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2020-12-09 08:18任红卫陈金鹏王忠勇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3期
关键词:校企创新能力人才

任红卫,刘 美,陈金鹏,王忠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自动化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当今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实际上就是要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创新各行各业的信道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新时代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的工科教育面临着改革。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改造,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由于高校、企业等各方对创新人才的层次性和差异性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高等教育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缺乏,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科技的发展[2]。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创新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但目前校企合作很多流于形式,未见实质性的进展。校企合作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1 加强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产业机构调整升级需要大量的有着动手能力强、极具创造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数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企业的先进设备需要创新性的人才,因此加快培育应用创新型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需要从企业的需求着手,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学校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

但目前的人才培养中,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环节,仍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企业实习也是走马观花,企业人员指导不积极,学生实习也是应付了事,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目前,校企合作着重于产学研层面,而对于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大多停留在参观、介绍了解等较低层面。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低,极大地影响了双方合作培养应用创新人才的效果。

1.2 增强社会对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

应用创新型人才与普通人才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应用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传统观念上,培养学生侧重点放在实践性上,而对于其应用的能力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培养有所缺失。因而要培养应用创新人才,对于增强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有利于高校提高办学效率、就业率

校企合作可以协助学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课程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使得人才更能适应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高校应该转变思想观念,考虑创新人才的培养,并将之纳入到大学生培养体系当中,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教育资源,利用校企合作来可以使学生具有企业所需要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校企合作培养出高质素的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良好的就业率能够进一步为高校吸引优秀生源,提升综合实力[3]。

1.4 提升企业形象

校企双方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可以体现企业的实力和能力,并且可以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到企业就业,通过实习实训双方合作培养的大学生具有行业所需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可以更快地适应岗位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也可以获得学校的科研开发支持,有些企业本身科研人员较少、科研能力较弱,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资源互补,教师与工程人员合作,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攻克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难关[2]。政府、学校也会提供相应的支持,企业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校企合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保障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不规范,有些没有签订协议,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监管不到位,企业工作人员应付了事,随意根据自己的意愿更改实习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具有主观能动性,无法培养其创新性。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企业由于工作安排或安全问题,并不热衷与普通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没有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对于人才培养缺乏兴趣。有些企业仅仅是为了获得廉价劳动力,而并没有从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此类校企合作的收效甚微,并不能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举措

校企合作就是把学生在学校中的理论学习与在企业实习实践过程中的实际工作经历相互融合的教育模式,学校与合作产业单位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学生。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创新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被各国教育界推崇,可以使得学校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互补。企业在面对市场,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和实践方面比学校更有优势,这将对于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一种质的飞跃。尤其是学生可以获得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人员的共同指导,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通过实践完成理论知识的应用和验证,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应用创新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从校企合作的角色定位来看,目前校企合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另一类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我们主要考虑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2.1 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创新人才,教学计划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校可以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从企业需求、技术运用等方面考虑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注重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加强技术应用的能力,制订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2.2 将课堂学习与企业实践学习有机结合

学校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技能的训练,将理论学习与相关领域的实践技能的培训按照培养方案制定不同的比例、不同的时段分别在企业和学校之间开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学校将学生的企业实习实训环节增加到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技能培训的科目、培训计划和培训的设备由企业提供,企业实践课程需要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执行。双方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进行校企合作,学校作为主体,协调在实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达到双方互赢的目标[4]。

2.3 共同培育由学校教师和企业的工程人员共同组成的教师团队

校企合作需要教师团队具有较高素质,实习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师和企业的工程师共同组成。教师可以参加企业的实际工作,进行工程实践,接收企业培训或者顶岗工程实践,从中积累实践经验,加强业务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要有相应的学历、技术职务或技能等级,可以保障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企业的工程实践中验证及运用创新。与传统模式不同,校企合作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同,校企合作教育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导。学校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形成一支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4 建立完善制度,规范校企合作

校企双方在管理、保障、资金和实习实训内容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以规范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在协商基础上,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校企明确实习期学生考核方式,体现校企双重考核。为了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加大培养人才的投入,给予企业指导人员以薪资报酬,使指导实习的导师获得真正的收益。学校努力建设双师型人才队伍,提高科研水平,给予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学校根据实际进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样企业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才有合作的可能。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校企合作顺利开展,并且高质量的完成,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应该在场地和人力配置上进行落实。安排有经验的工程人员担任实习导师,利用研讨和交流等多种方式,讲授实践经验,鼓励学生探讨新的想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根据行业要求,制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企业接受教师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进行培训。企业还可以参与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的研发能力,解决技术难题,利用学校的师资为企业工程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2.5 增强产学研合作

校企合作提供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科学实践与企业研发相互渗透,使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学校教师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学校和企业共同申报课题,开发试验装备,创造经济效益。校企合作提高了企业的研发能力,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科研进行解决,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加速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

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如图1 所示。

3 校企合作对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就是理论教育与工程生产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两种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角色中通过实践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在运用中得到理解、巩固和深化验证,使得多种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不断综合,将实际实物和问题与技能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学习工具,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经过学生的分析与反思,激发出学生的创新和创造的能力。因此,实践对于培养应用创新性人才至关重要。工程实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是知识的获取者,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按部就班学习,使其丧失了主观能动性。而校企合作中,基于工程或者项目的实践都具有不可预知性,学生可以通过整合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主观能动地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这些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工程实践创设了一种探索的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图1 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中多元文化对于学生打破固定思维,锻炼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看重人才培养的效率,而企业是以获得利润为目的,关注实践能力的获取和应用。校企双方的指导教师各有所长,不同文化的冲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交叉互融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4 结束语

校企合作能使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互补和共享,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的应用创新人才在就业和学业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合作培育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更好的创新性,综合素质较高,能够得到雇主的认可,在就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企业也可以从中及时获取优质人才,获得学校的科研支持,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方共赢。高校应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积极主动地利用校企合作来整合教育资源。实践证明,校企合作的模式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要大力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增强大学生对企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猜你喜欢
校企创新能力人才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人才云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