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王敏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2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0)
现今,中职校是社会高技术高质量人才输送基地,中职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3月9日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以课程内容要素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向。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重要内容,体现了中职英语课改发展趋势。教师应注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认识其重要性,并通过有效教学策略将其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2005年,欧盟正式发布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体现了“为终身学习服务”的主旨。我国从2001年以前突出人的社会工具价值,到2002-2016年形成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再到2017年《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直到2020年3月9日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方面学科核心素养。职场语言沟通是指学生通过实践发展各方面技能,正确的理解职场语篇信息并进行沟通;思维差异感知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感知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并做出评判;跨文化理解是指学生学习各国优秀文化,了解中外企业文化,促进文化传播;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基础上,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
1.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过多传授语言知识,忽略培养学生思维创新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学习,很难完成主动认知。教师应以生为本,根据学生需求,创新多种教学方式,激励其主动学习。
2.阅读教学内容难简不一
中职英语阅读内容难易程度不一,多数阅读内容没有真正贴合学生实际需求和职业特点,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备课,整合单元阅读内容,增添适合学生需求和职业特点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缺乏自信
中职学生对语法、单词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多数学生在坚持认真学习一段时间后没有取得相应回报就选择放弃。教师应特别关注这些学生,在进步时给予肯定,使其慢慢培养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各具独特内涵。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运用于实践,对教师“教”和学生“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1.提升学生职场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实用性综合类人才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听说读写技能,理解职场中的语篇信息,就职业相关话题进行有效沟通,提升学生整合知识、运用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修养。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课堂生动有趣,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思维差异感知和跨文化理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提升中职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思维差异感知和跨文化理解,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正确认识中外企业文化和世界,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机APP、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手段,将阅读课堂中枯燥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图片、悦耳的音频、有趣的视频等形式,将生硬单词放在实际语境中以视频形式播放,更加丰富英语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语篇分析首先是要找出阅读材料中新单词、短语、连接词、重点句型等,其次是对阅读文章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策略六要素进行分析。通过深入分析,将阅读教学整合成多个综合活动,最终用语言逐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强调育人功能。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文章内容框架通过发散、延伸、拓展等形式使之彼此关联。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直观激活学生思维,使其专注于阅读内容的框架构建中。
例如,在开展阅读课“How to Save Money?”,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延伸,激发思维联想,实时反馈,上台展示,实现无声思维交流。
职场语言沟通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更加生活化、职业化情境,确保英语学习切合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小组模拟员工培训情境,同学扮演参加培训的服务员和培训官,真实模拟员工培训,通过实践模拟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中职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提升中职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语言素养,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