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萍 李建平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而在高校里,辅导员是这项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因为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其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育管理、文化塑造上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一定的差异。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倾向于通过辅导员的实质性教育影响向学生传播思想与理念。高职辅导员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多样的任务。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担负起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引领者,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梳理自己的角色形象,从而为构建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从国家层面对辅导员具备教师和干部的二元双重身份属性进行了明确界定。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个体,这是从教育属性定位,辅导员具有教育者的形象,通过教书育人把人培养成为“人”作为自己教育的终极目的。高校辅导员作为管理者,从政治属性分析,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始终把“教育为政治服务”作为教育的根本宗旨,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文化属性上,高校辅导员又是古今中外文化的传播者和创新者,在工作中体现传承、创新和超越。这三方面的属性要求高校辅导员需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活动以及新型的互联网媒介为学生搭建各类促进学生成长、成熟、成才平台,通过课程建设和文化浸染,让学生在探索、反思、不断解构中自我完善和超越。
2014 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对辅导员角色进行了明确且详细的职业定位,再次强调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明确了辅导员的专业角色、职业身份、职业能力和职业守则等内容。为激励辅导员专业成长、发展晋升、理想角色塑造了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发展路径。2017年教育部对原教育部24号令进行修订,出台了第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身份目标、工作职责、职业能力要求、发展晋升保障做了明确的规定。
辅导员双重身份在国家制度层面的定位,更加明确了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与职责,这将大大激励辅导员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为辅导员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开展具体工作排解了后顾之忧,使得辅导员能够切合高校育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求,按照辅导员岗位职业准则、职业情操、职业品质积极有效开展工作。
高校辅导员由于其角色形象以及工作职责要求,使其走进学生,成为高校中与学生发生交集最多、离学生最近的教师,是高校与学生建立关系的重要纽带和关键连结点。辅导员工作可以形象的比喻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学校层面遇到与学生相关的任何问题,可以概括成“去找辅导员”。可见辅导员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艰巨性,这也充分显现出辅导员在高校稳定、学生成长成才中的所扮演的角色形象以及所发挥出的关键作用。在高职教育系统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接受辅导员的实质性教育影响。但同时学生并不完全处在辅导员的教育层面之下,学生学习与生活还受到专业教师及其群体的影响。这些不同的角色形象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不同向、不同质的职能,这就要求辅导员肩负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骨干力量的作用,在多重角色身份中“兼职”,协调不同角色身份对于学生的多方影响,全面发展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辅导员在高校中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成为传播先进思想理论的主渠道。这就实现了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有机融合,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必然要求。这既能发挥出辅导员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创新教学方法的优势,又能使辅导员在教学和科研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功底。辅导员通过在课堂中为学生传道授业树立崭新的辅导员形象,更加提升学生对辅导员职业以及个人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一线辅导员把自己的职业角色形象比喻为“保姆”“救火队员”等,这并不奇怪,辅导员的职责涵盖与学生学习、生活、情感、抉择等各方面的思想和现实问题,这既显示出辅导员工作的神圣性、挑战性和专业性,也迫使辅导员成为“综合辅导员”。辅导员由于角色形象的多重性,必然会衍生出多重的社会行为和行为结果,这对辅导员角色形象的认知和后续工作实况提出了巨大挑战。有些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被大量的事物性工作所“绑架”,使自己的职业定位与职业角色模糊。在多样化的角色转换中不能抓住自己的主要“责任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辅导员核心工作逐渐淡化,逐渐放弃了自身立德树人的本职工作,把自己完全转变为高校管理队伍中的一员,处于尴尬“生存”状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对象,高职学生在人生态度、自我定位、学习行为、就业抉择等方面都与普通本科学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差异性的存在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中,立足学生的差异,重塑自身的职业角色形象,这样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得高职学生生源与普通本科有着不同。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养成、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都需要辅导员去干预和引导。这么繁杂的工作,必然会让辅导员工作有所侧重,有失偏颇。但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明确自身的首要“责任田”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在实践工作中不忘初心,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责主业,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一切工作中,使其成为一切工作职责的发力点。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这一角色,首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正确认识自身所担负的“立德树人”使命,不断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和现实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践性,在与学生接触中架起“心灵桥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真正做到与学生共同前行,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幸福感”。其次要结合新媒体技术与新时期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式方法,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互联网重构了社会结构,重建了社会关系。同时也重塑了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情感理念所依存的社会基础与栖息环境。网络化生存模式的逐渐确立,使得学生通过网络接受文化知识,汲取并表达自身社会认知,用网络充实着意识形态建设内容,这种现象正逐步消解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同时也加大了辅导员宣传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难度。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混杂性与传播途径的“点”对“点”以及高职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特点,使得占领网络思政教育的话语权成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交融与碰撞,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时刻保持敏锐性和警惕性,牢固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巩固并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辅导员必须自觉主动地学习新媒体知识,牢固掌握新媒体运用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自己胜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无时空隔阂、无死角的做好“24小时”的网络思政教育。立足思政教育的应然诉求和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和宏伟目标,以健康的、主流的、向上的价值观为指引,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者。
自我效能感是指“当个体在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时,对自己组织及完成这一任务的能力的判断(Bnadura,1997)”。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特定情境中面对特定任务时会表现出很高的自信,对完成任务持有成功的信念。随着国家把现代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逐步提升,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成才搭建很好的平台,职业教育新常态下高职学生理应自信,拥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然而,很多研究却反映出共同的问题:许多高职学生事实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自信,遇到问题退缩,在心理上表现出“我不行”的倾向。
高职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时存在着畏缩、不敢尝试、得过且过的心理问题,有些同学甚至把自卑情感泛化到大学生活的全部。高职院校要摆脱目前高职学生的现实自我效能低的困境,不能仅仅靠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职业技能,很多学生在选择职业院校时其实内心深处是排斥上高职院校的,有些学生甚至内心非常自卑,给自己贴上了“高考失败者”的标签。因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需发挥离学生最近的思想教育者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自我效能重塑的角色,重塑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自我观。辅导员不能只把自己简单地看成心理“授道者”,而是应该以“教育者”“服务者”“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生活中,通过开班会、进宿舍、进网络等形式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看待高职教育和真实的自己,将自卑情感向积极方面转化,用积极的眼光看待抉择中的自己,从而达到“知耻而后勇”,不断进步、不断超越的实际效果。让每一个学生在高职院校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前进动力。
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社会思潮呈现出的多元化、高职学生思想的独特性和差异化,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辅导员如果在工作中仍采取传统的粗放型、笼统型、说教型的工作方法则难以适应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目标和全面深化教育质量改革的需求。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一定程度上要求提升辅导员各项工作的专业化水平。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建构出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路径。辅导员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心理沟通、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等九大职业功能,要求辅导员通过专业引导,积极有效地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这为辅导员走专业化和专家化道路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具体发展要求。辅导员需要在明确目标指向性和价值取向性前提下,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辅导员要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广博知识、宽广思维、学术研究能力。立足学生群体,时刻了解和关注学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不断根据学生的诉求来调整、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解答学生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惑,成为学生真正可信赖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站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前沿,要沉下心来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组建研究团队、开展专项研究,交流协同创新,在日常工作中带着问题开展调查和研究,做到“工作中研究,研究中工作”,把日常的工作积累和理论研究融合起来,在思辨研究中推动、激励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专业性,形成辅导员工作的精品项目等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成果的科研成果。这样辅导员才能像专家一样发挥专长,成为学生真正的引渡者和启蒙者。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在与学生接触时,必然产生很强的示范作用。辅导员要想很好地影响学生,必须按照高校辅导员制度化的身份重新自我塑造。高职辅导员在履行自己职业角色任务时,一定要发挥好社会角色中的一个重要教育功能,即传递国家社会所倡导的社会意识形态。辅导员要提升自己鉴别、分析、批判不当社会思潮的能力,辅导员能够在管理中回击、破解各种错误思潮中,在教育引导中重塑学生的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在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新时期、新背景和新要求下,认识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的文化属性,是辅导员更好地教育服务好大学生成长、成熟、成才的核心问题。通过制度层面和现实层面对辅导员角色形象的梳理,能够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更好地扮演好、塑造好自己的角色形象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在当前多元化的文化冲突、个性化凸显的学生群体、网络化充斥着校园文化的背景下,使得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和角色转化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就需丰富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文化,明晰辅导员的角色形象和核心身份。通过国家制度层面、工作实践层面、辅导员个体层面的多方联动,共同促进辅导员坚定不移地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