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萍
(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 200000)
近几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如果未能及时给予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病情控制,将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效果,本文将针对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改良注射方法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
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8年4月~2020年3月所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n=50)和实验组(n=50);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低分子肝素注射,其中男26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30~75岁,平均(53.9±8.5)岁;主要梗死部位包括前壁、下壁、后壁分别为25例、23例、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其中男30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30~75岁,平均(53.5±8.2)岁;主要梗死部位包括前壁、下壁、后壁分别为26例、23例、1例;两组患者的基数资料组合情况比较,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诊断标准,且排除患有精神类、认知障碍以及药物治疗禁忌症和严重肺、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等;所有患者均在家属的自愿情况下接受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核准研究内容,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临床病例资料完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使用低分子肝素(生产企业: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845)皮下注射,以70~80anti-XaIU/公斤体重计量,一日l次;需要连续治疗一周,且在注射过程中应选择患者的脐周上下5 cm,左右10 cm处位置作为注射部位,将患者的皮下结节或瘀血瘀斑等位置尽量避开后进行常规消毒,注射前不排气,以缓慢的方式注入。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低分子肝素注射,主要由医护人员进针后给予30秒的缓慢注入,结束后需要对注射位置进行压迫,时间为5分钟作用。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实施表盘轮换方式在患者皮肤褶皱的最高点进针,回抽无出血现象后给予20秒的缓慢注入,结束后需要暂停10秒后拔针,不需要对注射位置进行压迫,但切记不能揉擦。
(1)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参照《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结果,如果分数在0~60分,则表示患者给予不满意评价;如果分数在61~80分,则表示患者给予较满意评价;如果分数在81~100分,则表示患者给予满意评价;
(2)对两组患者注射后出现的皮下硬结、皮下出血发生率以及疼痛程度(视觉评分法VAS)[2]进行观察记录,并给予有效对比。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平方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的皮下硬结发生率为10.00%,常规组的皮下硬结发生率为30.00%(x2=6.250,P=0.012);实验组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4.00%,常规组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16.00%(x2=4.000,P=0.046);相比常规组,实验组的皮下硬结、出血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1.29 ± 0.21)分,满意度评分为(72.3±5.8)分;常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2.31 ± 0.30)分,满意度评分为(65.3±4.2)分;相比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满意度改善效果较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低分子肝素则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抗凝剂,其药物本身具有分子量小和半衰期时间长等特点,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但是相关医学研究结果发现[3],传统的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后,患者会出现皮下桔梗、出血等现象,严重影响整体预后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与患者的皮下注射方式相关,另外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经常伴有紧张、焦虑等状态,不但会影响注射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出现疼痛现象。
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属于一种新型的注射方式,其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以往注射情况应运而生,患者的腹部皮肤组织较为疏松,但血管丛丰富,一旦对小血管刺破以后便会出现皮下硬结或出血现象,而该种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患者的腹部皮肤皱褶最高点垂直进针,不仅能够促进药物吸收[4],同时也能整体降低患者的皮下桔梗、出血以及疼痛程度,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皮下桔梗、出血发生率,改善疼痛程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对我院医护人员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