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
(内蒙古赤峰市传染病防治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病情严重,肝脏功能不佳,肝硬化已经发展至超出肝脏代偿能力的地步,常会伴随门静脉高压、肝功能衰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本病,临床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种类多,剂量大,影响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1]。为了保障临床疗效,考虑可从护理角度入手进行干预,故本次研究引入了个体化护理措施,并以我科收治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计68例为对象,评价了该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择我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计68例。纳入标准:(1)满足乙肝肝硬化失代偿诊断标准;(2)年龄18岁以上;(3)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2)合并全身性系统疾病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者;(4)不同意参与研究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34)与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实验组(n=34)。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4~78岁,平均(42.58±7.82)岁,病程1~12月,平均(6.15±1.20)月,实验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3~75岁,平均(43.11±8.40)岁,病程1~12月,平均(6.26±1.15)月,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对照组常规护理,进行入院、饮食、运动以及用药等多方面的指导。实验组则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干预,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水平,耐心向患者介绍肝硬化的发生原因、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在失代偿期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等,讲解用药治疗的意义以及必要性,并利用多种形式向患者讲解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在健康教育时,需要考虑患者的接受能力,可配合图片、文字、视频等进行[2]。(2)心理护理,考虑患者长期用药,存在一定的负性情绪,对此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干预。在日常交流时,需要将医学术语转换成通俗语言,辅助患者理解。并讲解积极接受治疗与护理服务后恢复良好的案例,以此辅助患者重构心理平衡。(3)为患者建立出院档案,记录好各个阶段的临床指标、治疗方案、疗效以及抗病毒药物用药情况,再次向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并强调遵医嘱用药对保障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的意义,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1)对比负性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价。(2)对比用药依从性,分为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三个等级。
数据采用S P S S 2 1.0 处理,设定P <0.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HAMA 评分(24.15±4.38)分,低于对照组(3 1.2 5±5.2 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 5)(t=6.0892,P=0.0000)。实验组HAMD评分为HAMA评分(8.11±2.14)分,低于对照组(12.46±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5605,P=0.0000)。
实验组完全依从20例,基本依从13例,依从1例,依从性为97.06%(33/34),对照组完全依从14例,基本依从15例,依从5例,依从性为85.29%(29/34),实验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8.609,P=0.003)。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病情复杂,长期用药也会导致患者负性情绪增加,影响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不利于保障临床疗效。而对该类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案干预,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利于消除患者的恐慌情绪,并促使患者认知到合理用药的意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则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再加上出院指导,则能够培养患者良好的用药习惯,并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监控[3]。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在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该方案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案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