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重庆 40142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去领悟作者的感受。整本书阅读的特点首先在内容上比较完整,书中所设计的片段都能够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有一个完整的逻辑思维,对整个故事有完整的思维构架,从中取得完整的故事信息。整本书阅读不仅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性,情感上也非常完整。比如,学生在阅读《庄子》时,通过整本书阅读会对庄子的人生观有非常清晰的了解。在庄子的眼中,社会是充满生机的,与大道相合的言论气势磅礴。作者对庄子的人生观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深有体会,所以学生也能够形成豁然醒悟的人生观。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能够懂得如何进退,懂得不计得失,逐步提高自己的格局。因此,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保证学生阅读量的前提一定是要有阅读的兴趣。然而在高中阶段学生面对学习的压力,很难有较高的阅读积极性。很多学生知道阅读对于学习和未来生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就是没有阅读的兴趣,导致阅读量没有明显的上升。高中阶段学生都处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偶尔有自由放松的业余时间,也只有极少部分同学主动选择用读书的方式来释放自己学习的压力。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老师对学生也没有足够的鼓励,很多学生在阅读教师推荐的书目时,对阅读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创造积极而恰当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了解整本书阅读的真正含义。
正如朱熹所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对于整本书阅读来说,所需的阅读时间会很长,因此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整本书阅读。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高中一二年级的时候,还相对有一部分时间来进行整本书阅读,对于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备考科目的学习上。学生每天都要对高考科目展开复习或补习,几乎没有剩余的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这样就会使整本书阅读的内容不连贯,阅读活动也变得零散,没有持久性。整本书阅读存在的时间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动。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地制造一些悬念,让学生在阅读时带着这种悬念去进行,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学生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渴望阅读的想法,进而做出阅读的行为。在阅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目标,通过阅读目标的导向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学生的阅读动机被激发,就可以自觉维持阅读时间,并且对阅读强度进行调节。
高中阶段,高考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和心理压力,学校里课程安排得非常紧凑,作业量也很大。要想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学校就要在时间上给学生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学生的作业量,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想要提高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阅读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学生如果不增加阅读的质量和数量,语文这门学科的成绩很难有所提升。因此,学校可以给学生设制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整本书阅读,或者设制固定的时间举办整本书阅读活动,每周保证至少有一次这样的读书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整本书阅读,最后留出时间让学生们交流整本书阅读的感受。除此之外,家庭也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场所。“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跟父母的影响也有很大程度的联系,所以家长要多鼓励孩子阅读,在家里也要营造一种舒适的环境,跟孩子一起静下心来进行整本书阅读。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是学生们非常关键的时期,高中阶段语文的学习尤为重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又是重中之重,在非常关键的高中时期,培养学生养成整本书阅读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养成整本书阅读的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教师以及家长们共同努力,配合学生们共同完成。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更应努力读书,追逐青春理想,书写无愧于时代和祖国的华美篇章。