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拥军
(长江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涪陵408100)
依循历史脉络,我国出现的大学生村官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个人主动到农村任职并担任了实职的村官①,一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因政策推动而到农村从事服务工作的“村官”。两种村官在规模大小、动力来源、社会关注度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高等教育对农村智力渗透的共同特点。由于前者数量较少,本文只侧重探讨政策推动下的大学生“村官”,以揭示和解释大学生村官借助政策力量实现高等教育对农村智力渗透何以可能。
农村现代化需要对传统农业进行颠覆性创新,不但会在物质要素方面提出新挑战,而且必然对智力要素和技术要素提出新要求。正如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的,既要引进杂交种子、农业机械等物质要素,还要培养和引进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1〕。新型政治精英、现代职业农民和农业科技人才就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最重要的人的要素。
携带新理念的村庄政治精英是促进农村现代转型、实现高等教育对农村智力渗透的领导力量。我国最初推进现代化是利用工业产品定价高于价值和农产品定价低于价值而形成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来促进城市和工业的优先发展,这种城乡和工农非均衡发展模式容易带来城市的收益优于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收益优于农业的后果。我国之所以采取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因为这种发展模式在当时确实有利于加快城市发展和工业积累,有利于较快缓解社会发展的总体性矛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逐步呈现出来。改革开放后,随着阻碍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工业流动的制度壁垒逐步松动直至最终卸除,农村青壮年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大规模流动就由涓涓细流演变为社会洪流。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些曾被人们不假思索地称之为剩余或富裕劳动力的农村流动者其实都是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中坚力量,只是因为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比较利益差异太大(换句话说就是农业不赚钱)而被吸引到城市从事工业生产并尝试城市的生活方式。这种青壮年倾巢而出式的外出打工活动容易造成农村缺失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有感召力的乡村政治精英能够优化村级事务管理,帮助农村确立更加公正的社会秩序;乡村经济精英创办各种实业来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有利于农村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壮大;乡村文化精英积极参与当地社会事务,对农村发展产生淳风化俗的积极作用。然而,农村青壮年大规模的空间流动裹挟着大量农村精英的流失,它必然造成农村潜在领导力量的流失〔2〕。高等教育如何帮助塑造或补充农村政治精英,从政治视角实现高等教育对农村的智力渗透,可以有两条路径,一是就地选择合适的苗子,送到高等学校深造。目前,国家在这一方面尚没有十分明显的举措。另一方面就是把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引入农村,担任乡村干部。可以肯定,村庄政治精英的严重不足给大学生村官在乡村发挥智力精英的引领作用提供了想象空间和现实空间。这是国家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重要现实基础。值得指出的是,乡村社会仍然呈现明显的熟人社会特征,刚毕业的大学生“村官”没有经过必要的锻炼,很难在短期内胜任村长等实职,政策推动的大学生“村官”实际上并非真正的村官。事实上,这些缺乏社会阅历、刚刚从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普遍缺乏社会根基,难以形成必要的社会威望,短期内让当地老百姓信任和信服是十分困难的。但不可否认,携带新理念的村庄政治精英是实现传统乡村向现代农村转型的新型领导力量,大学生“村官”是成为新型政治精英的重要潜在力量。
富有生机活力的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技术物化、促进农村现代转型的重要力量。由于我国选择的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现代化道路,这意味着需要合理跨越现代化的某些发展阶段和创新某些发展流程。造就大量富有生机活力的优质劳动力或培养大量合格的职业农民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农村青壮年流动人口已经接纳了城市生活方式并被工业收益优于农业收益而形成的比较优势吸引而不愿意再回农村;而老人、妇女、孩子和那些流动愿望和流动能力相对较弱的人则是农村的主要常住人口。这些农村留守者既缺乏与外界接触的经历,又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常常呈现出许多明显的非现代特征,比如观念趋于保守而缺乏进取精神、体力羸弱而缺乏生机与活力、知识技术水平明显偏低甚至匮乏而容易默守陈规。这种非现代特征明显的农村人口不但无法实现对农村现有的宝贵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而且容易使农村因为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而走向空壳化和凋敝化。有鉴于此,如何有效平衡或协调好农村人力资源就地开发与合理流动的关系,如何平衡工业和城市发展与农业和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20 世纪60 年代印度曾经出现过的粮食安全②等系列民生问题,已经成为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当然,农村现代化也有值得借鉴的成功事例。在现代化过程中,美国努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工业流动,积极推进城市和乡村在人口和技术方面的合理竞争,在竞争中实现了农业人口素质的全面优化和农业技术快速进步,并逐步确立了农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就这样,在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中,一步步全面确立了现代强国地位。我国要振兴乡村,实现城乡共创、全民共享的现代化,除了在政策层面上把“三农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认真考虑外,还有必要采取切实的行动,一是在地培养农民,使之能够充分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依靠农业发财致富,并使其乐意成为新式的现代农民;另一方面就是引进愿意扎根农村涉农专业的大学生,使其成为依靠农业实现职业成长的先行者,并以此改变农民的知识技能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对农村的智力渗透。
农业科技人才是促进农业现代转型、实现对农村智力渗透的技术支撑力量。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需要大量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以美国为例,与农业现代化直接相关的种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化肥和农药等产品的不断研发和推广应用以及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都与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分不开,也与农民素质的同步提高分不开。尽管美国现有农业人口只占3 亿人口中的1%,但这些农业人口中,高中以上(包括大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已经达到90%,而50 岁以下的农民中有50%具有大学或大专文化程度。我国农业科技人员仅占农业人口的0.1%。日本在1880 年到1938 年间对“乡村教育和农业研究、发展、推广所进行的投资”每年所产生的收益率是35%〔3〕。大量证据表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程度、农民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美国只有极少人口占比的人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技术确保了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美国不仅是工业大国和科技大国,也是真正的农业大国和强国。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培养更多的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如何让这些人员乐意到农村并适应农村当下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真正完成送技术下乡,实现农业技术的充分推广和应用,并且推动农村自身具有产品改进能力和品牌运营能力,使农业生产由一家一户的分散模式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借助农业技术的桥梁实现对农业的智力渗透。
从语词构成看,大学生村官既是大学生又是“村官”,大学生与村官其实是两个不同社会角色。一般而言,两个不同社会角色之间常常因为角色定位与角色期待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角色紧张甚至冲突。从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看,大学生“村官”不是作为掌控实权的村级官员被派遣到农村去提供公共服务,他们目前在农村提供的公共服务类型与农村发展的当前需要甚至长远需要存在距离。一些地方乡镇机关欢迎大学生“村官”其实是有特殊因由的。事实上,大学生“村官”所从事的业务仍然存在诸多过于偏重形式而缺乏实质性内容的事项,比如让大学生“村官”应付各种升级达标检查而整理相关材料,或者在村里搞一些展板、图片等宣传资料来推广政策或普及生活常识。一般而言,大学生“村官”干这类事情肯定比老村官干得漂亮。但大学生“村官”的真正使命应该是把农业、农村和农民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落实到位,这种大事就很不容易做好,也不是大学生“村官”不付出特别努力就能够完成的。要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真正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明确要求和具体政策措施,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社会职能需要切实转变到“给村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上来,真正实现对乡村的智力渗透。河南省安阳市把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发展的成功事例送到农民身边,让大学生村干部教给农民有用的东西〔4〕,这样的服务对农民就有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能够帮助大学生走出角色尴尬。
事实上,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政策性举措,在认识、效果与政策预期等方面仍然存在歧见。部分学者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发表了否定性意见。贺雪峰教授认为,不需要给农村委派大学生村官,因为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使交通和通讯更加便利,给减少管理层级提供了技术支持〔5〕;此外,农村人口因流动而在人口总量中的比重会大大降低,会大大减少村干部总数,委派需要财政承担的官员是一种浪费;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一种外来的“管理者”,不可能真正熟悉当地民情,难以深度参与管理,他们总体上并没有也不可能为农民做成什么事情或提供什么有效的帮助。
1.大学生“村官”非公非农身份引发尴尬
综上所述,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的超声参数S/D、RI及PI显著升高,其能更敏感地预测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状况,此外,外周血及胎盘组织的IGF-1及IGF-2水平变化也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也能为子痫前期的临床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
经过审慎的观察和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很不清晰。顾名思义,大学生“村官”应该是管理村级事务甚至乡村事务的公职人员,但政策推动的大学生村官,实际上有必要在村官二字上加上引号而表述为“村官”。尽管从其扮演角色的使命看,他们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公共财政供养人员,承担着拟制公务员的社会职能。换句话说,尽管政府期待他们承担必要的公共职能,但他们没有权力履行村级或者乡村的管理事务,当然也无法承担相关责任,这个村官名不副实。与此同时,他们也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甚至根本就没有在农村生活或谋生的经历。他们是受政府委派来到农村的,是政策动员结果或者相关政策后果的承担者,他们的身份实际上是非公非农的。大学生“村官”尽管名为村官,但没有村官应有的真正权力,他们的村官身份需要加引号;他们尽管由国家财政供养,但并不具备公务员身份,更没有纳入官员编制进行管理,这在制度层面上带来大学生“村官”社会位置的尴尬。事实上,在目前的政策与法律框架下,大学生“村官”在权力方面的尴尬是必然的:如果政府委派具有真正权力的大学生村官,这种政策必然与农村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④。聚焦在大学生“村官”身上的各种身份尴尬必然导致其角色尴尬,容易引发出他们对前途出路的迷茫无助感。
2.大学生“村官”存在角色尴尬
可以肯定的是,农村现代化需要建立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全面普及和现代农村的全面建成等基础之上。就我国而言,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传统乡村到现代农村的全面转变,其重要路径就是高等教育对农村发展的深度渗透。以大学生“村官”为契机的高等教育对农村的智力渗透,如果能够依循从点到面、从政策推动到个人自觉的路径逐步推进,如果智力渗透行动变成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现实,农村发展就一定会被注入新的活力。
3.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尴尬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继电保护系统隐性故障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更多喜人成果,如构建起考虑隐性故障及继电保护系统运行变化的状态空间模型等。为更好的提升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效率,相关工作人员还应积极引进先进继电保护系统检测技术,及时找寻到继电保护系统隐性故障发生区域及规律,更好的制定出具有高度可行性的继电保护系统运维方案。
如果大学生“村官”不能顺利解决社会角色适应问题,就难以弥合原本在大学生村官政策预期与政策效果间存在的罅隙,从而引发大学生“村官”流失问题。无论是大学生“村官”的显性流失还是隐性流失,都是大学生村官政策期待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罅隙的直接反映。所谓显性流失是指大学生“村官”彻底放弃村官角色而另谋职业;隐形流失则是指大学生表面上仍然在扮演村官这一特定社会角色,但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态,难以在村官位置上发挥实质作用或应有作用。因此,让大学生“村官”真正进入角色并充分实现这种角色对顺利实现高等教育对农村的智力渗透就变得十分重要。
1.认同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角色是实现智力渗透的前提条件
大学生“村官”要实现从美好的政策期许转化为成功的社会实践或社会事实,需要我们多角度、多方位来寻求合适解决方案以促进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认同。
大学生“村官”的心理落差主要受外部因素和自身认知因素的复合影响,比较公认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尴尬首先导源于其父母。大学生“村官”父母普遍认为,农村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毕业后找一个“铁饭碗”,从此改变生活环境和身份地位。父母普遍认为,村官这种工作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与地位,是没有出路甚至丢人的工作,意味着大学四年白读了。父母对自己孩子理想的角色期望与对“村官”这一现实社会角色的看法存在明显差距,这种认知会给大学生“村官”传导巨大的心理压力。第二,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尴尬与自身职业预期有关。对大学生自身而言,作为曾经的“天之骄子”,他们一般主要偏向于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很少有人把就业目光主动自觉地投向农村。毋庸讳言,农村目前的生活环境以及“村官”的工资福利与大学生及其家长的预期仍然存在一定落差,大学生出现心理尴尬也与制度设计存在明显的内生性不足有关。第三,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尴尬还受同期群(Peer group)职业成长差异的影响。当听闻自己的同学在其他工作领域崭露头角、各个方面都显得比自己优越的时候,担任“村官”的大学生们很容易滋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过强的不平衡感如果得不到合理宣泄或者没有能够获得平衡的路径可以弥补,大学生“村官”的心理落差必然有损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岗位、自己的服务对象等直接影响其职业成长的积极情感的正常发育,进而影响其对已有职业岗位的身心投入,并可能影响其对自己职业生涯应有积极心态的培育。换句话说,大学生“村官”的任职过程其实只是其职业生涯的一种历练过程或方式,通过历练使自己具有更好的社会生存或适应能力。而具有良好社会适应力和职业成长性的人才能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社会不断走向美好未来的现代人。
客观说,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去,其重要使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农村发展带来新观念;第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第三,塑造真实可感的成功样板。尽管大学生村官政策最初可能主要是为了应对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重要变化: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过程中,大学生数量激增,大学生走向权力的路径变得越来越拥堵,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与政治精英之间的距离呈现逐步拉大趋势,大学生政治精英的形象已经在舆论和心理层面上直接动摇了③;二是农村曾经遭遇的智力剥夺和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二者叠加导致的凋敝化、空壳化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明显纠正〔3〕,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使农村正在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地区对人力和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在逐步增强。上述种种变化说明大学生“村官”作为高等教育实现对农村渗透的举措有了更优的现实条件。然而,大学生“村官”遭遇的某些尴尬可能严重影响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际效果。
客观说,大学生“村官”从群体意义上说,目前尚存在对农村的地域归属感偏低,对大学生村官角色自我认同度较低等现实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社会总体上还处于熟人社会阶段,大学生“村官”和村民社会仍然存在心理隔膜,外来大学生只是农村的他者。如何实现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自我认同、如何最大限度缩小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之间的心理距离,如何正确理解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并实现之,这些都是大学生村官“角色社会化”绕不过去的重要问题。因此,让大学生“村官”真正嵌入到特定村民社会中,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比较艰苦的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每一个大学生“村官”需要通过自我调适才能完成的,也是我们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注意的。毋庸讳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实需要输入新型的高素质农村干部,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对于新农村的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大学生“村官”要真正“服水土”,除了政府努力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外,如何选好合适的大学生村官苗子,如何在大学生村官实践中进行合理引导和帮扶,如何让大学生“村官”真正实现角色的自我认同,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令人欣慰的是,大学生“村官”除了原有的“留村任职工作”“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这“五条出路”外,2018年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开始着力解决村干部能下不能上的问题,这为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扎根农村、突破村民自治的法律阻碍指明了方向。
注释:
2.实现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认同是实现智力渗透的现实基础
化学植筋技术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进行植筋胶的配制时,需要做到随配随用。同时植筋胶的用量要确定好,根据用量来进行配置,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2)植筋所用钢筋需具有金属光泽,并且保持干燥,没有损坏。同时植筋孔一定要确保其深度,在进行植筋前,对孔深进行检查。(3)在进行注胶时,需要确保过程中不会出现空洞。(4)严格按照固化保养措施来进行植筋后的保养工作,在进行整个施工期间都要配备防护措施。
政策推动的大学生“村官”在外显形式上就是让拥有城市居民身份或潜在居民身份的大学生到农村服务,并由此创生出一种新型职业。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推进与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施分不开,换句话说,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制度化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向农村智力渗透形式有了现实的需要和可能。但我们仍然需要澄清以下问题:第一,如何实现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动员过程与大学毕业生事业成长过程的统一?第二,如何实现大学生“村官”的政府计划性安排与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统一?第三,如何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职业成长与职业转移的关系?在理想状态下,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的智力渗透有利于为农村发展创造良好人才环境,并不断提升农村和农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化。
大学生“村官”的权利与义务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支持和规范,以帮助大学生“村官”走出角色定位的尴尬境地。在现行的大学生村官实践中,他们常常充当着信息技术提供者、致富带头人、农民的服务者和(或)各种矛盾处理者等角色,但他们的这些社会角色实际上尚未被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充分理解与接纳。如何明确大学生“村官”的权利与义务,如何解决大学生“村官”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种种不适,真正让大学生“村官”成为农村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真正让大学生“村官”的知识、才华和智慧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我们有必要创造条件,不断消除影响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阻碍因素,真正实现农村社会对大学生“村官”的心理接纳。
要消除这些阻碍因素,除了认真完善遴选大学生村官的相关规则外,首先需要大学生“村官”真正更新就业观念,形成长期服务农村的意识;其次,需要通过各种引导和帮助,使大学生“村官”具备适应农村基层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夯实在农村建功立业的基础,增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自我成长的能力;其三,要改善农村基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逐步提高农村对大学生“村官”的吸引力和吸附力;最后,需要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和激励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和激励大学生村官的职业成长。一旦大学生“村官”从树苗长成了大树,大学生“村官”角色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问题就不再是问题,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全面实现对农村发展智力渗透的路径也必然越来越多,路途也会越来越平坦宽阔。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行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重要性愈发突出,这不仅使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施工要求更为复杂,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施水平。为此,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更好达到现阶段建筑行业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提出的要求,需要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运用时,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需求,合理选择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方式进行施工,以使得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单道开这样一位敦煌出生的传奇僧人,选择岭南罗浮山作为自己的圆寂之地,显示出他与罗浮山,与岭南的不解之缘。罗浮山是道教名山,同时又是佛教圣地。东晋著名道教先师葛洪(283—343或363)曾于罗浮山炼丹。传说葛洪曾经游历过扶南。公元373年,前秦苻坚攻占襄阳,扣押高僧道安,道安弟子数十人分散各地,弟子慧远流亡目的地原本是岭南罗浮山,但当慧远途经浔阳庐山时,见其清净,可以息心,遂定居庐山。慧远虽然失去了与罗浮山的因缘,但足以显示出罗浮山在当时僧人中的崇高地位。
①主动到农村担任实职的自主性村官比较有影响的有吴奇修、杨本伦等。吴奇修是北京大学的首位大学生村官,他1987 年本科毕业后,回到家乡湖南娄底市涟源市茅塘镇石门村任村支部书记;杨本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原本在国家人事部工作,他辞职后回到家乡山东沂源县石桥乡东北庄村担任村支书。
搞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水,然而河北省是一个极度资源性缺水的省份。多年平均降水量532 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7 m3,为全国平均值的1/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于2014年汛后通水,每年可为河北提供30.4亿m3用水量。这些宝贵的水资源将对河北植树造林,净化空气,治理雾霾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治理雾霾产生的影响进行认真分析,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做好相关工作,使这些来之不易的水资源为治理雾霾充分发挥作用。
②印度在医疗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和出生率提高等因素影响下,人口大增,由此导致印度政府每年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这给印度进一步发展埋下了巨大隐忧。
模拟漓江生态系统,设计降雨和降酸雨对照实验,可以观察到酸雨对水中生物的影响,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可以观察到酸雨对植物细胞的影响。
③大学生包当干部的政策已经在舆论和操作层面都被否定。但笔者认为,其实是用公务员招考制度替代了大学生直接进入干部队伍的制度,大学生与权力之间的连接并没有真正阻断,而是有了新的通道,大学生由人事部门进行身份管理的制度也没有改变,实际上仍然具有干部的潜在身份。
④《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