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蓉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小学,重庆 巫山 404700)
面对处于特殊认知阶段的小学生,教师需要认识到除了教授必要的知识外,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保障其在校的人身安全且使其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通常而言,后者的任务都落在了班主任身上,而德育与安全教育基本也成为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班主任需要积极探究如何将其巧妙渗透到日常教学实践中,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般而言,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及健全的人格,其具备的安全意识暂时还不足以良好应对当前社会潜在的生命财产安全隐患,尤其近年来不断被报道的小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出现道德败坏甚至生命危险的社会现象,不断提醒着学校与家长主要强化对其的德育及安全教育,班主任则成为完成这一校园任务的第一责任人,为了切实保障小学生能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及完备的安全意识则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不仅是对教师传统任务的延续,也是对当前社会发展给学生群体带来的复杂影响的积极回应。
德育与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是因为现状的迫切性,而且还因为道德教育及安全教育本身就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能够极大消解生活环境中对学生成长带来的潜在不利因素特,使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与学习态度;其次,道德教育能够为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及未来的社会参与提供坚实保障,且道德教育渗透可以为其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引领;最后,安全教育能够使小学生深入了解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技巧与方法,并逐步树立完备的安全意识以切实保障其在校园与社会生活中的人身安全。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兴趣和促进其全面融入其中,班主任可以自行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或积极组织学参与学校举办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相对放松轻快的方式下习得德育知识。譬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开展德育演讲比赛、汇报演出等活动,将德育内容与相对灵活的方式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其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与人性美,并且通过此类活动能使学生对自身形成清晰的认知、正视自己且有效管理自身。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班会等活动中创设道德故事场景,使学生在情境中增加道德情感体验,使其身临其境地理解道德原则的形成与实践过程。
社会参与作为学生核心素养重要环节,其对学生践行道德原则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也要注重将学生道德品质纳入社会参与中,即积极为学生开展德育社会实践活动。譬如,在植树节组织学生进入公园等地亲身植树,使其在此过程中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清明节或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之际,教师组织学生去往当地烈士陵园为烈士献花扫墓,让学生通过此类仪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安全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实践逐步树立的,因此为切实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班主任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常见的生命财产安全隐患及在危险情况下如何安全脱身的方法等,除此之外,学校或班主任可以邀请公安干警及消防员等专业人士来为学生介绍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诸如此类的方式使学生切实树立安全意识,而在面对学校定期开展的消防演练、地震演习等安全教育活动时,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切实重视这样的演练机会并在过程中监督学生的行为,以使其真正习得相关的安全技巧。
综上所述,将德育及安全教育作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体现了教师对于教书育人及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基本追求。班主任在开展这两项安全教育时要清楚认识到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寻找突破的方法,力使学生真正形成健全的人格及高度的安全意识,为其长远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