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措施分析

2020-12-09 10:41:17何幼玲谢碧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1期
关键词:认知度房颤例数

何幼玲 谢碧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 泉州362000)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衰患者因长期治疗等因素易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确保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衰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同时,需强化心理护理干预[1]。本文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于本院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52例,病例选取时间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纳入标准:(1)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2)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3)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配合、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2)认知、精神、沟通障碍;(3)不配合或中途退出。

按施行的护理方式不同将所选取的5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6、10例,年龄48-86岁,年龄均值为(65.36±3.47)岁,病程3-10年,病程均值为(5.57±0.54)年;研究组26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5、11例,年龄49-85岁,年龄均值为(65.47±3.43)岁,病程3-10年,病程均值为(5.62±0.51)年。两组病患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对比可知,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本组病患施行常规护理,具体为:(1)宣教。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式、注意事项及自我护理,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同时提升其依从性。(2)情绪疏导。积极沟通,指导患者自我放松,尽可能缓解、改善其不良情绪。(3)体征观察。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并记录,并及时反馈给医生。(4)指导正确用药。告知患者如何正确用药,以及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5)生活护理。告知患者保障充分睡眠,养成良好饮食、作息习惯。

研究组:本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具体为:(1)评估患者认知。在掌握患者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现有认知程度、认知需求、心理健康状态、顾虑等。(2)认知干预。在行常规健康教育同时,结合患者的认知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认知干预。针对患者认知误区、认知需求等,采取一对一讲解、播放宣教视频、发放宣教手册等多种形式的认知干预,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认知,引导其以正确的、积极的认知面对疾病。(3)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因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需长期治疗,患者极易出现暴躁、不安等不良情绪。通过积极正面沟通及侧面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其心理顾虑,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4)专业心理指导。由专业的心理专家,结合患者心理状况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专业性的心理指导,以期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5)音乐疗法、亲友支持。根据患者喜好播放轻慢音乐,并控制音量适当。同时,指导患者亲友鼓励、关怀、安慰患者,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不良情绪。(6)加强病友交流。组织患者交流,并由经治疗后良好控制疾病的患者宽慰患者,进而消除其担忧情绪,提升其治疗信心。

1.3 评价指标

采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HAMA、HAMD量表得分越高则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患者得分越低则睡眠质量越佳。以问卷对两组病患认知度进行评估,问卷评分越高,表明其认知度越高。

采用QOL(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内容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躯干功能及社会功能,各项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佳。

采用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分,得分>80分、60-80分、<60分则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

1.4 数据处理

以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满意度指标以n(%)表示,组间对比行卡方检验;评分指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行组间比较。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状态、睡眠质量、认知度

较对照组,研究组病患的心理健康状态评分(HAMA、HAMD)、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认知度评分均更优(P<0.05)。详见表1。

2.2 生活质量

较对照组,研究组病患生活质量(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躯干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更高(P<0.05)。具体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P<0.05)。详见表3。

表1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睡眠质量、认知度情况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n=26)研究组(n=26)HAMA 16.23±4.1313.64±3.1312.36±1.0573.56±5.17 6.87±2.12*6.33±1.35*6.32±1.21*89.32±4.25*HAMD PSQI 认知度

表2两组病患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对照组(n=26)研究组(n=26)心理功能61.36±7.5664.89±8.4665.46±8.2466.55±9.57 72.39±8.54△76.17±8.21△74.59±6.37△79.18±7.23△生理功能躯干功能社会功能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衰于临床较为常见,患者于长期治疗过程中心理负担较重,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状况,且睡眠质量较差,致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退,不但影响临床疾病治疗效果,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此,在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衰患者施行临床治疗、护理干预时,需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干预[3]。

随医疗水平进步、医疗观念进化,心理护理干预于临床被广泛推广应用,且取得一定的成绩。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在护理过程中,利用心理学理论、技巧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而改善其认知、生活质量[4]。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后,针对性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以提升患者认知度,引导患者以正确态度面对疾病。同时,在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后,由专业心理医生进行专业性心理指导,并通过音乐疗法、病友交流等方式舒缓患者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信心[5]。

综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认知度房颤例数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2:50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预防房颤有九“招”
大众健康(2017年8期)2017-08-23 21:18:22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0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