院令各节,分别截角,造册呈报,并请钧会派员接收,理合检同清册一份,随文呈送,敬乞将派员街名接收日期,尽速令知,俾便准备。等情。据此,当于五月二十三日上午九时,派本会科员刘先尧、办事员汤建永前往该处接收,业经按照清册,点收无讹。除将接收图记、器具、簿记、卷宗等件,由本会分别保存外,理合将派员接收该处经过并抄同器具文卷清册一件,具文呈报,仰祈鉴核备案。

谨呈

行政院

附呈清册一件(略)

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11]

“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1930年创办,1937年裁撤,运行了7年。

二、开展工作

该办事处的成立与撤销,与第三次康藏之争相始终。创办后,该办事处努力开展各项工作。

1930 年白利村与大金寺的冲突,逐渐演变成“第三次康藏之争”。在康藏之争过程中,西康民间与官方的信息及时反馈到“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

1931年1月23日马泽昭“为缕述甘孜大金寺变乱经过暨现在情形”向行政院递交呈文《西康民众驻京代表马泽昭等为缕述大白纠纷经过情形并请明令制止事致行政院呈》,该呈文介绍了白利村与大金寺冲突的起因和经过,希望政府制止大金寺的叛乱行为。[12]大金与白利冲突后,大金寺还强占了杂科村,1931 年3 月19 日马泽昭又向蒙藏委员会提交了呈文《马泽昭等为甘孜杂科村民呈诉大金寺强占杂科请速派兵援救致蒙藏委员会呈》,呈文介绍大金寺侵占杂科村的经过和杂科民众希望国民政府“饬川康边防军刘总指挥增调劲旅,克期进剿,以绝叛逆而固国防。”[13]1931年3月23日马泽昭、丁伯衡把西康政务委员会龙守贤等人的呈文抄呈蒙藏委员会,介绍了“本会体中央及军部和平旨意,致函藏方代本,请其派员共商和解办法,商会暨人民代表亦络绎于道,奔走和平之实现。殊藏方似有所挟,毫无诚意。始则向中央朦诉,继乃力谋反攻,态度日强,交涉绝望。”[14]

康藏纠纷发生后,中央派唐柯三赴康解决纠纷。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南京政府和四川省主席先后向唐柯三表明态度,唐柯三只得放弃要求藏军先行撤退甘瞻的立场,仅就大白案与藏方谈判。1931年11月,刘赞廷在甘孜与琼让议定八项条件,八项条件默认藏军占领甘瞻,将大白案交由藏军处理。消息传到内地,迅速引起成都、重庆各界的强烈不满。在南京,在京康籍人士以“西康旅京同乡国防救亡会”的名义上书蒙藏委员会,反对“割让甘瞻”[15]。在京康籍学生散发传单,猛烈抨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马福祥和唐柯三。[16]甘孜、瞻对两县民众也曾迭派代表赴康定向二十四军、西康政务委员会请愿,发表沉痛宣言,声述一切。[17]川、京各界的反对声音之强烈出乎政府的意料,“八项条件”最终废止。1932年1月17日《申报》刊载消息《康藏纠纷近讹》:“[南京]西康政委员主席龙守贤、财委会主席程仲梁、边防军独立旅长马骕支电西康民众驻京代表马泽昭,开示甘案交涉所缔结和平条件原文,并谓此次条约,由唐委员秉承中央命令处理,本军暨此间军政当轴毫未参加。并闻达赖刻对该条件尚有争执之点,蒙委会亦有电嘱唐暂缓签字,唐因请准给假一月,返炉就医,仅留刘委员在甘与藏方周旋等语(十六日专电)。”[18]1932年8月30日《申报》又登载消息《马泽昭谈康藏纠纷》,文中称“吾人且称其割地屈服,深致不满”。[19]

议和失败,藏军趁“川战”之机,不断发动攻击。1932年10月9日《申报》刊文《川局益形紧张·刘文辉之兄赴渝调解》:“[南京]西藏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代表马泽昭昨接西康各团体四日电开,川战开始,藏方乘机反攻,于同肇等处藏兵云集,由噶伦河召指挥,前锋已迫岗拖一带,三日与我前哨发生接触,情势异常危急,请速呈中央设法保障等情。当据电转呈军政部长何应钦称,藏兵自西退金砂江后,一面沉机观变,一面积极补充。数月以来,表面上虽无剧烈战事,而暗地准备,蓄意至深。兹川战不幸发动,藏方乘隙反攻,情形危急。如不速予应援,则不仅数月以来,牺牲无数官兵性命与人民财产所复之一部失地,再陷敌手。即西南边局,亦必愈趋严重,务盼迅速设法应援,以救康民而保国土(八日专电)。”[20]

藏军最初调遣部队赴甘孜与康军对峙、冲突的意图主要是出于对大金寺的袒护,然而,随着康军一战即溃,藏军轻易取得胜利,这使得达赖势力超越大白产权纠纷的视野范围,开始追求更大的目标——继续向东侵占土地。

1934年3月11日《申报》刊文《汪接见班禅垂询康藏情形》:“[南京]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长马泽昭云,藏军侵康,确有其事,据连日刘文辉电告及各方情报,在金沙江沿岸藏军,有八戴琫约合八团人,除飞机唐克车外,其余各种大炮步枪均齐备,军实亦甚充足,现正倾全力猛攻德格,冀将德格攻下后,即可长驱入康。康民众迭告中央,设法制止,免事态扩大(十日专电)。”[21]1934年4月3日《申报》刊载消息《马泽昭缮具康藏纠纷始末呈蒋请迅谋补救》:“[南京]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长马泽昭以藏军此次侵康,冀侵占西康东北部石榘、邓柯、德格、白玉、瞻化、甘孜六县,其用心颇堪注意,特缮具康藏纠纷始末,电告蒋委长,陈述藏康纠纷经过。自西藏向德格县长提哀的美敦书时起,迄最近藏军分南北路袭击西康止,并附解决康藏纠纷之治标治本办法与康藏战事地图一幅,请蒋核阅后转达中央,迅谋补救(二日专电)。”[22]1934年4月10日《大公报》天津版刊文《藏军侵康!进攻登科德格·西康已有电到京报告》:“[南京九日下午十时发专电]西康民众代表马泽昭接西康来电报告,藏军近分向登科、格德[德格]进攻,倘该处不保则甘孜甚危等情,马已向参谋部报告并谒黄慕松,请到康后对康藏划界事,早日解决,黄允召集双方会商调解,以息纠纷。”

西康民众不但及时把康藏冲突的信息传递给“办事处”,还组织各种请愿活动。首先是在京西康人士的请愿。1932年7月27日《申报》登载消息《西康民众代表请愿》:“[南京]西康旅京民众救省请愿代表马泽昭等二十六日携带请愿呈文,赴中央党部行政院请愿:一、请电令刘文辉乘胜前进,收回所有失地。二、请电令邻省分别出兵,协助西康边防军收复西康。三、请充分接济驻边防军。四、请明令讨伐达赖,撤销其京平康各办事处,并查办该代表贡却仲尼、巫明远等。五、请准许西康人民组织人民自卫军,巩固国防。闻中央对请愿各点,将提本周中常会讨论(二十六日专电)。”[23]另外是推选代表进京请愿。1932年10月13日《申报》刊文《西康民众代表在京请愿要点》:[南京]西康民众因藏番侵康久未戡定,近乘川事纠纷又预备大举反攻,特推定大批代表,组织请愿团。现已到京者有诺那、马泽春等十五人,向中央党部国府各院部会部请愿,其最急事项为:㊀由中央负责制止川战。㊁请中央决心收复失士。㊂接济义军饷款使国防军队不受内争牵掣,抽调回山。次急者为:㊀组织民众自卫军。㊁确定康藏界址。㊂速建西康省治。㊃将宁远各县划归西康。㊄整理西康交通。㊅速设西康蒙藏学校。㊆移民殖边,增进社会繁荣。

“该办事处”掌握康藏冲突的各类信息,了解中央解决康区问题的策略,为了尽快平息冲突,除了为政府提供信息外,还向政府提交解决冲突的具体办法。1934年3月21日,蒙藏委员会向行政行政院呈交函文《准函奉交马泽昭等建议解决康藏纠纷等四项办法一案,应即存案备查,以备参考,相应将办理情形,函复查照转陈》(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

致行政院秘书处函:

案准贵处第九六二号函开,顷奉,院长谕“奉国府转奉中央交办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第四大全体会议交议案内,关于西康民代表马泽昭等,建议彻底解决康藏纠纷等四项一案,应交蒙藏委员会内政军政两部,及黄专使,并抄送国防会议。”等因。除分函外,相应抄同原件,函达查照。等因,准此,查该代表等建议四项办法,关于第一二两项,解决康藏纠纷及组织西康省政府案,业经列入本会二十二年度行政计划,刻正积极办理。关于第三项,任用边地人材案,业经政府通令中央各机关遵照,实行录用。关于第四项,请以国力建设西康案,应由本会会同各主管机关,分别拟具计划,逐渐进行,代表等原建议书,应即存案备查,以备随时参考。准函前因,相应函复,即希查照转陈为荷。此致

行政院秘书处

委员长 石青阳

副委员长 赵丕廉代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24]

通过此函文可知,马泽昭等人向“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第四大全体会议”提交了“解决康藏纠纷等四项办法”。

该“办事处”处长马泽昭把西康各界上报的信息提供给中央政府,并把各类重要信息及时向报界反馈,通过报刊的宣传,使更多的人士了解关注“康藏纠纷”。1932年8月10日《申报》登载长文《马泽昭昨招待新闻界报吿康藏交涉近况》:“西康民众代表兼驻京办事处处长马泽昭氏为使全国人士明了康藏情形,一致团结,排除外患,以巩固国防起见,特于七日由京到沪,并于昨日假西藏路东方饭店招待本埠新闻界,报告一切,到各报社记者数十人,兹将马氏报告录下:……。”马泽昭首先介绍了藏军侵占康区的经过:“辛亥之役,藏兵乘我革命军兴之际,侵占澜沧江以西之桑昂察隅等地。民国七年,又占去昌都宁静等十县。民国十九年,借口大白两寺争产细故,又连占甘孜、瞻化及理化之穷霞、泸霍之朱窝等地,遂不幸告成康藏纠纷,总计藏兵占去康地,约在四分之三,历时先后计达二十余年之久。”接着希望中央政府为康军作战提供物质援助。并指出“达赖之军事行动系为虎作伥供人傀儡,受其害者直接虽为无足轻重之康人,而间接即为帝国主义者向我整个民族进攻之表现。”最后强调“西康出产如矿山、森林、牧畜、药材诸原料极为丰富,特未经开发而已,正如一所宝库,现尚锁闭未经启视,如能投以大量资本,从事开发,收良好之结果,的属如操左券。沪上为我国资本集中之地,幸望诸位积极提倡,促起各界之注意,从事投资与开发,则国计民生、大有利赖也。”[25]

1936年11月5日《申报》刊文《西康代表来沪谒孔报告灾情请求救济》:“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处长马泽昭氏于昨日来沪,访孔部长及赈务会朱庆澜委员长,报告西康灾情,并与上海边疆敎育委员会接洽西康学生来沪求学事宜,上海社记者特往访马氏,据谈西康情形如下:……。”马泽昭对记者谈了四方面的内容:地瘠民贫、又遭匪祸、待赈孔亟、请求救济。[26]

该“办事处”除了上传信息外,还及时下达中央各部门的指令。

训令:藏字第一四二号,二十四年八月十七日。

令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

案查前据该处呈据西康巴安商会呈,请转函中央政治学校在巴安筹设小学一所一案,经本会转函中央政治学校去后,兹准函复内开:

“查本校边疆各分校附近地方添办小学,一俟筹有经费,自当进行。相应函复,即希查照为荷。”等由,准此,合行令仰该处转达知照。

此令。

委员长黄慕松。①训令:藏字第一四二号(二十四年八月十七日):令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准中央政治学校函复,关于筹设巴安小学一案,俟筹有经费,自当进行等由,令仰知照。《蒙藏月报》,1935年,第3卷,第5期,65页。

该“办事处”除了把西康地区的重大事件向中央呈报并下达中央指令外,还积极参政议政,就西康的热点问题向有关部门提交“提案”。1936年《康藏前锋》刊载《西康民众代表驻京辨事处工作概况》,详细介绍了该“办事处”上交提案的经过:

西康民众代表驻京辨事处是西康惟一传达民意机关,其所负职责异常重大。自成立以来,迄已数年,惟过去办事处工作概况,未有对外披露,故少有知者,近承辨事处长马泽昭先生之详述撰著成编。刊登本刊以响内地社会人士对西康实况得更深切之了解,同时望我康人从客观方面估价,在京辨事是否尽其应尽之责任?是否在积极方面谋康民的幸福?康民凭[评]价的结果,事求善者求之进,劣者应从速求之革,使成为代表全康民众有组织有力量的惟一群意机关,如康人隐衷始能上达天听也。——编者。

该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办事处的工作概况:一、民国十九年前工商部召开会议,本处提案内容揭露如次:甲、西康富源。介绍了西康的“矿产”“毛货”“药材”“乳肉”。乙、西康交通。指出“西康直接为西藏四川交通之孔道”。二、二十二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本处提案集中于从速建省一点。指出“从速组织西康省府则西陲国防始臻巩固也”;“从速组织西康省府而中央处理藏案始终易谋解决也”;“从速组织西康省府而本党主义始可扩大推进折服反动也”;“从速组织西康省府而中藏之恶始可消释也”。三、二十四年全国司法会议本处曾提建议案,全文如下:详细介绍了改进西康司法的理由和办法。四、“关于西康教育事宜,拟呈计划之卷宗,连篇累牍,殊难一一具述,同时蒙藏委员会亦有整个之计划,只以经费无着,遂致虚悬,本处就事实之可能者,惟有尽力保送学生。除南京北平两蒙藏学校外,尤以军校为多,其余如航空及电厂亦有数人,降低铨叙资格事项亦于考铨会议时,提案备正通过。”[27]

除了上交提案外,该办事处在日常工作中,重视西康的党务建设。1934年4月20日《申报》登载《西康党务实施办法》:“ [南京]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以西康党务停顿已久,特拟具实施办法,向中央组织委会建议,派康籍党员五人为特派员,暂就康定成立特派员办事处,并划康东康南康北三区,分设党部,党费在未筹有的款前,由中央月拨津贴二千元(十九日专电)”[28]

在日常工作中,还重视康区教育。西康地区的教育与内地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除了蒙藏学校、中央政治学校蒙藏班、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接纳西康学生外,办事处还向上海各中学推荐学生。1936年11月9日《大公报》上海版登载消息《西康四学生昨晨抵沪·今晨分别进校肄业》:“西康学生来沪求学事宜,经西康驻京办事处主任马仲贤在沪与边疆教育委员会接洽加添西康学额,结果圆满,当即电告留京之新自西康东下学生,该生等接电后,即于前日搭夜车来沪,于昨晨抵埠。计(一)王道春、十八岁。(二)马泽承十六岁。(三)李天龙十七岁。(四)买有祥十六岁,买生曾在西康师范肄业。体格咸极健康,衣饰亦极朴素,昨日抵沪后略在各处参观,定于今晨由教育家陈鹤琴氏分送至上中、澄衷、麦伦、国华等各中学肄业,蒙古学生四人业已抵京,昨日并未同来。”[29]1936年12月《江苏学生》登载消息:“(上海讯)中国教育学会上海分会边疆教育委员会自资助青海学生十二人来沪求学,颇得各界好评。兹记者探悉该委员会近又资助西康蒙古两地学生共十一人,计西康七人(内女生两名),蒙古四人,均由该委员会向各校请求豁免学杂费等。该学生十一人已于上月出发,由陈祥麟、孙春华、吴鹤龄、戴清廉等四人率领,现正在途中,大约下星期内可抵沪。入学问题,已由该会委员陈鹤琴先生等向省立上中、麦伦、澄衷、国华、新寰等中学及协进小学(女生入小学)等学校接洽就绪。据陈鹤琴君谈本会(边疆教育会)经费有限,力与愿违,希全国各省市教育界赞助提倡,西康蒙古学生尚未抵沪,已蒙各校当局热心边疆教育,豁免各费,非常感佩。……”[30]

该办事处除了重视普通教育外,还注重兴办喇嘛学校。1936 年西康民众驻京办事处向蒙藏委员会提交了“为西康南无寺呼图克图罗桑登巴设立喇嘛学校请予补助经费”呈文,蒙藏委员会转函教育部咨请西康建省委员会查照办理。[31]

西康地区在近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该办事处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救济灾民。1935年8月该办事处向蒙藏委员会“先后呈报泸定匪灾情形恳请转呈赐予赈恤。”①训令:藏字第一五六号(二十四年十月十二日):令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奉军委会行营指令泸定匪灾业经拨款交刘总指挥转发振济在案等因令仰知照,《蒙藏月报》,1935,4(1):66.1937年《边事研究》刊文《西康民众请办西康普赈》介绍该办事处“呈请蒙藏委员会转呈行政院,请核拨赈款一百五十万元,普遍赈济,以救民命,而固边疆。”并制定了具体分配办法。[32]

该办事处的日常工作包括协调与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关系,“西康民众代表”与“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在康藏之争中,批评达赖集团分裂国家的行为,请求撤销达赖京平康各办事处,并查办贡却仲尼、巫明远等。但达赖圆寂后,“西康民众代表”还是致电吊唁:“西藏驻京办事处贡代表勋鉴:达赖大师遽告圆寂,惊闻恶耗,痛悼至深,康藏同文同族,怆恻弥切,谨代表康人,敬致吊唁之忱,并请转达西藏官民为盼。西康民众驻京代表马泽昭、陈尊泉、孙庆华、陈祥麟、孙相贵叩。”②各方致电吊唁:西康民众驻京代表电:西藏驻京办事处贡代表勋鉴……,《蒙藏半月刊》,1934,4(1):20.

该办事处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当社会发生动荡,有些人的做法影响西康地区声誉时,能及时出面澄清。1933陈铭枢在福建发难,脱离党治,龚士奇等号称西康人民代表,参与伪人民政府,该办事处

“一面于京沪各报声述西康代表及全体民众拥戴中央,早具决心,并无任何代表参与叛变,贻祸国家用正官听,一面复电呈蒋委员长。”[33]1934 年达赖圆寂,中央政府派黄慕松入藏宣慰,为了使中央更加了解康区,便于康区问题的解决,马泽昭把握机会,于1934年2月7日谒见黄慕松,建议专使由康入藏,借此考察康区,最终黄专使采纳了马泽昭的建议。[34]

三、意义

近代以来,西康地区经历了频繁的战乱,各种力量聚集于此地。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达赖集团、刘文辉之间;不同的地方势力达赖集团与刘文辉之间;新兴的地方势力格桑泽仁与传统的地方势力刘文辉之间在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较量中,众声喧哗,互相攻讦。在频繁的战乱中饱受冲击和践踏的是下层的百姓,因此民间的声音和力量就显得十分重要。“西康民众代表”与“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受到中央政府和刘文辉的支持,在立场上大多与中央政府和西康特别行政区政府是一致的,但百姓生活在最底层,在各种冲突中,又表现出他们独特的诉求。如在“甘瞻归属”问题上,西康代表痛批唐柯三“割地丧权”,使中央政府在解决此问题时,充分考虑了民间的诉求。纵观整个康藏之争和争端的最终解决,可以看出,这些民间的声音和力量是值得肯定的,往往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