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

2020-12-09 13:22:03郭凤鸣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供血栓塞

郑 鑫 郭凤鸣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妇瘤一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9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女性生殖健康危害较大[1]。子宫颈癌细胞恶性程度较高,细胞侵犯血管易导致出血性并发症,严重危险患者生命安全。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术通过介入方法对出血部位进行栓塞治疗,从而达到止血的功效[2]。本研究对子宫颈癌合并出血患者行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情况,探讨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出血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2 月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收治的50例子宫颈癌合并出血患者,年龄39~69 岁,平均年龄(44.3±5.2)岁,出血时间3~59 h,平均时间(14.8±1.3)h。病理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34例,腺癌11例,鳞腺癌5例。TNM 分期包括Ⅰ期6 例,Ⅱ期32 例,Ⅲ期12 例。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患者;(3)合并造影剂过敏的患者;(4)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6)合并大血管劈裂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局部浸润麻醉后进行盆腔动脉化疗栓塞,采用Seldinger 技术穿刺股动脉,采用5 F 导管行髂内动脉穿刺后沿着导管注入造影剂,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方法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向动脉中灌注化疗药物。化疗药物灌注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肿瘤的类型包括紫杉醇联合顺铂;顺铂联合长春新碱联合博来霉素;顺铂联合博来霉素联合异环磷酰胺。随后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情况下插管送至子宫动脉或其他肿瘤供血动脉,给予乳化碘油3~8 ml+博来霉素15 mg,缓慢注入造影剂。当灌注后肿瘤染色消失且供血动脉末梢不显影的情况下拔除导管。退导管于宫颈癌供血区域动脉处(必须超过臀上动脉)给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区域供血动脉。同时行对侧髂内动脉造影,确定有无供血,给予灌注化疗及局部栓塞治疗。停止栓塞,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术后予患者全身应用抗生素并观察有无出血等情况出现。间隔4~6 周行第二疗程灌注化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栓塞治疗前后动脉造影表现、患者栓塞治疗后止血情况及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

2 结果

2.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

栓塞前,50 例患者动脉造影可见供血动脉明显增粗及造影剂外渗,呈不规则或模糊显影。栓塞后,48 例治疗成功的患者均未见造影剂溢出,碘油分布于肿瘤区域内。2 例患者栓塞后无效予以更换治疗方式。

2.2 栓塞治疗后止血效果

栓塞后,50 例患者中48 例止血成功,成功率96.00%。其中24 h 内止血成功39 例,成功率78.00%,2~6 d 内止血成功9 例,成功率18.00%。2 例患者因栓塞后1 周仍出血,予以手术结扎治疗。

2.3 不良反应

50 例患者中11 例出现恶心、呕吐,4 例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介入治疗是微创治疗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局部穿刺置管抵达病灶位置并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或栓塞,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介入治疗较传统手术治疗具有操作精准、创伤小等优势,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子宫颈癌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生活环境恶化,该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为女性健康带来较大危害[3-4]。目前临床上子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临床治疗难度较高,通常需要结合放、化疗等治疗方法综合提高治疗的总体效果。子宫颈癌在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的过程中可能侵犯局部小血管,使得患者出现出血症状,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5-6]。子宫颈癌入侵间质内血管或放疗后出现的出血通常较为严重,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既往临床治疗手段较为有限,通过输血、补液等对症处理及宫颈填塞止血等方法,难以有效控制患者出血症状。内科药物治疗对于宫颈癌合并出血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治疗效果较为有限。在全身用药的过程中可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不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通过手术结扎双侧髂内动脉大血管后侧支循环迅速形成,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较大,无法进行多次重复使用。

随着临床介入治疗栓塞技术的发展,通过选择性地栓塞局部动脉从而治疗疾病成为宫颈癌合并出血的重要治疗选择,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微创、高效、操作便捷的特点,可以阻断出血部位的动脉供血,对于侧枝循环再通及再次出血也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栓塞治疗后48 例治疗成功的患者均未见造影剂溢出,碘油分布于肿瘤区域内。 48 例患者止血成功,成功率96.00%。50 例患者中11 例出现恶心、呕吐,4 例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研究表明栓塞材料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对于栓塞技术的改进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动脉栓塞治疗技术操作简便,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像可以明确宫颈出血的具体部位,避免盲目栓塞,从而提高栓塞治疗的准确程度,提高栓塞治疗的效果。精准栓塞还有利于减小对子宫周围毛细血管的影响,维持子宫正常的血流供应。本研究中采用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材料,可以高效栓塞1 mm 以上的肌性动脉,实现阻断肿瘤血管血供的治疗目的。血流的阻断还可以进一步使得肿瘤营养供应缺乏,肿瘤病灶逐渐缩小。宫颈癌合并出血的发病较为危急,肿瘤丰富的侧支循环使得栓塞血管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有研究采用选择性栓塞阴部内动脉、子宫动脉的方法,在栓塞的同时采用博来霉素等化疗药物对肿瘤病灶进行化疗治疗,从而获得较高的动脉栓塞效果并有效延长局部化疗药物作用时间,明显增强局部栓塞作用和局部化疗作用[9-10]。研究认为肿瘤供血动脉的化疗栓塞可控制子宫颈癌局部病灶, 减少肿瘤细胞向其他器官或淋巴结的转移,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并延长患者生存期[11-13]。因此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术相比普通化疗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局部应用化疗药物可以使得化疗药物直接抵达靶器官的肿瘤病灶,使得局部药物的浓度提高,药物效价升高。局部化疗药物的浓度升高对于多数浓度依赖型抗癌剂具有较高的意义,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可以破坏血管内皮使得肿瘤血管壁坏死及血栓形成,从而控制癌性出血[14-15]。本研究局限性只纳入较小的病例数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随访时间对患者临床预后进行观察。

综上所述,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出血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介入方法栓塞治疗肿瘤合并出血使得治疗成功率提高,且治疗过程安全可靠,不引发严重并发症,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供血栓塞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康颐(2020年13期)2020-11-10 01:32:11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HPV疫苗和筛查:人类癌症防治的典范
抗癌之窗(2020年2期)2020-07-14 09:42:10
辣语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全球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析评
癌症进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12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