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爱,陈怡莹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尿毒症患者通常需采用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良好的血管循环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重要先决条件,而其中动静脉内瘘则是血液透析安全性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条血液通路[1],对内瘘加强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且给予有效的保护,可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同时可以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2]。对我院21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位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21例以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均为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患者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37~75岁,平均59.1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高血压肾病4例,糖尿病肾病3例,其他原因导致的肾衰竭2例,所有患者每周规律透析2~3次,每次透析3.5~5小时,透析血流量210~260 ml/min。
在术前、穿刺前、术后及透析中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由专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对手术的意义、重要性、手术方式、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处理预案、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等情况进行讲解,介绍手术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出现的恐惧、焦虑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树立手术成功的信心,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术前2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保持造瘘处皮肤清洁,通过热毛巾湿敷的方式保证血管充盈。(2)穿刺新瘘时,选择经验丰富、穿刺技术好的护士进行穿刺,选择合理的穿刺针,穿刺时避开关节或隆突,尽量避免在同一血管上反复穿刺,一旦出现出血或者皮下血肿,应立即拔针,并指压穿刺点30分钟以上,避免血肿扩大,影响内瘘使用功能。穿刺过程中严格把握无菌原则,避免内瘘感染,同时严格控制内瘘吻合口的直径,避免因吻合口过大造成的透析回心血量过大。(3)术后禁止患者患侧卧位,将手术侧肢体抬至心脏水平之上位置,保持术肢干净整洁,嘱患者着宽松衣物,观察瘘口有无包扎过紧或渗血情况。护理人员每天检查3次患者的即时动静脉内瘘,确保其畅通性,同时指导患者掌握如何触摸血管震颤,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4)术后14 d需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每天使用术肢捏健身球,每次持续10~15 min,每天进行3~4次,避免长期制动导致的血栓产生,术后患者卧床时可以抬高床头,并严格控制水钠摄入量。(5)透析后的健康宣教,嘱患者透析完成后当日需确保内瘘干燥,禁水24 h后可以温毛巾热敷,轻轻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延长内瘘使用寿命。透析间期重视内瘘自我防护,平时佩带护腕,提醒患者日常中减轻动作,避免瘘侧肢体受压、提拎重物或者输入液体,避免撞击硬物及敲打,防止外力导致的假性动脉瘤破裂。睡觉时注意健侧卧位,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检查内瘘通畅性的方法,如杂音或震颤消失,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
19例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功能良好,使用过程中血流量充足,1例因瘘管失功改留置长期静脉导管透析,1例因心衰改为人造血管透析。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最安全、使用时间最久的血液通路,虽然高位动静脉内瘘存在穿刺范围局限、距离心脏较近、易引起高输出量、导致心力衰竭及易形成假性动脉瘤等诸多缺点,但对于前臂动静脉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尿毒症患者而言,高位动静脉内瘘则是维持性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优先选择[3]。若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局部异常,可导致血管内瘘发生血液返流,导致再循环障碍,影响血液透析质量。为了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医护人员必须要对穿刺点的选择、方法、压迫止血的手法和时间等进行全方位掌握,同时加强对内瘘的护理干预。建立高位血管内瘘前,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术中严格控制内瘘吻合口的直径大小,术后严密观察,尽早开始功能锻炼,促进内瘘成熟。护理人员应加强干预,严格把握好穿刺时机,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动静脉内瘘感染,同时做好患者手术前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从而通过有效护理干预预防高位动静脉内瘘阻塞,确保血液透析正常进行,提高患者透析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