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友 王幸媛
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融入研究——以四川为例
张嘉友 王幸媛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广大大学生始终信仰坚定,恪尽职守,但面对当前复杂的内外形势和矛盾,也有不少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薄弱甚至缺失。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鲜活生动的素材。因此,以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全方位探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路径等,将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典型案例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西柏坡革命旧址调研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新疆军区视察时指出:“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贵州调研考察时指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3]2016年,习近平同志赴江西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时表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革命文化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5]由此可见,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社会处在历史的交汇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带来了各类思想的激烈交锋,对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信仰造成了剧烈的冲击。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采用什么方法、遵循什么思路、选择什么内容是当前亟需回答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涵盖了近代四川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颇具巴蜀特色和川渝风情,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形式上看,四川红色文化资源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素材。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出台和实施,为新时代大学生教育提供了新契机。在强调深入学习党史、国史的今天,我们可以在充分了解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是勤劳勇敢的四川人民革命历程的有力见证,大致涵盖了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长征在四川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等几个重要历史时期。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四川是著名的将帅之乡和伟人故里。四川籍的开国元帅有朱德(1866—1976年,四川仪陇人)、刘伯承(1892—1986年,四川开县人,现属重庆市)、陈毅(1901—1972年,四川乐至县人)、聂荣臻(1899—1992年,四川江津人,现属重庆市);开国大将有罗瑞卿(1906—1978年,四川南充人);开国上将有傅钟(1900—1989年,四川泸州叙永人)、陈伯钧(1910—1974年,四川达州人);开国中将有毕占云(1903—1977年,四川广安县人)、吴瑞林(1915—1995年,四川巴中人)、贺诚(1901-1992年,四川三台人,现属射洪县);开国少将魏传统(1908—1996年,四川达县人)等人。四川这片热土不仅诞生了众多的将领元帅,而且还涌现了许多伟人,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04—1997年,四川广安人)、中国共产党元老吴玉章(1878—1966年,四川荣县人)、爱国民主人士张澜(1872—1955年,四川南充人)、人民军队高级指挥员王维舟(1887—1970年,四川宣汉人)、前国务院总理和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1928—2019年,四川成都人)、“两弹一星”的重要领导者张爱萍(1910—2003年,四川达县人)、前国防部部长梁光烈上将(1940至今,四川三台人)等。
四川涌现出的许多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是新时代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史料。新中国建立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四川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有共产主义战士卢德铭(1905—1927年,四川自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1895—1935年,四川平昌人)、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1905—1936年,四川宜宾人)、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1915—1944年,四川仪陇人)、潜伏于军统的红色女特工张露萍(1921—1945年,四川崇庆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罗世文(1904—1946年,四川威远人)、“中国的丹娘”江竹筠(即江姐,1920—1949年,四川自贡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比较有代表性的四川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有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好青年丁佑君(1931—1950年,四川乐山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1931—1952年,四川中江人)等。
四川革命遗址数不胜数,广泛分布于今天的川东、川西、川南、川北等地,资源优势非常突出,如朱德、邓小平、陈毅、王右木、罗世文、罗瑞卿、赵一曼和黄继光等红色人物的故居和纪念馆;抢渡大渡河遗址、铁索桥遗址、彝海结盟地、皎平渡旧址、“会理会议”纪念地、四渡赤水遗址等革命遗址。四川还有颇多的红色文物,据不完全统计,仅川东北地区而言,被博物馆收藏的红军文物就达10 619件[6]57,仅川东北地区现存的红军石刻标语数量达到2 000余件[7]301-302,目前发现的红军戏剧、歌曲等文艺作品已达到了40多件[6]68。除此之外,川东北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还包含了纸质文献和红军故事、传说、歌谣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纸质文献如《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川北穷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等红色报刊[7]301-302。
天府之国,人杰地灵,从古自今,四川都是文化名人荟萃之地。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四川涌现出一大批有使命、有担当的文化名人。四川近代文化名人主要代表人物有“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郭沫若(1892—1978年,四川乐山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巴金(1904—2005年,四川成都人)、国画大师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书法家谢无量(1884—1964年,四川乐至人)、经学家廖平(1852—1932年,四川井研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吴虞(1872—1949年,四川新繁人)、乡村建设的代表人物晏阳初(1890—1990年,四川巴中人)、现代新儒家的巨擎唐君毅(1909—1978年,四川宜宾人)等。
习近平同志提出:“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8]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变化莫测、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矛盾,个别大学生无信仰、不作为,甚至歪曲历史、抹黑英雄。因此,以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本身的特点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全面探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既是加强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助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视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在运用目的上,要坚持“以史为鉴、资政育人”,认真贯彻和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运用原则上,坚持基础运用、综合运用、其它运用等并重的原则;在运用内容上,以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为线索,以中共党史为中心,探索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光辉伟大的历史,将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共党史相结合。
要实现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首先要提高思想觉悟,努力学习和实践习近平同志关于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的一系列论述;其次,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实”的基本观点;最后,还需要深度挖掘和科学利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总的来说,利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融红色文化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不言而喻,但如何实现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衔接,是当前亟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专题式教育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接受度高等特点,因此,可以将专题式教育作为进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首选方式。但应当注意,所使用的专题本身既应该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党史、国史问题,同时又要符合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虽然专题式教育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搭建了优质的学习平台,但大学生真正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内在驱动力必不可少。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真正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身份和担当,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发挥实践教育、网络教育的补充作用,统筹课堂教育、实践教育、网络教育的建设。总的来说,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应该以专题式教育为主,以自我教育为辅,以实践教育和网络教育为补。
综合考虑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本身的特点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结合社会的现实发展需求,我们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和英雄人物的励志故事入手,利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一是关于对中华民族民主道路的早期探索部分。近代以来,四川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牺牲,辛亥革命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四川的保路运动。在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四川涌现了一大批英雄,如“戊戌六君子”中的刘光第(1859—1898年,四川富顺人)、杨锐(1857—1898年,四川绵竹人),“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1885—1905年,四川巴县人,现属于重庆市),黄花岗烈士喻培伦(1886—1911年,四川内江人),辛亥革命烈士彭家珍(1888—1912年,四川金堂人)。四川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英勇事迹和人生抱负是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的重要历史材料。
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早期传播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运用于中国实际的过程中,四川涌现了众多的共产主义坚定信仰者和忠实传播者,如赵世炎(1901—1927年,四川酉阳人)、孙炳文(1885—1927年,四川南溪人)、王右木(1887—1924年,四川江油人)、吴玉章(1878—1966年,四川荣县人)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维护自己的信仰,矢志不渝地为祖国的未来和人民的幸福努力奋斗,体现了崇高的道德品质,凝练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这些共产主义者的光辉事迹气势磅礴、力量无穷,是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
三是关于土地革命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实践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四川作为革命斗争最为波澜壮阔的重要地区之一,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遗产。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中,长征文化格外引人注目。首先,红军长征在四川段途经的路程最远,多达15 000公里;其次,红军长征在四川段停留的时间最长,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再次,红军长征在四川段遍及的区域最广,爬雪山,过草地,途经70个县;最后,红军长征在四川段发生的战役最多,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此外,三大主力红军在四川境内的两次胜利会师分别是1935年6月的懋功会师和1936年7月的甘孜会师。长征中牺牲的四川籍红军将领有“遵义城下洒热血”的邓萍(1908—1935年,四川富顺人)、“喋血长征路上”的罗南辉(1908—1935年,四川成都人)等高级将领。红军长征四川篇是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回溯历史长征路,重温热血爱国情,有助于激励大学生奋发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是关于四川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人民不仅出钱出粮的数量为全国之冠,而且巴蜀儿女积极参军参战,牺牲人数也居全国之首,300余万四川儿女出川抗战,有27万人成为抗日烈士。在全民族抗战中有著名抗日将领刘湘(1889—1938年,四川大邑人)、王铭章(1893—1938年,四川新都人)、李家钰(1890—1944年,四川蒲江人)等人。四川丰富的抗战文献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等见证了这场历时14年的民族保卫战,其凝聚了四川将士奋勇抗战、浴血沙场的大无畏精神。新时代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反思四川的抗战历史,有助于深入了解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增强自身的历史使命感。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四川涌现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感动中国人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励志故事。2009年9月10日,在国家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四川籍的有“与红军彝海结盟”的小叶丹、“遵义城下洒热血”的邓萍、“秋收起义年轻的总指挥”卢德铭、“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刘伯坚、“化作红梅映山红”的江竹筠、“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张思德、“忠贞不渝的共产主义战士”李硕勋、“巴山蜀水闹革命”的杨闇公(现属于重庆市)、“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赵世炎。“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四川籍的有“鞠躬尽瘁只为人民的大山女儿”王瑛、“撑起了山路上的‘流动邮局’”的王顺友、“汗水铺就光明路的记者”甘远志、“甘远志少年英雄”的刘文学、“撑起‘天梯学校’的夫妇”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现属于重庆市)、“他的英名铭刻在巴山蜀水间”的邱光华、“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舍身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四川英雄模范人物和感动中国人物数不胜数,四川人民为之兴奋、激动,对之景仰、崇敬。峥嵘风骨留千秋,英雄事迹传万代,革命精神永不朽。在革命战争年代,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是崇高理想信念的集中表达,是民族英雄果敢智慧的生动体现;在改革和平时期,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是滋养心灵的精神食粮,是激励人心的不竭动力。一个不尊重、不崇拜英雄人物的民族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文化自信,更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新时代为英雄模范人物和感动中国人物的励志故事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历史机遇。我们可以以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为基本线索,以四川英雄人物为中心内容,收集四川英雄人物的励志故事,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其进行整合和优化,充分发挥四川英雄人物励志故事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9]163过去启示着现在,现在昭示着未来。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要求,我们深知历史与现实的不可分割性。在日趋复杂的改革开放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广大学生全面地了解过去,深刻地认识今天,正确地走向未来。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于改革和平时期,见证了中国一次又一次飞跃式发展,岁月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近代社会变迁中,红色文化沉淀出历久弥新的时代品质。在新时代背景下,将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有助于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科学理论,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从诞生至今,这一理论已传播到世界各地,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相结合,使其内容得以丰富、形式得以完善。四川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成果,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四川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巧妙地、有效地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有利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更加完整、准确、深刻的认识。
第二,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共党史。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为救亡图存,中国各个阶级都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探索,但最终都未能取得真正的胜利。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各民族人民在党的正确指挥和坚强领导下,同心协力,奋勇抗争,推翻了头顶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回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沧桑巨变,可以看到,一路走来,中国的内生发展动力总体上只增不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势头一片向好。历史已经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了: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各个重要阶段,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认识和理解中共党史的重要材料。将四川红色资源科学有效地运用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清醒、深刻地认识到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第三,有助于强有力地回击历史虚无主义。当前,受经济全球化、世界多级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影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由于对红色遗产保护不当,导致其损坏甚至消失;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在民间和网络上时有抬头,造成不少人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单薄。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艰苦而伟大的革命历程的清晰见证,能够给予我们回击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充实的底气。因此,在目前这个形势复杂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和引领作用,把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号召落到实处,牢固树立正能量文化根基。
以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外优势为基本依托,将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灵活地运用到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不仅能让大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接受四川红色文化的心灵熏陶和灵魂洗礼,使自觉接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全体大学生的共识,而且还有利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升中华民族精气神,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入,为新时代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第一,有助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鲜活生动的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秀智慧,是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素材。依托四川地区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及形式,还可以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和灵活性,使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能够真正有所突破。
第二,有助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绝不是哲学家或少数人的理论,而是人民群众的理论,只有为人民所接受、所运用,才能真正凸显其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四川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积极挖掘并继承弘扬其内在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精髓,必定有助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第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精气神。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经历了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巨变,仍保留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时代号召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四川红色资源的文化传统和内在精神,有利于实实在在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有了民族认同,才会有民族自觉和民族自信,才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无惧艰难险阻,奋勇争当先锋。
第四,有助于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展。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社会发展的有力见证,其中更是包含了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惨痛教训。只有系统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深刻吸取曾经失败的教训,结合当今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新方位,才能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与此同时,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开拓创新、不怕艰险等精神品质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大力度弘扬四川红色文化,鼓足精神唱响主旋律,才能保证改革开放不离轨、不偏道。
总之,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变已经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华夏儿女实现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广大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明确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仰,对党情、世情、国情与民情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在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四川人民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激励自身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斗争,为全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贡献巨大力量,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凝练了颇具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改革和平时期创造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能够涵养精神,激发斗志。当前,国家发展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我们适时、适当地将饱含正能量的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鼓励广大大学生争当爱国先锋,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同心协力,朝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目标不断奋进。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愈走愈宽,愈走愈远,才能走出中国气派,走出中国风采。
感谢2019年西南科技大学素质类教改(青年发展研究)专项项目“四川红色文化遗产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路径与载体研究”(项目编号:19szjg18)、2019年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新时期绵阳地方青少年教育的成效研究”(项目编号:SCQSN2019YB13)、2019年四川王右木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SCWYM2019Z)对本文的支助。
[1]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EB/OL]. (2013-07-13)[2019-11-07]. 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13/c_116524927.htm.
[2] 习近平视察新疆军区某红军师:“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EB/OL].(2014-04-29)[2019-11-08]. http://pic. people. com.cn/n/2014/0429/c1016-24958714.html.
[3] 中共贵州省委中心组.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EB/OL].(2016-10-31)[2019-11-19].http://dangshi.people.com.cn/ n1/2016/1031/c85037-28822559.html.
[4] 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N]. 光明日报,2016-02-04(1).
[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19(1).
[6] 孙和平.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7] 四川省博物院. 西行壮歌: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
[8]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6-11-30)[2019-11-20]. http://cpc. people.com.cn/n1/2016/1130/c64094-28915395.html.
[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Taking Sichuan as an Example
ZHANG Jiayou,WANG Xingyuan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Sichuan,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majo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always believed firmly and fulfilled their duties,but 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complex internal and external situations and contradictions,there are also many college students with weak or even lack of patriotism. Sichuan’s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rich and profound in connotation,which are vivid materials for strengthening patriotic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herefore,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ake Sichuan’s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comprehensively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Sichuan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and integrate typical cases of Sichuan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Sichuan red cultural resources,new era,college student,patriotism education
G414
A
1672-4860(2020)03-0078–07
2020-01-12
张嘉友(1964-),又名张家友,男,汉族,四川邛崃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王幸媛(1996-),女,汉族,四川资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