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数学知识形成规律,促导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研究

2020-12-09 05:35于发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知识规律思维

于发源

摘 要:数学本身从衍生到创新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可以从中发掘出更加适用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捷径,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存在的根本意义。

关键词:知识; 规律;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067-001

一节课的成功之处绝不仅仅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讲解,教学内容的搜集和延伸都要遵循小学生对于知识形成与思维发展“规律”。笔者将围绕小学数学知识形成的规律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简要的概述。

一、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规律

找寻知识形成的规律是促进学生对于知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1.知识的衍生

数学的知识体系是由简而难逐渐形成的。一项知识内容最初的样子或许只是简陋的一根树枝、一种现象、一个故事等等。经过人们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一点点改进形成的一门有趣的学科。而这些由简而难形成的过程真的就可以舍弃吗?直接喂给孩子们的现成的知识内容他们真的理解吗?能否适应和知道怎么运用吗?答案固然是否定的,有太多的人抱怨自己学习的数学在生活中几乎用不到,然而我认为,并不是知识不适用,而是人们并不知道知识应该被怎么运用。拿“字母表示数”来举例,最初的字母是由古希腊人为了方便记录科学现象而拿来用的。几个世纪后,被数学家们拿来用于代数,也有拿来表示未知的量。由此字母变成了数学中常见的符号。他被利用到各种数量关系、几何图形和计算中。当学生理解了字母表示数的由来,便能够从中体会到,字母在算式中甚至是在方程中表示的意义。其规律体现在:我们必须先知道字母能够在数学中起到“代表”的作用,在从一件我们已知事物的代表,想到假如是这个字母,也就是未知数的运用了。只有将这些知识链在一起才能起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2.知识的架构

在基础知识的使用中,人们会在原来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提高它在数学方面的应用范围,逐渐形成了有了层次性的知识体系,渐渐地由简到繁,难度的提升也逐渐显现。这里依旧拿“字母表示数”来举例,你会发觉字母表示数在最初接触的时候,是有“引子”的,简单来说从长度单位到重量单位,再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中。在这些字母表示的概念中,学生脑海中就已经开始树立了字母是表示数的重点概念。如果这时候揭示“字母表示数”的概念,便能够解释学生们心目中的疑惑。而我们却习惯性地告诉他们“应该是这样”而不是“为什么是这样”。直到五年级上册还仅仅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顶多加上些运算规律,下学期就迎来了字母的另一层变化,即为“未知数”的表达方式,学生在接受时,便会略显得有些生硬了。

3.知识的整合

在获取了一项知识和技能时,为了更加有助于自己记忆。我们通常会带领学生们进行复习和巩固,我认为这是完全不够的,复习和巩固只是把有意识记的东西再有意识记一遍,而这对于学生记忆能力和知识的掌握并沒有科学的依据。真正能够做到将他人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化作自身的本领用于生活,才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们的数学。而利用故事情节和掌握前后关系的方法,帮助理解和架构知识体系会使得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牢固和准确,小到兴趣爱好提升,大到一种学习精神的培养。

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特点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其思维发展也逐渐追随着知识结构的延伸而得到进步。从直观的到片面,从具体到抽象。其思维逻辑的形成与知识体系的规律依旧有着很大的联系。

1.对知识的认知与变构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首先需要经历几个过程。在新知建构的前提下,是要有一个对于旧知的提取,从而两者混合处理,形成新的认知过程,这即为一种变构的认知过程。在初次接触用字母表示数时,如果你向学生提问:“这里的a表示什么?”同学们的首先会想到的是英文的缩写,回答大约是:“一号选手”、“a选项”甚至是“美国队长”等。当然,在你持续的追问下,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其实这些答案与数学概念里的“字母表示数”并不冲突,这里的“a”的确可以表示任何数或者事物。这对后来的设未知数学习依然有帮助。

2.对知识的处理与记忆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常常会伴随着相应的疑惑,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说明学生在知识与思维碰撞时,产生了一定的反应。这个反应刚好能够促使学生对这次学习经历印象更加深刻。在字母表示数中,我们依然能够找到很好的例子,他们的困惑基本是:不能理解为何字母可以表示广义的任何数。(a表示1了,为什么还能够表示2呢?)不能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结果。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重点突破这两项难点。这时小学生惯用的算式思维方式、习惯与代数之间产生了冲突,它正在阻碍学生符号意识的形成。在教学时,老师们可以利用熟悉的问题情境,从具体数字入手,帮助学生过渡到代数思维,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

3.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当学生真正开始掌握知识以后,即有一个识记的反复过程。我们知道,遗忘在心理学研究中心呈现出“先快后慢”的态势。而数学知识的运用与巩固,正作用于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有体系的知识系统。当然,这里的巩固,并非“重复动作”,而是借用层次性的练习来强化知识的生成,从而由一种知识体系延伸到更加广泛的数字海洋。上述证明,学生在思维发展中,掌握“序”的规律是促进知识形成,激发学习兴趣,夯实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达到深度学习的作用。

在课堂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教师的规律、睿智的教学策略可助力儿童借助表象逐步抽象,为有效培养和提升其数学思维的有序性提供肥沃的“土壤”。通过充分调动有“规律”的教学资源,使得充满“变数”的课堂逐步成为真实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章晔婷.单元整合课:遵循学序,丰厚教学结构[D]小学数学教师,2019

[2]荀步章.小学数学课堂结构立序思考[D]新教师,2016

[3]黄芳.选材·立序·节奏——“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2)”教学评析[D]小学数学教育,2016

猜你喜欢
知识规律思维
找规律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巧解规律
找规律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