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玉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第一中学,湖南 永州 425700)
根据目前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情况来说,教师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侧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使用语篇材料仅限于讲解语言知识,侧重于词汇和语法知识点的解释和死记硬背,忽略了语篇的整体性和逻辑性。教师教学缺乏引导学生对体裁、语篇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分析,导致学生无法剖析和审视语篇的价值取向、语篇的结构和语篇的连贯性,无法学以致用。第二,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小组合作。一些教师喜欢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即便会使用一些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也为了节省时间,完成授课任务,提前设计问题,让学生被动地回答。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整个过程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只是知识的灌输者。这种教学模式既对学生在语篇阅读学习中的思维变化和出现的问题没有清晰的把握和认识,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从而阻碍了学生整体阅读水平的发展。同时因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小组合作,学生也无法深层挖掘语篇信息、合作共享、做出判断、总结归纳并表达想法。最终学生失去了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能动性大大降低,失去学习兴趣。第三,注重表层阅读,缺乏策略指导。一些教师在语篇教学中只是让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或直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阅读理解试题练习,然后进行答案校对,画出问题答案的出处,即完成语篇教学任务,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怎样快速获取有效信息。随着近几年高考阅读量的增加,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获取有效信息,包括细节理解、猜词义、推理判断、归纳主旨大意等,这都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语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以此提升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有效性。
高中英语课程实施语篇教学,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领学生整理文章脉络,把握主旨大意。要求学生理解具体信息,结合脉络,参考主题句,概括大意。该要求属于“综合”层次,考查的是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通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更高效、顺利地开展英语课程,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提升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重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如果教师只是督促学生背单词、记语法,那学生是很难对英语产生兴趣的。然而,英语也可以是有趣的。教师可以利用新兴的新媒体技术,让学生所在的课堂热闹起来,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生动起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在观看相关的视频、图片时,教师还可以用英文进行提问,让学生从影像资料中寻找答案。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量,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不一样的世界,从而为其构建自身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不仅能一改往日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还能将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从而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然而,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然后引导其依靠自身的力量,将问题逐步解决。这对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帮助。高中英语教学就像是在种树,教师只有不断地对学生施予阳光雨露,才能使其茁壮成长,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在新的语境中开展想象与创造,运用所学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创编人物访谈类节目,探讨自己的梦想,实施的方法,对于名利的态度等,之后分享小组成果,比较小组间对于金钱、名利的观点,体验生活中不同人的价值观。学生尝试进一步分析不同的人可能对名利的态度,并再次联系自我进行思考,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全班交流,提升对这一问题的批判性思考。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和高考新定调,正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将高考考点与课堂教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对接,在课堂上实现考点的落实与巩固。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引导推动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更深入思考,锻炼深层思维,实现人本互动,从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达到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