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静波
(白城市第三中学,吉林 白城 137000)
好奇心被誉为学生的第一老师,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如果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作用,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均会大大的提高。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将他们浓烈的的好奇心巧妙地引入到求知欲上面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提出一些有吸引力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活即是地理,地理源于生活。我们的实际生活和一些地理知识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实际上,在我们获取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首先是对地理一种直观的认知,其次在逐步地分析其形成的因素等,最后再通过实验的验证,进而进行推广得出结论。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让学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学习和积累更准确丰富的地理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球运动这一章节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根据课本上已有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品:地球仪和手电筒,让两个学生在讲台上一个拿着手电筒,另一个拿着地球仪,让他们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仪上。让下面的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在运动过程中手电筒的照射部分,让他们结合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从而去联想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时的场景,去思考总结得出昼夜交替的规律。这样就可以更加充分的去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地理空间思维,是指借助地理事物具体形象进行思维活动,其具体思维形式是想象、联想,可通过地图、其他地理图像获得。因而,在初中地理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地理空间思维,应善于使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包括地理模型、地理挂图、多媒体等等,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深入感知地理知识,且透过直观化教学内容形成空间思维能力,善于展开空间想象,始终保持相对活跃的思维状态。
例如,在有关地球运动一课教学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先为学生展示一幅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图片,于图片上标注出北极星位置和某恒星运动轨迹。接着,为学生出示一幅北极星、北极、地轴、赤道平面、南极位置图片,要求学生读图,再结合课本上的图,说一说地球自转是绕什么旋转?从侧面看,地球自转方向是?然后,要求学生尝试用身边的事物模仿地球自转,从北极和南极上空俯看地球自转,绘制出地球自转形态图。通过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学生们将更好地感知到地球运动空间形态,从而养成空间想象能力。
逻辑思维,作为一种抽象思维,是指能够依照形式逻辑,结合地理概念,进行思维活动,其具体思维形式是判断、推理。当学生具备了逻辑思维,将能够准确揭示出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分析、探究出地理现象间因果关系。对于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尝试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在问题激发下,学生们的思维将变得更为活跃,且能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形成对地理知识的深入了解,不再停留于相对表面的理论知识学习上。
经常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能把知识变成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报导,观看电视节目,和收听广播等,举行基础知识竞赛,填图竞赛等都能丰富同学们的地理知识和才智,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社会现象的兴趣。四、结语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我们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辩证思维,是指按照辩证逻辑规律展开思维活动。在对学生地理辩证思维进行培养时,应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如此,不仅能够改变以往死记硬背教学形式,又能够让学生思维得到拓展,敢于表达自己对地理概念和事物的理解,真正掌握所学地理知识。
例如,在有关天气一课教学时,可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用来描写天气的古诗?”这时,学生们会联想到已经学过的《春夜喜雨》等语文古诗词。接着,可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一说天气对生活的影响。然后,请学生准确描述出教室窗外的天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学会辩证看待“多变的天气”地理知识点,积极表达自己对天气含义的理解。
综上可知,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十分重要。但是,对于学生空间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等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使用各种新型教学工具,以直观化形式想学生呈现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同时,通过设置课堂疑问,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