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0-12-09 02:20杨延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4期
关键词:危组溶栓心肌梗死

杨延庆

(蛟河市人民医院,吉林 蛟河 132500)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所导致,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脑血管多发性疾病,患者常会出现急性剧烈而持久的胸痛感,通常会持续30分钟及以上,对患者造成极大痛苦,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胃肠道不适、低血压等症状,且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危害大,极有可能引发心脏压塞、心脏室壁破裂等并发症,预后效果较差,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1600万人死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其中大约50%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均期望寿命的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及其存活率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评估此种疾病严重程度,并给予对应措施进行及时治疗,从而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成为医学界一重点及热点类话题。有研究显示[2],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对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作用,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死亡风险的评估效能更高,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干预,以达到降低远期死亡风险的目标。但有关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的临床应用相关研究较少,无法充分证实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临床评估价值。基于此,本研究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进行随访,就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时间段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49-78岁,平均(63.20±5.11)岁;合并疾病:高血脂症70例、糖尿病82例、高血压75例;梗死部位:前壁67例、下壁88例。随访患者纳入标准:对其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诊断标准,且已经经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均知情本次随访内容与目的,自愿参加随访工作,签署协议书。排除标准:具有精神类疾病或者病史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不全患者;不符合手术相关指征患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严重感染者;依从性不佳患者。

1.2 方法。查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评分(共包括八个变量,得分在0-14分之间):①患者年龄在65-75岁之间记1分,年龄在75岁以上记2分;②心率>100次/min记2分;③体质量≥67 kg记1分;④收缩压<100 mmHg记3分;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记1分;⑥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前壁心肌梗死记 1 分;⑦Killip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均记2分;⑧发病至治疗时间在四小时以上记 1 分。总评分≤3分则属于低危,4分≤总评分≤6分则属于中危,总评分≥7分表示高危[3]。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随访两年,统计患者顽固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等不良事件以及心源性死亡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计量资料(),P<0.05象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三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心源性死亡情况。高危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中危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表1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心源性死亡情况[n(%)]

冠状动脉持续性或者急性缺血缺氧是导致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且多会伴随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4]。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发展,每年心肌梗死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且趋于年轻化发展[5]。另一方面,人们对寿命期望值越来高,都希望能延长寿命,尽可能享受生活。临床对于此种疾病多以保护和为此心脏功能,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处理并发症等为治疗原则,但仅进行有效治疗,可体现短期临床治疗效果,无法评估患者远期治疗疗效。临床经验显示,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主要是临床多个有效因子之和,计算方法简单且便捷,有利于临床医师对冠心病预后效果的评估[6]。有研究学者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危险指数在预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特别是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孙英伦[7]相关研究提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利用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可评估患者远期预后情况及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建议推广使用。

宋森磊[11]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危险指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中研究得出,高危组心力衰竭7.50%、再发心绞痛6.25%、心律失常7.50%、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7.14%高于低危组1.31%、0.87%、1.31%、0.83%(P<0.05)。本文研究后发现,低危组顽固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等发生率为7.32%、9.76%、9.76%、2.44%,中危组分别为10.42%、15.50%、8.33%、6.25%,高危组分别为32.25%、29.03%、35.48%、29.03%,高危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之和显著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此数据可以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进行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评估高危组患者预后效果差于中危组与低危组。本文研究与宋森磊等人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可为临床提高参考。但本研究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危组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中危组(P<0.05)。此结论可以说明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评估的高危患者预后效果比低危和中危患者预后效果明显较差。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更加评估得分进行高危、中危、低危分组,高危患者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评分较高,根据该评估标准中涉及的有效因子判断,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均是影响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3]。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根据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的不同,判断危险因素,更加评估结果,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办法,以及时控制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缓解不良临床症状,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远期预后效果有积极作用。与宋森磊相关研究相比,本次研究还涉及对三组患者死亡发生率的对比研究,内容更加全面,可为临床下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评估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预后效果的临床价值明显,可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危组溶栓心肌梗死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联合微小RNA 评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的价值△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