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郭艳琴
(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 阳泉)
中等长度导管(Midline Catheter, MC)又称中线导管或中长导管,留置长度8~20 cm,留置时间7~49 d,穿刺点位于肘窝或上臂周围,尖端位于腋静脉或其下方[1]。美国输液治疗实践标准(2016)对其描述为经由上臂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腋窝水平或肩部远侧的血管通路。近年来,随着护理人员对于合理使用静脉输液工具的理念日趋成熟,中等长度导管开始应用于临床静脉治疗中,满足患者中短期输液治疗的需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中线导管置管方法在外周静脉治疗中的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中线导管置入的患者7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 例)和观察组(35 例),对照组患者35 例,其中男20 例、女15 例,年龄42~92 岁,平均(67.0±25.0)岁,行常规置管。观察组男22 例、女13 例,年龄51~90 岁,平均(70.5±19.5)岁,行改良MC 置管。参与研究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护理以及操作人员比较,两组临床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方法
(1)穿刺部位的选择:建议选择患者的非惯用手[2]。首选贵要静脉、其直、短且静脉瓣少;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盲穿时应在肘部以下,不少于1 cm 的静脉暴露良好处[3]。对难以找到静脉通路的患者,考虑使用血管可视化技术辅助静脉识别和选择。
(2)穿刺置管:患者取仰卧位,术肢外展呈90°,选择穿刺点后,用纸尺测量从预穿刺点至腋窝水平的距离,做为导管修剪长度(U 型固定,需要增加2~3 cm 做为导管修剪长度),测量臂围。常规洗手、戴手套、消毒皮肤,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直径≥20 cm,打开导管包装,铺无菌巾及洞巾,使无菌区域最大化,便于操作,避免污染。再次洗手,更换无粉手套,穿手术衣。用20 mL 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湿润支撑导丝后夹闭楔形夹)和输液接头,检查导管完整性并用生理盐水浸润导管。根据测量长度修剪导管,回撤导管内支撑导丝至修剪刻度后方约1 cm 处,用无菌剪刀垂直修剪导管(注意不要剪出斜面或毛碴),助手为患者扎止血带并嘱其握拳,取出穿刺针,去除针帽,以15°~30° 进针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0.5~1 cm,再将穿刺针套管完全推至静脉内,松开止血带,左手固定套管座并按压套管上方血管,右手撤针芯。将导管从穿刺针套管孔匀速送入静脉,置入导管剩约5 cm 时,完全撤出穿刺鞘,撕开穿刺鞘,和导管完全分离,均匀缓慢地将剩余导管置入静脉,预留3~5 cm 长度,安装输液接头,连接20 mL 肝素盐水注射器脉冲式冲洗导管后正压封管。穿刺点用小方纱固定,按压止血,涂抹皮肤保护剂,待干15 s,按思乐扣箭头所示方向(箭头应指向穿刺点)摆放思乐扣,将导管安装思乐扣的立柱上,锁定纽扣,导管出皮肤处逆血管方向摆放弧形(“L”或“U”型),依次撕除思乐扣的背胶纸,将思乐扣贴在皮肤上,10 cm×12 cm 透明敷料无张力黏贴,透明敷料应完全覆盖住思乐扣,胶带碟型交叉固定贴膜下缘,再以胶带横向固定在胶布上注明穿刺者姓名、日期和时间。
1.2.2 观察组从测量长度、外露长度、导管固定三方面进行改良
(1)测量长度的改良:患者呈仰卧位,术肢外展呈90°,测量预穿刺点到锁骨中点的距离,做为导管修剪长度(不需增加外露长度)。
(2)外露长度改良:穿刺见回血后将导管匀速送入,置入导管剩约5 cm 时,完全撤出穿刺鞘,和导管完全分离,均匀缓慢地将剩余导管全部置入静脉(送至导管的“0”刻度)。
(3)导管固定改良:穿刺点用小方纱固定,按压止血,10 cm×12 cm 透明敷料无张力黏贴(无需思乐扣固定)。胶带固定和注明的信息同对照组。
对比两组间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与穿刺置管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渗血渗液、堵管、非计划拔管、静脉炎等方面。
统计分析两组间观察数据可得知,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16~32 d,相比对照组2~48 d,留置时间延长。
比较两组间数据,观察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7%,相比较对照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1.4%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表1。
表1 两组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n(%)]
中线导管作为近年来临床治疗中的一种新型置管工具,主要是经臂肘窝到达近侧静脉,其导管尖端不超过腋静脉,由于导管尖端未到达中心静脉内,因此无需胸片检查;若预期输液治疗时间在7 d 以上,无疑是更适合的静脉输液工具。
本次研究中发现中线导管尖端位于或靠近腋窝水平或肩下部增加导管堵塞的概率,其原因可能是导管穿刺部位或尖端位置不佳造成导管受压从而形成血栓性堵塞。从解剖学发现中线导管尖端位置在腋静脉,而腋静脉分三段:第一段,大圆肌腱下缘至胸小肌下缘,长(39.3±3.2)mm,外径(7.8±1.6)mm;第二段,胸小肌上下缘之间,长(31.9±2.9)mm,外径(9.5±2.5)mm;第三段,胸小肌上缘至第一肋外侧缘,长(19.5±4.2)mm,外径(12.5±2.7)mm[4]。对照组采用常规测量长度从预穿刺点至腋窝水平的距离,相当于腋静脉第一段或第二段处,堵管率5.7%。观察组采用改良后测量长度从测量预穿刺点到锁骨中点的距离,相当于腋静脉第三段处,腋静脉第三段血管外径较第一段、第二段粗,对血管壁刺激小,堵管率0%。
本次研究中发现中线导管对照组采用外露导管2~3 cm,摆放成U 型思乐扣固定,渗血渗液发生率11.4%,静脉炎发生率14.3%,观察组利用中线导管末端锥形设计的优势,对穿刺点有填塞、压迫、止血的作用,而且可以预防导管的微小移位,观察组采用将导管全部置入静脉(送至导管的“0”刻度),无需思乐扣固定,透明敷料无张力黏贴,改良后渗血渗液发生率2.9%,静脉炎发生率2.9%,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病人的负担。
目前,我国中线导管还未被广泛应用,缺乏相关研究及指南支持,因此在选择输液工具时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治疗方案,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严格把握临床适用范围与留置时间,确保置管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进行改良后的中线导管置入术,其操作简单,在置管过程中渗血渗液、静脉炎、堵管、非计划拔管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医疗成本,且能够在保护外周血管的同时满足治疗需求,值得在临床中应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