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采血小板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2020-12-09 02:20周国金罗昭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4期
关键词:血量枸橼酸献血者

周国金,罗昭玲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血站,四川 攀枝花 617000)

0 引言

血小板输注是现代成分输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单采血小板因血源单一、纯度高,治疗效果好、便于开展血小板配型、不易诱发同种免疫反应等优点受到临床医生青睐,需求量逐年增加[1]。但因单采血小板采集时间较长,对献血者要求高,采集中有大量离体血液不断循环和回输,较全血采集更易出现献血反应[2]。发生献血反应后,既影响采集效果,更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意愿,给招募和保留工作带来困难。采供血机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单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确保献血者安全、提高采集效率、减少献血者流失、稳定单采献血者队伍。本文对我站近5年来3665名单采献血者采集中发生献血反应的112名献血者个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单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站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3665名献血者资料,所有献血者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l8467-2011)单采血小板体检、血液筛查要求,年龄18-55周岁,采前外周血PLT计数≥150×109/L,<450×109/L,且预测采后PLT≥100×109/L,HCT≥0.36,献血前1周内未服用抑制血板功能的药物,单采间隔时间≥2周,采前常规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20 mL(哈药)。

1.2 设备及耗材。血小板采集采用MCS+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美国血技)及配套一次性耗材995E,抗凝剂ACD-A(费森尤斯),执行LDPLP程序采集血小板1U,全血与抗凝剂比例10:1,全血采集速度80 mL/min,回输速度80 mL/min,血小板容量250-300 mL,血小板采集靶值2.5×1011/L。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集血小板。

1.3 献血反应判断标准。轻度反应:出现眩晕、连续哈欠,口周麻木,面色苍白,呼吸心跳加快等症状;中度反应:除轻度症状外还伴有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出冷汗,血压下降等;重度反应:除轻、中度症状外,还可出现意识障碍,晕厥、惊厥、抽搐、心律不齐、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665名单采献血者中,男性献血者占74.0%,女性献血者占26.0%,出现献血反应者112名,总献血不良反应率3.05%,主要以轻度反应为主(87.50%),中度反应(12.50%),重度反应无。献血者性别、体重、献血次数、处理血量、献血季节与献血反应的发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枸橼酸中毒和精神紧张是导致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76.79%),空腹、疲劳等原因占16.96%,疼痛、其他占6.25%,见表1、表2。

3 讨论

随着临床对血小板需求量的增加,我站近年来单采血小板采集量保持每年25%左右的增长率,建立一支固定单采献血者队伍非常迫切,为招募和保留更多献血者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因此有必要探讨单采献血反应的原因,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确保献血者安全和临床供血。

表1 献血者基本资料与献血反应率发生的关系[n(%)]

表2 单采血小板献血反应与各种诱因构成比[n(%)]

3.1 献血反应发生原因。本文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2018年本站单采献血反应总发生率3.05%,主要以轻度反应为主(87.50%),中度反应次之(12.50%),重度反应无。献血者性别、体重、献血次数、处理血量、采血季节与献血反应的发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性、低体重、首次献血者及处理血量大于2300ML以上者是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相似[3],冬夏季献血反应发生率高于春秋季。各年龄段献血者与献血反应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不是影响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

女性由于心理耐受程度低、体重偏轻(尤其是年轻女性)等生理特点,较男性容易发生献血反应,特别是初次献血者,对成分献血知识的欠缺,面对复杂的管路和设备,恐惧紧张情绪易诱发献血反应[4]。两次以上献血者(0.68%)发生反应的比例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2.37%),重复献血者对献血过程初步认知且经历过,心情放松是重要原因。本组数据按体重将献血者分为3组,统计分析表明本地区体重<55 kg人群单采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1.96%),与报道一致[5]。原因为MCS+采集原理是间断式分离,体重较轻的献血者在采集时离体血量占自身总血量的比例较大,献血者体重越轻,血小板计数越低,循环次数越多,离体循环血量越大,容易发生一过性低血容量性献血反应。冬夏季献血反应率高于春秋季(见表1),冬夏季容易出现极端天气,温度过高人体消耗较大、采集时间长,温度过低血管收缩使机器频繁报警等均易诱发紧张情绪并最终导致献血反应。由此可见,性别、体重、献血经历、处理血量、献血季节都是导致献血反应发生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可以相互促进或叠加,是一个综合因素,共同或单独导致单采献血反应发生。

在献血反应类型中,枸橼酸盐中毒反应最常见占45.53%(见表2),原因是单采献血时抗凝剂中的枸橼酸和钠盐回输到献血者体内,与献血者体内钙离子螯合致血清钙离子水平迅速降低所致[6],处理血量越大、回输速度越快,越容易发生枸橼酸盐中毒反应。其次是精神因素所致占31.26%,常常发生在采血初期,原因多为看到复杂设备害怕、担心采血的安全性、环境因素、工作人员态度生硬等,表现为内心紧张、焦虑情绪[7]。疲劳、饥饿、睡眠不足占16.96%,原因可能是人体在生理状态不佳时耐受力下降,易诱发应激反应而致献血反应。其他诱因较少见占6.25%。

3.2 献血反应的预防处理措施。采集前加强体检、征询,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避免发生献血反应的高危因素,选择体重较重,有献血史的男性献血者。对初次献血者耐心讲解献血过程、仪器设备等并让其参观献血现场,消除献血者心理负担。冬、夏季做好采集环境的温度控制,献血场所播放轻音乐,营造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详细询问献血者近期生活史,简单评估其身体状态,为空腹、进食少者提供 免费的食物和饮料,疲劳献血者劝其休息充分后再参加献血,常规给予钙剂预防枸橼酸反应。

采集中工作人员全程陪护献血者,给予人性化服务。提高穿刺水平及技巧,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根据每位献血者具体情况调整运行参数,应密切关注和询问献血者,尤其对初次、女性、低体重人群应重点护理,针对精神紧张者做好心理护理,可与其交谈、播放电视、音乐转移其注意力。取得献血者信任和理解,在人员允许的条件下,实行“一对一”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8]。对口周、指尖麻木明显的献血者可再次给予钙剂口服,并适当降低还输速度,延长枸橼酸盐进入体内的时间,有效减少献血反应[9]。

采集后指导献血者正确按压针眼,并抬高手臂至心脏水平以上,嘱其保持针眼处清洁,多饮水、多休息,让献血者在采血椅上休息片刻再起身到休息区休息30分钟,无不适方可离开。

猜你喜欢
血量枸橼酸献血者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枸橼酸抗凝在重症患者连续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进展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不同血流速在出血患者枸橼酸钠抗凝血液透析中的临床研究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为何春眠不觉晓
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分析
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研究
头低截石位与Trendelenburg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心排血量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