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应用

2020-12-08 08:29:23周翠青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周翠青

(衡水市冀州区南午村镇第一小学,河北 衡水 0532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以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资源现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应运而生。微课浓缩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及教学重、难点。用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微课针对特定的知识内容展开,针对性很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合理地选择视频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微课应遵循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课堂趣味性是微课的一个明显的优点,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性思考,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完成解惑的过程。并且,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而设计的,特别适合学生自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我们都知道,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也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越,所以对于刚刚开始接触分数的小学生而言,如果只是教师的引导,难以让学生愉快而有效地完成自学的学习任务。

(二)形象性原则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的思维方式为主。在学习中,学生有时碰到比较抽象复杂的题目就难以下手,并且常常会有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数学问题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消化。这时,微课就可以帮助教师担负这个任务,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形象化。学生可以通过实现专门制作的微课动画,对题目进行演示,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微课,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并解决问题,并且可以在以后面对该类问题的时候,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就会有效提高。

(三)灵活性原则在课堂上应用微课,时间是灵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微课都能发挥不同的作用。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微课的时间,让课内、课外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使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得心应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目的的数学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讨论,解决课前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而且需要通过教师引导,结合微课展示,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数学教师应认清这一新课程理念,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微课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通过实践证明,利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整合优质的微课资源,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新知,提高学习效果。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在课前为学生制作微课,针对每节课重点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利用DV、录屏软件、摄像机、高清数字展台等设备进行微课的录制,利用会声会影、格式化工厂等软件进行后期编辑,形成适合学生应用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喜欢上微课资源,从而为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奠定基础。

在教学“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利用高清视频展台为学生录制“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微课,教师在展台上放置一张A4纸,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形,用量角器测出相关角度,用笔尖指示角度及物体所在的方向。在画图和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运用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如何“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这个微课,教师在课前发布给学生,学生通过对微课的学习,很容易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课上就可以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训练和检测,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这个微课镜头只对准视频展台,学生在观看时精力聚焦在展台上,一心一意理解“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的方法,学生看着很直观,理解很轻松,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微课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课前使用

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他们肯定会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很多疑问,也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哪些是学习的重点。此时的微课,主要是答疑解惑,为学生学习新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扫清障碍。例如,在预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对“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不理解,他们会想:为什么只把分子相加减呢?为什么分母不变?分母相加减行不行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课前制作了一节“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预习时,就将错误的想法消灭于萌芽状态,并借助微课正确理解算法和算理。

(二)课中使用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互相讨论、解决课前自学中未能理解的问题,还要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课后使用

课后使用的微课必须有一定的深化、升华,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深刻化,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在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培养。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随着微课资源的不断丰富,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

借助优质资源,让名师“帮我”教学。教师课前对网络共享的微课资源进行筛选、甄别,选择优秀微课“为我所用”。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观看,让普通学校、普通家庭的学生能够方便地得到全国各地名师的指导,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优质师资短缺的难题。

分享微课资源,让学生“择师”学习。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对于同一内容,也往往有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不同微课在学校公共资源平台实现共享,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教师的微课进行学习,博采众长,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也将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