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静倩
摘 要:语文课堂应秉承育人目标,在新形势下真正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雾在哪里》一课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外积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继而从转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内化实践活动三方面去思考,提升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能力,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而努力。
关键词:基于学情; 任务驱动 ;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084-002
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部分组成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目前的育人方向。想要在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推进课堂转变,就需要往教、学方式的改变、实践活动的内化三方面继续发展。笔者以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为例,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现象描述
教授《雾在哪里》一课时,在讲到“无论……还是……都……”和“……甚至……都……”的句式转换和自主运用时,学生一脸茫然,即使有学生试着回答,却也是错误百出,需要教师不断指正。并且学生在这一环节设计的自主说话训练中,声音比较轻,更多的学生都是表现出一副努力思考的样子,只有少数几个可以独立试着说一说,交流过程中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也直接导致了本节课后面的写字环节时间不够。
二、原因分析
1.不了解学生,教学目标过高
由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不了解,使得以上教学环节设计过于简单。虽然给了图片,但这两句句式上稍有不同,最重要的是词语之间有递进关系,学生并没有仔细关注到,更不论说要短时间去理解甚至模仿。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简单的解释了一下“甚至”的意思是更进一步,没有分解训练。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类递进词语,让他们一下子根据图片内容完整地说出一个同样的句式,并且再把这种句式换成另一种类似的句式,如此有难度且逻辑复杂的教学内容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能力。
2.知識点未消化,教学任务繁难
这一教学环节原本预设时间是5分钟,但在实际讲授中,却花了10分钟不止。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点未能掌握,导致教师在此环节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一共涉及到三个知识点,一是词语递进;二是地点包含;三是转换句型,三个知识点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然而一个预设只有5分钟的环节,却设置了三个不太简单的知识点,且缺少教师讲解,这对于后续让学生自主说话增加了很大难度。
另外,在说话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独立进行训练,也对教学效率低下产生了影响。如果教师能认清教学任务的繁难,灵活变通训练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从旁点拨,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3.课外积累欠缺,削减学习自信
这节课其实有另一个学校的另一位老师也上过,在同样的教学环节中,那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效果极好,学生不仅简单地就能说出两种句式的转换,而且也注意到词语递进和包含的关系,答案堪称完美。为何同样的环节会有如此不同的差别,可能学生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原因。可以看出,那个班级的学生课外知识丰富、语言运用熟练、语感准确流畅,相对于这节课堂中的学生来讲,更加具有语文优势和学习自信。因此,课外积累的欠缺,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给整节课的学习带来了倦怠感。
三、教学对策
在探讨“学科育人方式”的课堂转变策略中,我们仍然要把“教师的少教,学生的多学,实践的体验”作为基本纲领。但“少教”不等于不教,“多学”不等于同一个知识点花费双倍乃至更多的时间学习,“体验”不等于走马观花。在教学中,我们要能够“基于学情的教”“任务驱动的学”,再辅佐以“实践活动的悟”,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育人阵地,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
1.基于学情,奠定教学基调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该以学情为出发点,通过学情前测对学生已掌握的学习知识有清楚的了解,在教学设计中删易解难。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学情,灵活修改教学环节,并且以学情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只有知道学生学得如何,才能真正检验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成功。
心理学上曾经有一个理论: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要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要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够得着的目标来一步步完成最后的教学目标,那么即使再难的目标也最终能够完成。以学情为基础,从低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开始。慢慢的,有步骤的逐层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台阶开始起跳学习,最后完成全班的学习目标,并且不会使学生感到吃力。
讲学的过程不是为了让教师表演,即使教师讲得再好,表现得再棒,课堂氛围再热烈,如果最后学生不能学到点什么,那势必是一次失败的教学。基于学情的教,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对于语文学科的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2.任务驱动,促进深度学习
不同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当代语文课堂更强调“学生学——教师引导”的新常态,转变课堂方式的重点渐渐倾斜到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来。具体来说,着力于学科育人的深度学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深度认识学习。真正的学生应该是学习中的学生,因此,真正的“学习”,不应该仅有认真科学的学习方式,还应强调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教师只有真正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践行学科育人目标。
其次,要深度实践“任务驱动”课堂。不同于教师“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教师发布任务,学生自主探究、互相协作,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解决问题,是集探究性、多元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等。
最后,要深度突破空间束缚。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信息的传播愈发方便和快捷,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也愈发多样和简单。语文课堂在这样的科技浪潮背景冲击下,理应开拓视野、尝试结合科技的力量转变传统课堂策略,从场地的创新到资源的利用,更好地满足更高育人的需求。
3.实践活动,发挥育人能量
所谓“外化实践,内塑灵魂”,语文学科要进一步实现育人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综合素养,参与实践活动,参观课程基地等是很有帮助的。
实践活动除了可以让学生有感而发,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之外,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参观英雄纪念碑时坚定爱国的信念,在欣赏大自然风光秀丽时感恩生活的美好,在徜徉文化古都时敬畏先人的智慧……王尚文老先生在《语感论》中曾经说过这样一个观点:“当儿童初次看到梅花时,他母亲告诉他这是‘梅花,于是‘梅花这个词就连同他所看到的形象、色彩,他所闻到的香味一起被摄入脑海。尔后,当他看到或听到‘梅花这个词时,留存在他记忆中有关梅花的形象、色彩、香味等表象往往就会同时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可见,实践活动像一座桥梁,把语文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语文课堂的“学得”和实践体验的“习得”结合起来。利用好课外实践这一特殊课堂,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在语文学科育人过程中的作用,想必也是新形势下课堂转变的必然方式之一。
转变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拓展语文课内、外的教学空间,总的目的是提升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能力,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娟娜,马学生.语文学科育人的整体推进:教学研一体 课内外同步[J]中小学管理,2019(11)
[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李新,龚岚.规程与范型:培育发现素养的课堂实践[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