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珍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苏 南京 210023)
子宫肌瘤也称为纤维肌瘤,属于良性肿瘤,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导致,大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疼痛、月经过多、阴道流血、贫血等现象[1]。现目前,子宫肌瘤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前者主要有激素类药物、止血药物,后者主要有肌瘤切除手术、子宫切除手术。其中,手术治疗起效快,作用良好,但较为容易出现术后切口疼痛、术后康复时间增加等现象[2]。基于此,本院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手术室细节护理方法与效果的研究。报道如下。
在我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间接收的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75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共37例,年龄在30~55岁之间,平均为(42.37±3.78)岁;观察组共38例,年龄也在30~55岁之间,平均为(42.46±3.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内容。
观察组38例手术室细节护理,包括:
(1)手术前;手术前1d内,应安排医护人员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及配合方法,解答患者疑惑,同时还应向患者介绍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并使其了解手术环境,以避免患者因未知、陌生而产生担忧、恐惧等不良情绪,另外可通过讲述治愈案例增强患者信心。同时医护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完成相关术前检查,确保其身体、心理状态符合手术条件。除以上内容外,医护人员还应做好手术室消毒、手术医疗物品、手术室温度湿度调节等准备工作。
(2)手术中;麻醉前,医护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身体、心理是否存在不适感,而后指导患者选择符合手术要求的、舒适的体位。麻醉后,应注意患者身体固定与保护,如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环境影响而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正常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室内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以快速进行处理。
(3)手术后;患者出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安静、干净卫生的恢复环境,使患者保持平卧位状态以保证呼吸通畅,同时应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后期应注意了解患者疼痛及身体恢复情况,注重并发症预防。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情绪状态并及时进行疏导。
本次研究疼痛评分为视觉模拟法,总分10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3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与疼痛评分分别为(66.32±7.01)min、(2.73±1.11)分,对照组37例患者则分别为(77.29±6.96)min、(5.32±1.25)分,对比使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有:t=6.800、9.494,P=0.001、0.001,即表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肌瘤集中发病于中年女性,恶化的风险较小,但还是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子宫肌瘤症状表现不明显,所以女性应注意定期进行体检,医院更应加强子宫肌瘤筛查与诊断的水平。子宫肌瘤治疗方法较多,其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由于安全性高、见效快等优点应用较为广泛,为了进一步减少损伤、改善预后,医护人员应不断改进、发展护理方法与内容[3]。
常规手术护理内容简单,在细节方面的安排不到位,护理效果不够理想。手术室细节护理包含了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方面的内容,术前护理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配合度,术中护理注重患者身体保护,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由于手术及环境原因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可能性,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后护理能更大程度的保障手术效果,还能及时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针对异常现象进行处理。手术室细节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了其身体、心理变化,能有效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降低手术对身体的损伤,减轻疼痛,提高患者康复能力[4-5]。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细节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6-7],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