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探究——以“2019年十大流行语”为例

2020-12-09 13:03张利红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

张利红 段 绪

基于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探究——以“2019年十大流行语”为例

张利红1段 绪2

(1. 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2.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模因论是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依靠语言进行模仿扩散,其自身也凭借语言得以复制和发展。语言模因用以解释语言传播和流传的规律,对于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也同样适用。网络新词新语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呈井喷式涌现,言简意丰且能满足使用者的个性表达。本文以《咬文嚼字》发布的2019年“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阐释模因论在其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以提高人们对汉语词汇产生机制的理解,促进对语言的继承与应用。

网络新词新语;网络流行语;模因理论:语言模因

语言三要素中,词汇对社会生活变化发展的反映最为敏感、迅速。黄伯荣、廖序东先生曾指出:社会不断地发展,新事物不断地涌现,人们需要认识、指称这些新事物,就要给它命名,以满足交际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新词[1]255。网络用语作为在一定语言环境下形成的语言变体,通常随着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衍生,更新速度快,经广泛流传并约定俗成为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便是社会生活变迁的镜像反映。

从1994年中国加入互联网,到1995年互联网进入中国百姓的生活开始,网络语言应运而生,随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新词新语研究的学者,于是我国开始了对网络语言的研究,直到进入21世纪,我国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才开始步入正轨[2]3。吕明臣和李伟大两位先生在《网络语言研究》中阐明了网络语言交际的性质、特征以及过程;于根元先生在《网络语言概说》里指出了网络语言的规范性及其发展过程;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时尚辞典》特意选取流行的网络词条进行收录。这些专著对当下流行的新词新语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对网络词语的进一步研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网络新词新语的界定

学术界对网络新词新语的界定并未形成定论,于根元认为:新词语就是新的词和新的语的总和,新词应包括新造的词、新吸收引进的方言词、港台词、外来词、新的专门用语、产生了新义的旧有词语,而新语是指各种固定词组[3]2。熊一民对“网语”做出进一步解释:网络新词语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狭义的网络新词语仅指网络平台上衍生和高频使用的词语[4]10。

网络新词新语衍生于网络平台,在交际过程中经过语言文字的模仿复制,再经媒介传播、“人传人”的扩散,才奠定接受度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流行语地位。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不仅满足人们对于指称新事物、新概念的需求,使个人表达更加独特、有个性,还能体现出语言的时代性、发展性,更能在汉语词汇的变化中保留鲜明特征,并见证现代汉语的发展。

以“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为办刊宗旨的《咬文嚼字》,始终密切关注着汉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成为国内汉语文化品质的重要“捍卫者”。自2008年以来,《咬文嚼字》每年年末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近期,《咬文嚼字》评选出2019年度的“十大流行语”:融梗;996;硬核;区块链;柠檬精;霸凌主义;文明互鉴;我太南(难)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XX千万条,XX第一条。入选年度榜单的流行语不仅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际需求,还得同时具备语言、社会、时代、文化四个方面的价值。文章结合模因理论对流行语的生成机制进行阐释,促进理解具体化,促进使用者对网络流行语的规范运用。

二、模因理论与网络流行语

(一)模因理论与语言模因

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传递的单位——模因(meme),并设想“模因”是人类社会文化中起着传递作用的复制因子,通过复制文化的自身因素,并经过文化间相互竞争,从而促进文化自身进化发展。何自然、何雪林认为不论从文化的历时发展角度,还是从各区域文化的共时角度,都能从中剖析出一脉相承的相似现象,比如语言、传统风俗[5]。“meme”的中文释义为:文化中通过非遗传方式,尤其是模仿而获得传播的基本单位。有学者凭“meme”的特征,将其定义为个人记忆中的信息单位,能够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信息,并且粘贴到另外一个人的记忆当中去。

通俗地说,模因,像是一种大脑的病毒(virus of the mind),经个体传染给另一个个体[6]。以语言作为传播媒介的模因被学者称之为语言模因[7],其复制和模仿分为两大类型: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形式不改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前者称为模因的基因型,后者则为模因的表现型[8]。语言模因理论由何自然先生于2003年引入国内,能很好地对语言现象进行阐释。李宇明指出,新词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要是一个活跃的时代,新词语一定会大量涌现[9]。网络流行语,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大量涌现的语言变体,其衍生主要以模因表现型传播为主,以不同内容填充进相同的格式里。表现型还可继续划分为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三种类型。网络新词新语在经过模因的复制繁衍、大范围传播后,为社会人群认可后才能确定为流行语。

(二)语言模因与网络流行语

语言模因与网络流行语的关系可谓十分密切。当人的交际需求、指称需要得不到满足,便触发语言模因发挥作用,复制旧词语、词组或篇章的结构产生新的网络词语,在其他人模仿使用、传播之后,形成“人云亦云”的模因现象,也奠定了网络流行语的地位。语言模因生成网络流行语的前提有两点:其一,语言模因自身存在于宿主的储存信息当中,在合适的时机,从一个宿主进入到另一个宿主进行复制粘贴生成新的网络流行语;其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人大脑中先前具有的潜在模因信息处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就会触发人的联想,使模因信息带着潜藏的意向形成信息表征,并进行复制,生成流行语。

1. 模因表现型传播的同形联想嫁接

同形联想嫁接,意味着语言形式并没有变化,出现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经过联想能够产生不同的意义。如2019年初的流行语“盘”,其基本义是一种盥洗用具,名词义。“盘”蹿红于相声《文玩》,是“用手不断揉搓按压揉把玩物品”义,多次出现“盘他”金句。在相声这一特定的语境中结合演员生动的面部表情,固化了“盘”字在人心中鲜活有趣的动词义。当《文玩》片段多次转载于视频软件,在“万物皆可盘”的微博话题中持续发酵,衍生出了“怼”和“撩”的含义。流行语“盘”从“菜盘”到“盘石”“盘俊男/靓女”,皆经历了语言模因的联想嫁接,使“盘”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内涵,丰富了“盘”的义项。但“盘”字未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逐渐消失于大众的视线当中。

流行语中的“硬核”,直译于英语单词“hardcore”,“hard”有坚硬义,“core”有核心、果核义,直译为汉语就是“硬核”义。从英语中借词并采用直译义为词汇表现形式,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很厉害”“很刚硬”“很剽悍”的意思。当“硬核”这一语言模因出现在不同语境中,大脑通过对这一语言形式的理性义进行联想嫁接,便衍生出形式不变、含义不同的词汇义。

2. 模因表现型传播的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语言模因的结构和形式不变,结构中的语素、词语、词组或者篇章被新内容替代。当宿主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现行概念或者术语进行表述时,往往会借用脑中留存的语言模因,在模因信息的基础上创造出合适的能够指称事物或概念的新词汇。由同构异义的语言模因产生出的词汇或者流行语,在表达层面上满足了人们进行交际的新需求,赋予语言模因结构制造更多词汇的可能性;在语言的表达形式层面,填补了指称词汇的空白,壮大了汉语词汇队伍,更是鲜明地反映出这一时代政治、经济、网络生活的现状。

流行语“柠檬精”的雏形是“妖精”,意为“修炼成精的精怪”。从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黑熊精、白骨精、鲤鱼精到流行于网络上的杠精、盒子精、戏精、柠檬精,“X+精”语言模因存在于宿主脑内,在合适的语境中,通过对语言模因的复制,出现了大量同构异义的模因现象:猪精、牡丹精、磨人精、粘人精、事儿精、打卡精、修仙精、垚精、学人精、锦鲤精、屁精等。“X+精”模因有着极强的复制能力,产生出的多个“X+精”式词汇,壮大了现代汉语词汇队伍。

产生于“X+链”语言模因的流行语“区块链”,是对“食物链”“因果链”“同数链”“锁链”等词汇中的“X”部分进行替换,保留基本结构不变而形成的新词汇。国家领导人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此后“区块链”走红并被选为“十大流行语”之一。“X+链”格式经过替换语素,横向嫁接新义生成的“区块链”,能很好地指称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出现的新技术。

“霸凌主义”,源于“X+主义”语言模因,“唯物主义”“自由主义”“形式主义”“英雄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唯心主义”等词都能进入这一模因结构。运用“X+主义”语言模因新造出的词汇,以精简的“X+主义”语言结构阐释丰富的内涵,可理解为有着完整体系的思想和信念或者理念,也可理解为为实现不同目标而采用的不同方法等。

同构异义横向嫁接的语言模因同样适用于词组、语句,甚至整段篇章。流行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蹿红于2019年初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作为安全提示语,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遂而形成人脑中的语言模因“XX千万条,XX第一条”。当新的语境需要新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便以“XX千万条,XX第一条”特定结构为模板,将不同的内容套入其中衍生出多个同构异义的语言形式,如“护肤千万条,科学第一条”“健康千万条,睡眠第一条”“祝福千万条,健康第一条”等。进入“XX千万条,XX第一条”模因结构的所有话语,都蕴含着积极正面的劝导义,且结构简洁明了,其劝导性效果明显比长篇大论更为有效。

3. 基因模因型的相同信息直接传递

基因模因也在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中发挥作用,在合适的语境中不变更语言内容而直接进行信息传递,例如流行语“文明互鉴”,是国家领导人话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简缩形式。“文明互鉴”一词的蹿红,体现出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各国友好建交、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迫切愿望及重视。

再如流行语“996”,表示一种早晨9点上班,晚间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常见于互联网等高科技公司,它的蹿红与当代的社会背景直接相关。2019年3月份,绝大多数来自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在网络媒体上公开抵制“996”工作制。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对该工作体制发表系列看法,经过持续发酵,全社会对“996”工作制度给予了高度关注。“996”入选为“十大流行语”之一,直接反映出社会对过劳问题的关注,同时发挥着呼吁社会群体重视这一社会现象的社会语用功能。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模因,“文明互鉴”“996”都是通过引用的方式将相同的信息进行直接复制和传递的模因,使用者充分了解语言模因后将其运用在任何语境中,并保持形式意义的不变。基因模因在流行语甚至汉语词汇中发挥的作用,不仅属于“旧瓶装新酒”,赋予了原语言形式新的内涵,还方便人类大脑记忆。

(三)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1. 创新性

网络流行语的创造和发展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创新,运用语言模因套用现有的语言文字形式或者结构进行再次创造就是创新性的重要体现。2019年“十大流行语”中的动宾结构、定中结构、状中结构、主谓结构等不同语言结构亦是对语法结构的一种模因继承。流行语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其中所含有的独特成分,如“融梗”中的“梗”,在动宾结构的基础上添加新语素“梗”,使整个词汇在视觉层面简洁鲜明、含义层面清晰透明,意指将别人的文字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的创意、桥段等融入自己的作品。

2. 时代性

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作用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直接反映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与现状。网络流行语自身有着时代的烙印,或衍生于高热度社会事件,或源于热映电影,同样地以简明的表达形式、丰富的文字内涵体现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热切关注和对语言文字的熟练应用。

三、网络流行语的功能

交际者根据具体的交际语境,赋予网络流行语特定的语境义以表达个人的意图和想法。语言模因的作用贯穿于网络流行语使用的始终,相应地在语言应用中产生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一)信息功能

从积极影响来看,网络流行语促使汉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继承、传播、传授人类社会宝贵经验和科学、文化、艺术成就的工具。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网络流行语的衍生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建筑基础,保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并加以发扬,给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以保持现代汉语词汇的多样性,语言模因的存在直接为汉语词汇的多样化提供保障。网络流行语见证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蕴含极强的时效性。有些流行语经受住了时间与使用者偏好的考验,进入现代汉语一般词汇行列,而有的流行语被遗忘丢失,消逝在众多流行语中。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一般会糅合当下社会的最新事件、热点,增强了话语自身的话题性,能够更精确地进行信息传递。如网民在不同语境中使用“硬核”来表示对具有“硬核”特性的人、物品、事件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文明互鉴”的大量运用表达出人们对于这一决策的称赞与认可;“XX千万条,XX第一条”在不同语境中的发展演化,适用范围延伸到多个领域,但从根本上都表达对生活、生命的热爱;流行语“我太南了”产生直抒胸臆的表达效果,用“南”替换了“难”,使整句流行语鲜活有趣,会话中“我太南了”的出现也使交谈更加轻松;“996”表达了对过劳工作事件的讽刺;“融梗”以讽刺的口吻表达对把其他作者作品中的精彩情节、创意、片段等融入自己作品中去的行为表示不赞同;“霸凌主义”流行语的走红表达对“霸凌行为”、用“霸凌”处理国与国之间矛盾的方式的抵制与反对。

(二)交际功能

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产生,是说话人运用语言工具与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行为,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的。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素为其提供的基本环境和强大动力。不同的网络流行语蕴含着不同的交际功能,具体表现如下:

1. 使语言表达富有创意,更加鲜活

诞生于虚拟网络平台的新词新语,使用者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再经由年轻人在平台下的传播,使网络新词新语流行开来并发展为流行语。例如近来爆红于各大视频软件的流行语“集美们”,其实就是“姐妹们”的意思,出自快手主播“迷人的郭老师”自发创造的极具个人风格的“郭言郭语”。因“郭老师”幽默风趣的直播风格,获得了众多粉丝,有不错的路人缘,所以“郭言郭语”广为流传,“集美们”发展为近来的热词,但是否会发展为流行语甚至进入汉语一般词汇还有待时间的考验。“集美”,从词的字面看可理解为“美的聚集”,相比于“姐妹”,其用字新颖,颇具个性,能缓解人们长期使用“姐妹们”的视听疲劳,隐含的赞美更能使受话者心情愉悦。因“集美们”所涉对象主要是年轻女性,所以语料也多是与女性有关的事件,如:

集美们,什么口红比较好用?

集美们,自拍都用什么姿势?

集美们,XXX护肤品的用法是怎样的?

年轻网民在语言表达上倾向于追求创新、彰显个性,当能够满足他们交际需求、审美需求的词汇出现时,一般都会竞相使用。“集美们”的使用,除能够使语言表达蕴含新意、更加鲜活有趣、拓展用语表达之外,还令现代汉语词汇更加丰富。

2. 使语言表达简洁生动,内涵丰富

绝大多数流行语凭借简短的语言形式阐释出丰富甚至复杂的内涵。一方面,由新语素组合成的新词形式清楚,表达词自身的理性义时,在语义上还带有一定的色彩义和程度义。如之前的流行语“杠精”,是“抬杠”和“妖精”的结合,意为“抬杠成精”的人,用以形容喜欢抬杠到极致的人,带有一定调侃、讽刺、贬义的语义色彩。另一方面,有些流行语的形式简明精短,却能传递出丰富的内涵,如入选2019年“十大流行语”的“柠檬精”。从字面理解“柠檬精”是“柠檬成精”的意思,用以形容有着“柠檬精”特性的群体,有“羡慕嫉妒别人”的意思。在对他人的嫉妒行为进行嘲讽、调侃时使用“柠檬精”,用语较为委婉,达到的讽刺效果形象生动,既确保在交际中为对方保留颜面,又使言语更加幽默风趣。“柠檬精”的贬性词义在后来的使用中逐渐减轻,有时用于自指,表示自己是个羡慕他人的“柠檬精”,表达自己对于他人某方面的羡慕,营造出良好的会话氛围。如“今天又是柠檬(精)的一天”,就是“我羡慕了”的意思。形式简单的流行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言语表达生动鲜活,在交际中的使用也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3. 使语言表达幽默风趣,表现力强

流行语在日常会话中的广泛使用除产生十足的幽默风趣效果之外,还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尤其是在讽刺自己或者别人时,能够产生更加戏谑有趣的表达效果。例如“我太南了”,同“我太难了”,用麻将牌“南”牌代替“难”,出自于“土味视频”中主播话语:“我太南了,老铁,最近压力很大(悲伤背景音乐)”,同时作眉头深锁、眼神空洞、双手扶住额头状。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太南了”深受大众喜爱并大肆传播,以“我太南了”为主题的表情包大量产生,用以表达遇着不如意、困难事件时,人们对此感到无奈自嘲的心情。实际上,使用“我太南了”进行言语交际时,不仅潜在地向人传递着“我确实是遇见难事了,但是困难程度一般,并没有困难到让人无助的地步”的信息,还能产生活络会话氛围的效果,使对话双方更加愉悦地继续对话,不会因为“我太南了”而令双方情绪低落、气氛沉闷。

再如“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出自于综艺节目《中餐厅》常驻嘉宾黄晓明之口。他作为“店长”在关于餐厅菜品、采购物品等事宜上,常以自我为中心,不顾餐厅中其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发表“听我的,我说了算”“这事不需要讨论”“这个问题不需要商量,都听我的”等“明言明语”言论。“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广泛流传的潜在原因在其独特的言语风格,用以调侃、打趣那些坚持自我、不听取他人意见的人却并不会令人反感。在日常会话中使用“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在言语组织表达上新颖有趣,使会话轻松幽默,还能以更加委婉的方式对受话者的言语、行为表示不赞同、不认可。

(三)消极影响

流行语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教学方面。如“我太南了”与“我太难了”相比,两者读音相同,字形不同,意义相同,“南”“难”可在这句流行语中同举使用。但在现代汉语的规范学习中,容易误导学习者在其他语境中混用“南”与“难”,分辨不清一般语境与特殊语境的区别,给学习者带来困扰并加大学习的难度。

结语

复制语言模因生成的网络流行语,体现出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烙刻着时代变迁的印记,反映出人们认知水平、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的提升,亦彰显出具有时代特性的语言文化价值取向。网络流行语的大量产生是社会和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语言研究者们以客观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并加以研究分析。运用模因理论对网络流行语自身的特性加以阐释,不仅能促进人们对语言文字发展的了解,提高语言应用的参与度,还能更好地掌握语言与社会的密切关联,从而更加规范地应用与发展现代汉语。

[1]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上册[M]. 增订六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赵丹. 对外汉语中的网络新词语教学[D]. 青岛:青岛大学,2017.

[3] 于根元. 网络语言概说[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 熊一民,周建民. 网络交际用语辞典[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5] 何自然,何雪林. 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 现代外语,2003,26(2):200-209.

[6] BRODIE R. Viruses of the Mind:The New Science of the Meme[M]. Integral Press:Seattl,1996.

[7] 何自然. 流行语流行的模因论解读[J]. 山东外语教学,2014(2):8-13.

[8]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2005,4(6):54-64.

[9] 李宇明. 理论语言学教程[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Research on Internet Buzz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A Case Study of 2019 Top 10 internet buzzwords in China

ZHANG Lihong1,DUAN Xu2

(1.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Heilongjiang,China;2. School of Literatur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Heilongjiang,China)

Memetics is a theory that explains the laws of cultural evolution. Meme relys on language to imitate and diffuse and its replicating and developing depends on language. Language memes are used to explain the regular pattern of language transmission and circulation,and the generation of Internet buzzwords. New words on the Internet have sprung up,driven b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y are concise and informative,and can meet the individual expression of users. Taking the“Top Ten Buzzwords”of 2019 published by“Biting and Chewing Characters”as corpus,it explains the role of meme in its formation,improv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vocabulary,and promotes the inheri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new words on the Internet,Internet buzzwords,Memetic theory,language meme

H136

A

1672-4860(2020)03-0085–06

2019-11-27

张利红(1975-),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对比、二语习得。段绪(1994-),女,汉族,四川遂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2019年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汉语词语的文化蕴涵及汉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HDZK201901)。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