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对比

2020-12-09 06:09韦廷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2期
关键词:腺体低位例数

韦廷佳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0 引言

甲状腺瘤是指发生于甲状腺部位的肿瘤,一般呈良性,目前甲状腺瘤的发病原因未明,但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已经被确定为与甲状腺瘤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1]。可触及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瘤最为明显的临床表现,还有部分患者可伴吞咽困难、声嘶等症状。手术治疗是该症最常用、效果最显著的治疗方式,但术后并发症一直是困扰患者正常生活的难题,在近些年,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使用,据报道[2],该治疗术具有手术创面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为探究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对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特选取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以来收治的甲状腺患者,分别应用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来我院诊治的甲状腺患者中选取180 例。按照奇偶排列数表将其进行分组,均分为观察组(90 例),对照组(90 例)。观察组中,男性30 例,女性60 例。年龄20~58 岁,平均(43.56±13.52)岁。肿瘤直径0.98~2.85 cm,平均(1.63±0.62)cm。病变部位:双侧32 例,单侧58 例,病程4~8 个月,平均(5.86±1.25)个月。对照组中,男性33 例,女性57 例,年龄25~60 岁,平 均(45.25±12.58)岁。 肿 瘤 直 径1.22~2.63 cm,平 均(1.53±0.22)cm,病变部位:双侧31 例,单侧59 例,病程3~7 个月,平均(5.41±0.65)个月。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甲状腺瘤,且对此次研究知晓并同意。

排除标准:不配合本次研究或有精神疾病史难以配合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观察组选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具体操作为:选胸骨切迹上约2 cm 颈部皮肤褶皱处行一小切口,长3~4 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及颈阔肌,分离皮瓣上至环状软骨水平,下至胸骨上凹,上下缝吊牵开皮瓣,使伤口呈纵向矩形,显露术野,不缝扎颈前静脉,不离断颈前肌群,由颈前白线切开并分离颈前肌群至甲状腺外科被膜并切开,游离甲状腺叶,“7”号丝线于前面悬吊腺叶,先切开甲状腺峡部暴露气管,分离Berry韧带并吊线牵引,以小弯血管钳分离1/2 腺体,于腺体上下极缝吊提起腺体,继续将腺体分离至预切除线下方,若上极位置不易操作可先切除部分腺体,再行处理。蚊式钳钳夹预切除线两端定位,沿预切除线楔形切除该腺叶,残面“1”号线间断缝合,残窝置负压引流管,由切口下1 cm 处引出体外,检查无明显出血后,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手术创口以及住院耗时等参数,耗时、出血越少、创口越小说明效果越好。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维度四个方面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每项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3]。另外,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的发生例数,计算出两组发生率进行对比,发生率高,治疗效果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参数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参数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参数对照(±s)

表1 两组手术参数对照(±s)

住院时长(d)观察组 90 49.85±15.58 48.63±12.57 3.89±1.73 4.88±2.63对照组 90 67.25±13.58 68.15±13.58 6.74±2.74 6.63±2.41 χ2 7.987 10.007 8.344 4.654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手术时长(min)术中出血量(mL)手术创口(cm)

2.2 术后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每一维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比较(±s, 分)

表2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生活维度观察组 90 93.52±12.88 92.17±14.85 93.74±15.35 95.47±12.61对照组 90 77.52±13.58 76.85±13.84 83.46±16.57 88.58±13.58 χ2 8.110 7.160 4.317 3.527 P 0.000 0.000 0.000 0.001

2.3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明显更低(P<0.05),见表3。

3 讨论

甲状腺肿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好发于女性,甲状腺肿瘤种类众多,主要分为良性与恶性,一般说来,生长速度较快的单个肿块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4-5]。该症症状较为明显,一般表现为颈前正中有结节和肿块,部分患者可有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等,患者一般能及时发现并接受治疗,良性肿瘤经过治疗后一般可获得较好的预后[6]。近年来,甲状腺瘤的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应当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注意,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意义[7]。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是通过手术将甲状腺瘤彻底切除,因此这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甲状腺瘤复发。传统手术中,需要对甲状腺体进行大范围游离,而甲状腺前肌被切断后容易导致切口粘连,术后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影响较大,另外,传统手术术后留下的瘢痕较大,美观性差,对许多患者的术后心理可形成影响,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可弥补上述不足[8]。

表3 并发症发生率[n(%)]

本次研究通过不同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小切口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长,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小切口术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观察组患者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表明小切口术较传统手术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备安全、美观、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腺体低位例数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基于深度学习的腺体病理图像分割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春蚕吐丝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