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慧,黄丙仓*,汪 波,盛晓敏
(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上海 200135)
冠心病为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影响血液循环所致的疾病之一[1]。双源CT冠状动脉CTA具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以及检测时间短等优势,可以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但是患者接受检查工作的过程中极易因缺乏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而出现负性情绪,降低配合度的同时,可导致心跳加快,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度[2]。本文主要分析为双源CT冠状动脉CTA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具体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本研究中抽选的100例双源CT冠状动脉CTA患者(2019年5月~2020年3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占50例。均对研究知情且临床资料完整,本文将心功能不全且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剔除。
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8例、22例;年龄平均值(67.29±5.74)岁;初中及以下29例,高中或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3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平均值(67.41±5.68)岁;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以及大专及以上患者各占31例、17例以及2例。
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相比,P>0.05。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检查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针对检查相关知识(实施目的、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展开详细介绍;同患者展开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恐惧心理;提前准备急救物品;鼓励家属给予患者陪伴和支持。
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1)心动过速者检查前一早遵医嘱为患者提供50 mg倍他乐克,口服,护理人员于检查前叮嘱患者静坐30分钟,随后监测血压与心率水平,在70次/min左右的状态下开展检查工作;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者不配合检查,可遵医嘱为其使用镇定剂;检查前叮嘱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与深呼吸等方式稳定情绪。维持检查室内安静与整洁的环境,避免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检查进程受影响。检查前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以促进冠状动脉的扩张。
(2)检查过程中叮嘱患者上举双手,保持身体处于静止的状态,注射造影剂之前,告知患者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可能有口苦症状以及一过性发热症状,均为正常反应,使患者有心理准备,避免出现负性情绪。若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恐惧情绪,指导家属完善防护措施后陪伴患者开展检查。
(3)检查后针对检查工作顺利完成的患者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言语中询问其是否有不适感,观察20 min,期间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并且叮嘱患者禁食水,以减轻过敏反应所致不适症状;若患者的检查工作未顺利完成,需给予其安慰与鼓励,减轻其心理压力,确保后续检查工作顺利开展。
观察并统计两组双源C T冠状动脉C TA患者的检查成功率情况。
使用SPSS 22.0处理,应用“%”代表计数资料,x2检验。数据间比对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分析下文数据,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同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
观察组患者中检查成功例数为48例,其中2例患者因身体状况与年龄因素在检查过程中发生呼吸不受控制的情况,其检查成功率为96.00%。
对照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为82.00%,其中检查成功例数为41例,6例患者因心律大范围浮动而终止检查,3例患者因频繁出现早搏而终止检查。
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为目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疾病诊断措施,具备安全性高、操作简便以及准确率高等优势。检查成功率同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配合程度以及护理质量等因素之间有密切关联。
临床相关研究指出[3],多数患者因缺乏认识而出现负性情绪,其不仅可影响患者的配合程度,且可能诱发心律不齐,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心理护理干预即为护理人员在检查前、检查过程中以及检查以后结合患者的认识水平、心理状态以及心率水平和血压水平等实施健康指导、心理疏导以及遵医嘱用药护理等,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保证检查工作顺利开展[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干预实施于双源CT冠状动脉CTA患者中在保证检查工作顺利完成方面有重要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该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因素对检查顺利开展产生的影响。
总而言之,双源CT冠状动脉CTA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于今后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